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3月16日,中国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同日以主席令第63号形式公布,该法已于2008年1月1日施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将取代1991年4月9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1993年12月13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鉴于新法在纳税人主体、税率、扣除、税收优惠等方面与现行税法有诸多不同,文章对新旧法规变动部分进行了简要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纳税筹划基本内涵,分析新企业所得税法下企业纳税筹划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建议:基于企业组织形式角度的所得税筹划,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利用税前扣除项目实施纳税筹划,通过账目处理进行筹划,、同时提出解决所得税纳税筹划问题的建议:积极宣传以推行纳税筹划,设立专门研究纳税筹划的学科,税务代理机构市场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贸》2011,(23):10-11
近日,欧委会宣布,正式启动欧盟贸易救济措施现代化回顾工作,以更好地协助欧盟企业应对全球不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4.
从收人规模上看,企业所得税位列我国第三大税种.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将现行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税合一,统一按25%的税率征收,并于2008年正式执行.  相似文献   

5.
2007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与之前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原条例”)相比,新条例显示了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已经于2008年1月1日实施,新税法对原有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和相关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税法的改革对企业的纳税筹划产生重大影响,为适应税法改革的新变化,在全面学习和掌握新税法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纳税筹划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地下经济作为未被官方GDP进行记录并施以赋税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其规模在全球大多数国家中呈不断扩大趋势。近年来中国地下经济也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悄无声息地发展。地下经济的成因之一是由于税率和税制的不完善引起的。企业所得税法已经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高票表决通过,将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本文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了企业所得税法对地下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在新所得税法背景下,企业从筹资、投资、生产经营等多角度进行纳税筹划.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企业所得税方面的纳税筹划。  相似文献   

9.
董晶晶  陈凌鹏 《天津经济》2006,(4):63-64,70
我国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后,对企业实行的所得税法分成了内外两套,对外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后于1991年合并为《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对内有《国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集体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私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后于1994年合并为《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内外有别的两套税制是为了给外商更大的优惠以吸引投资,这一做法在当时确实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中国近年的社会经济形势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内外两套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差异既不利于内、外资企业的公平竞争,也不利于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规范,更在一定的程度上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地下经济作为未被官方GDP进行记录并施以赋税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其规模在全球大多数国家中呈不断扩大趋势.近年来中国地下经济也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悄无声息地发展.地下经济的成因之一是由于税率和税制的不完善引起的.企业所得税法已经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高票表决通过,将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本文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了企业所得税法对地下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税收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妍 《特区经济》2011,(1):277-278
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当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本文从"双主体"税制结构出发,通过分析引起收入差距的税收原因,总结现有税种调节作用的效果和不足,从流转税、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及社会保障税等几方面提出增强税收公平收入功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公平与个人所得税改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荻枫 《特区经济》2007,224(9):140-143
我国的贫富差距日益拉大,而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存在课税模式不合理、费用扣除标准不合理、税制设计不完善、税收征管水平低下等问题,不能起到应有的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应当顺应国际潮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在课税模式、费用扣除标准、税率设计、申报体制等方面存在着制度缺陷。本文仅对现行个人所得税制中的部分主要问题,提出对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的刍荛之见。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月1日起我国将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本文在比较新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税收政策调整对我国经济、税收收入、内资企业、外资企业等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对“改进个人所得税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何辉 《特区经济》2006,210(7):120-122
我国目前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个人所得税税制不完善,具有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功能的个人所得税并未真正起到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从全社会来看,刚修订的1600元费用扣除标准过高,税率设计不合理,不利于调节居民收入差距;分类个人所得税下,高收入者可以充分利用多个宽免或扣除减少纳税,从而消弱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力度。因此,笔者提出按宽税基、低税率、简税制原则改进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标准、税率及征税方式;为了避免通货膨胀对收入分配的扭曲效应,保护低收入者的利益,应建立个人所得税税收指数化调整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美国个人所得税税率结构的演变,与我国个税税率结构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存在问题,并借鉴美国经验提出完善我国现行税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慧敏  虞瑾 《特区经济》2006,(11):104-105
政府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税收政策都为企业的发展融入全球经济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随着中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我国税收政策面临诸多挑战,和发达国家比较,不仅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甚至和有些发展中国家的某些税收政策相比,也有不足之处。本文试图分别从出口、海外引资及境外投资等3种企业国际化主要形式入手,对比典型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与我国政府税收政策的差异、优劣,佐证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绝对离不开政府税收政策的支持和指导,也离不开具体的税收制度提供的服务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芳  罗鸣 《特区经济》2011,(3):301-302
目前,我国房地产税制设计的不合理以及政府收费繁杂,使房地产企业税费负担过重,进而使得房价居高不下。房地产企业可以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筹划,降低税收成本。本文探讨的是房地产企业所涉及的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的筹划方法。  相似文献   

19.
黄维模 《特区经济》2009,(4):109-110
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因此本文在对增值税类型及改革实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我国增值税转型背景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增值税转型的全面实施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农村税费改革极大地减轻了农民负担。下一步农村税费改革的具体措施存在很大的争议。基于对农村种养业的调查,在比较不同种养业的产业化、收益水平和投资来源后,笔者建议对粮食等基本生活资料的生产应实行免税政策,对高收益的特种种养大户先行征收增值税和所得税,以期逐步建立完全统一的城乡税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