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20多年来国企改革的分析发现,随着企业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分离,各级代理人与国有企业的目标函数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在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的情况下,极易引发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因此,为防范国有企业的代理风险,应从产权制度、公司治理结构、外部市场环境等方面入手,形成使国有企业与各级代理人目标偏差最小的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委托代理的低效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供给侧改革在我国的全面推进,国企改革逐渐成为国内学者持续关注的焦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完善是国企改革中的重要一步。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国有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与投资效率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中央企业与地方国企在治理问题和投资效率上的差异,国有上市公司要优化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资效率,希望能够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自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来,对如何提升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问题成为实务界研究的热点。2015年又是国企改革加速落实之年,因此,研究提升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路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国企存在的一股独大、内部控制人、委托—代理关系不明确等问题,并提出应从建立完善的现代国有企业管理制度、优化股权结构、提高治理效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方面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李琼 《现代商业》2011,(30):130+129
公平与效率一直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存在的一大难题,在这两者之间如何取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就笔者看来,国企改革应该更重视效率的最大化,在促进生产率的提高、推动经济效益发展的前提下兼顾公平问题。国企改革只有切实地做到效率最大化,才能够获得新生,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有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就进行改革,近30年的辉煌历史可以消除对国企改革的质疑。在改革进程中,问题始终存在,只有正确对待问题,才能形成新的共识,以继续深化改革,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就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并对国有企业年金的公平与效率问题进行主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方向与重点,其中,国企改革为重中之重.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效率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国企改革的重点内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运用好这个企业管理手段,防范经营风险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旨在阐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并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罗付岩  沈中华 《财贸研究》2013,24(2):146-156
将股权激励、所有权结构、代理成本与投资效率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使用产权属性作为调节变量,代理成本作为中介变量,实证检验股权激励是否影响投资效率,以及股权激励、所有权结构、代理成本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股权激励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显著,但所占比重很小,非国有企业的抑制作用大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中介传导机制畅通;国有企业"期权激励"方式能够显著抑制非效率投资,非国有企业的非效率投资通过实施"股票激励"方式能够得到显著抑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能够显著抑制上市公司的投资不足,非国有企业的抑制作用大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代理成本中介效应机制畅通,国有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李纲  徐宏 《北方经贸》2001,(1):28-30
对部分国有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实施股票期权与货币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改革是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国企改革新措施之一。股票期权是对国有企业的经营者的一项长期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能够降低国企的代理成本。结合实际论证了实施股权激励机制应该注意的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有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就进行改革,近30年的辉煌历史可以消除对国企改革的质疑。在改革进程中,问题始终存在,只有正确对待问题,才能形成新的共识,以继续深化改革,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就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并对国有企业年金的公平与效率问题进行主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
从国有企业的性质和功能来重新认识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晶 《商业研究》2003,(23):33-35
扭亏为盈不是国企改革的目标,国企改革的目标是恢复其应有的职能。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不能把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等同起来,私人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国有企业则追求的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国企改革既是一种市场行为,也是一种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改革由来已久,本文总结了国有企业的分类及功能、历史里程碑回顾及历史演变,概括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任务、现代企业制度对国企改革的影响,以及与国有企业改革相关的战略改革模式、股份制改造和国有企业改革模式探讨。最后总结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推进缓慢的问题,必须强化缔约精神、提高改革意识,将国企改革上升为国家战略及全民努力的层面上来,进而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改革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起至今在我国已经经历了三十年时间,国有企业在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取得了很多显著的成果,同时又出现了一些矛盾,而把握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就是国企改革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3.
吴雪 《全国流通经济》2022,(10):114-116
低效率的投资抑制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步伐,而新一轮的国企改革特别是有效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可有效成为国有企业进一步提升投资效率的有力抓手。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在明确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提高投资效率的必要性基础上,提出提升投资效率的有效方法。旨在借助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其投资能力,优化行业结构。  相似文献   

14.
国有控股银行内部的委托代理问题既区别于一般国有企业,又不同于一般商业银行,"国有控股"导致了一系列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及问题,从而降低了国有控股银行运行的效率和安全系数。国有控股银行内部委托代理关系及问题的分析将有助于其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的优化。  相似文献   

15.
国有控股银行内部的委托代理问题既区别于一般国有企业,又不同于一般商业银行,“国有控股”导致了一系列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及问题,从而降低了国有控股银行运行的效率和安全系数。国有控股银行内部委托代理关系及阏题的分析将有助于其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王欣  丁亚男 《商》2014,(19):130-130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作为一项深化国企改革、明确国企的"权、责、利"进而提高国企效率与效益的重要举措,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本文通过产权交易的争论引出基于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的视角,对我国国企改革的历史进程的思考,浅究我国国企产权改革如何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产权改革中国化。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改革 ,攻坚点是产权问题。对产权制度的改革近年来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但未根本上解决。主要是政府职能相应转变步伐不大 ,很难适应WTO规则 ;所有权委托代理并未解决所有者主体真正到位问题 ;经营者选择机制尚未适应市场机制。为此 ,国企改革需有新的理念 ,从三个方面重点突破 :一是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建立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分开 ;二是突破阻力 ,加速政府职能转换 ;三是国有制为主导 ,民营经济为主体。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巨大背景之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逐渐步入关键期,且紧紧围绕着"中国梦"伟大愿景,并将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战略措施及内容放置在核心地位,不得偏离国企改革与发展的具体纲领内容。本文指明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国企改革所需承担的具体社会职责,从而有效改善国有企业的法人与董事会结构,使其与经济市场相适应,创新职业经理人制度,培养出更加杰出且全方位发展的员工,为国企改革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十三五"规划就提出要"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有资本证券化水平,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整体上市和兼并重组"。本文从目前新一轮国企改革的要求出发,提出资产证券化对于推进我国国企改革意义重大。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一方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金融风险,因此推进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对于推动国企改革,增强国有企业发展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改革,攻坚点是产权问题.对产权制度的改革近年来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未根本上解决.主要是政府职能相应转变步伐不大,很难适应WTO规则;所有权委托代理并未解决所有者主体真正到位问题;经营者选择机制尚未适应市场机制.为此,国企改革需有新的理念,从三个方面重点突破:一是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建立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分开;二是突破阻力,加速政府职能转换;三是国有制为主导,民营经济为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