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全面了解长江江豚最新的生存现状,11月11日上午,农业部、中科院水生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启动"2012全流域长江江豚科考"。11日起,至12月20日,中科院水生所专家们将乘船对宜昌至上海的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鄱阳湖、洞庭湖等长江  相似文献   

2.
2006年长江豚类科考活动12月13日结束。专家认为,目前长江江豚的数量总计在1200头到1400头之间,只相当于1991年种群数量的一半。中外科学家建议有关部门立即加强对江豚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3月28日,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在湖北省武汉市组织召开了长江江豚保护工作会议。会议发布了201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报告,此次考察未观测到白暨豚,长江江豚种群总量也仅余1040头,较2006年数量减少了一半,保护形势极为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在湖北武汉长江段天兴洲新河口水域发现多头江豚。市渔政处迅速组织力量,联合各有关部门展开调查,并对该水域的江豚开展全方位保护。长江江豚,是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江豚,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2500万年,她是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的旗舰物种、长江淡水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现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数量比国宝大熊猫更少,是名副其实的"水中大熊猫"。在获  相似文献   

5.
<正>自2012年1月以来,长江安庆断不断发现有江豚(在安庆,江豚被亲切地称为"江猪")死亡。全长243公里的长江安庆段是江豚的主要栖息地和索饵场所之一。截至5月6日已发现11只死亡江豚,且最新发现的一只死亡江豚是尚不足一个月龄的幼豚。根据近期全流域江豚死亡资料分析,主要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江豚死亡的个体青壮年江豚居多;二是多数死亡个体胃中无内容物。  相似文献   

6.
各市、州、县(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各水生生物保护区管理机构:2013年9月7日,在长江监利至城陵矶段,监利渔民曾令城在捕捞作业过程中发现一头被废弃渔网困住的江豚后.迅速将此情况上报有关部门,并对江豚进行了就地保护。湖北长江天鹅洲白爨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和中科院水生所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组织专家赶赴现场开展救护,次日将受伤江豚转运至天鹅洲保护区长江故道。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系列调查报道之三: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今年农业部提出了"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其中之一是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要求在抓好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上,大力推进中华鲟和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决策部署,率先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现全  相似文献   

8.
正"突突突……" 11月的一天早晨,在监利县何王庙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一条铁驳船缓缓驶入河汊。协巡员周家喜把太阳帽扔进船舱,穿上救生衣和下水裤,跳下船去,从水里扯起一根小竹竿,带起一张10多米长的渔网。"江豚很有可能误闯进这种渔网中受到伤害。"周家喜将渔网从水中慢慢拖上岸,密封的下水裤和"江豚保护"救生衣让他感到闷热,额头很快冒出了汗珠。长江故道建起江豚保护区江豚与大熊猫一样憨态可掬,吻部短  相似文献   

9.
正明年1月1日起,备受关注的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将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进展如何?给以江豚为代表的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带来哪些改变?在10月24日的2020国际淡水豚日暨第二届长江江豚保护日宣传活动上,来自政府部门、研究学者、保护机构等各方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长江全流域已退捕渔民19.9万人"长江江豚是长江水生生物的代表,位于长江食物链顶端,是生存已数十万年的古老生物,它的微笑被人类铭记,但目前只有1000余只。"  相似文献   

10.
<正>据报道,2016年11月8日下午4点15分,湖北天鹅洲国家级豚类保护区的2头长江江豚行程628公里,历经7小时25分,安全到达安徽安庆西江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基地。此次迁地保护行动刷新了我国长江江豚迁地运输的最长距离,同时也拉开了我国长江中游和下游江豚种群互换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正>4月25日,4头长江江豚在湖北放归长江。这是长江江豚实施迁地保护30多年以来,首次野化放归长江。“再见!‘放放’和‘闺闺’。”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负责人向两头长江江豚作别。当日上午,它们被放归位于石首的长江蛟子河口汊江。江豚游向江中,不一会儿,又双双探出头,向守望在岸边的人们抛出“微笑”。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24日是第八个国际淡水豚日。作为我国唯一淡水豚类,长江江豚的保护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时隔五年,国家农业部将于11月再次启动对长江江豚的科考活动。据悉,长江江豚是目前我国内陆水域存活的唯一水生哺乳动物,是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的指标物种,也是长江流域生态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国内首次用20多种艺术形式创作,表现长江江豚及其生存环境,旨在唤起当代人保护江豚的意识的艺术作品展2月4日在武汉开展。笔者在展会看到,国画、剪纸、布贴、陶艺、汉绣等形式创作的,以江豚为主题的100多件工艺品,多角度、全方位地呈现了长江江豚的可爱,也揭示了其恶劣的生存现状。76岁的陈立君,是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她用软雕塑的形式,耗时一个月,创作了《江豚,江豚莫  相似文献   

14.
正"现在到长江干流巡查时,可以看见长江江豚出现在水面,前几年是很难看见的。"近两个月,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渔政站站长张凡经常参加长江禁渔常态化联合执法,她向笔者介绍:"因为长江武汉段实行全面禁捕后,生态环境及鱼类资源慢慢恢复,吸引了长江旗舰物种江豚前来捕食,随着长江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以后可以在长江里看到更多江豚了。"  相似文献   

15.
江苏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紧豚(Lipores vexillifer)和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coricntalis)是仅生存于长江中下游的我国特有的两种珍稀水生哺乳动物.白鱀豚濒临灭绝的边缘,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也在急速下降,目前可能已不到1400头,亦被列入IUCN红皮书濒危动物的动物之一.本文介绍了江苏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现状和保护所取得的部分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保护工作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6.
<正>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也是一头江豚宝宝一周岁的生日。2016年5月22日凌晨3点30分,在天鹅洲保护区,一头长江江豚顺利分娩,诞下一个女宝宝。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WBCF)发起,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网易湖北、网易公益及凤凰新闻客户端支持,  相似文献   

17.
白鱀豚(Lipotcs vexillffer)和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是仅生存于长江中下游的我国特有的两种珍稀水生哺乳动物。白鱀豚濒临灭绝的边缘,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也在急速下降,目前可能已不到1400头,亦被列入IUCN红皮书濒危动物的动物之一。本文介绍了江苏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现状和保护所取得的部分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保护工作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见习记者王琦琪)7月24日上午,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介绍了长江江豚科学考察情况和长江珍稀物种拯救行动的工作进展,并回答记者提问。于康震介绍,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2016-2025)》  相似文献   

19.
<正>"白鳍豚、白鲟已多年不见踪迹,江豚只有一千头左右,中华鲟连续两年不能产卵,约1/4的长江鱼种进入濒危名录。"在进京火车上,在两会会场,住鄂全国政协委员徐旭东都谈到这个问题。3月9日下午,徐旭东委员在人民大会堂对记者说,他在"长江自有黄金道,长江自有鱼豚乡"的大会书面发言中建言:"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的中国经济新支撑带,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  相似文献   

20.
近日,在武汉召开的“白鳍豚和长江江豚保护”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国家有关部门已批准为白鳍豚迁地保护提供经费,把白鳍豚从其它江段迁至武汉白鳍豚馆或天鹅洲长江故道进行“圈养”的计划将逐步实施。据了解,白鳍豚仅生活在长江,是世界上淡水豚类中数量最少的一种,为中国特有,被称为“水中大熊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