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冯树洋 《江南论坛》2013,(10):50-51
仅局域于太湖新城一隅谈其文化建设.肯定是短视的。太湖新城文化建设的定位应当是:世界之无锡太湖新城文化建设。我们认为无锡在努力成为引领华夏经济潮流之都、向世界展示中国经济自足发展的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将太湖新城作为整个无锡这条龙的点睛之笔予以建设.才能实现其应有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吴江太湖新城已被纳入苏州的"一城四核"城市发展战略,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指出:"要将太湖新城打造成今后十年、二十年苏州城市建设的一个标志性地区,最生态最现代的一个地区,建设成21世纪苏州城市最大的亮点。"做了多年"生态"文章后,吴江太湖新城已踏入发展"快节奏"。2012年,总投资达368亿元的30多个大项目看中这块"风水宝地",大都是高端旅游、城市综合体、总部经济项  相似文献   

3.
苏锡常共建太湖湾大健康产业科创共同体,不仅可以强化苏锡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更可以辐射带动整个长三角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从三市一体化系列需求看,共建太湖湾大健康产业科创共同体,将涵盖引领计划、研发平台、应用场景等诸多内容.详细分析了三城市太湖湾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特点,以及开展产业科创合作的基础,剖析了相应的短板及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共建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无锡南濒太湖,北枕长江,在苏锡常都市圈乃至长三角经济圈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无锡在打好“太湖牌”的同时,应从战略高度加快锡澄区域发展一体化进程,及早谋略城市向滨江发展,以“双滨”名片,营造特大型城市的新格局。增强城市的综合功能和辐射力。  相似文献   

5.
《江南论坛》2010,(12):I0006-I0007
沪宁高铁新城位于无锡市西北部,是无锡市重点打造的城市副中心之一、长三角一体化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是无锡市“双核联动,一环镶嵌、三区协同”(即以中心城区和太湖新城为双核.环蠡湖地区为”一环,锡山高铁商务区-东亭商务区,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苏锡常都市圈的新纽带——环太湖公路,近期在无锡南侧华庄镇开工。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梁保华,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蒋定之等参加了开工仪式。苏锡常都市圈的新纽带 环太湖公路在无锡开工@江锡民  相似文献   

7.
谢守红 《经济地理》2011,31(11):1811-1816
苏锡常,由苏州、无锡和常州三个都市区构成,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江苏省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之一.苏锡常非农化和城市化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具备了都市圈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苏锡常中心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空间不断扩张,城市空间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沿交通干线由团块状向带状转变,区域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则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苏锡常都市圈属于多核心的网络状空间结构,包括3个中心城市、9个次级城市和7个城镇发展轴.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演进、大规模的开发区建设、乡村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行政区划调整等促进了苏锡常都市圈空间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开发太湖资源、探讨环太湖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计,5月15日至17日,《环太湖苏锡常湖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论坛》在太湖南岸湖州市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 太湖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特别是苏锡常湖四市作为呼应浦东龙头腾飞的“两翼”,其开放型经济的水平,人才的密集度,高科技的转化率等,均在全国居于先进行列,环太湖苏锡常湖四城市又处在浦东开发开放的直接辐射区,如何从自身开发走向联动开发形成合力,发展区域经济,这是共创环太湖地区更美好未来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陈立新 《江南论坛》2013,(11):37-38
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滨湖区是无锡市建设太湖新城的重点区域和建设山水城、生态城的标志性板块.作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十大旅游城市之一的无锡.其旅游景点大部分集中在滨湖区.具有建设水生态文明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0.
俞刚 《江南论坛》2021,(5):46-47
2021年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将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苏锡常一体化、锡宜一体化、太湖湾科创带等重大战略契机,围绕度假区"一岛、双核、三环"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总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全力推进特色产业、城市开发、生态环境、民生事业、党的建设实现新跃升,奋力开创度假区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江南论坛》2013,(8):34-35
吴江太湖新城于2012年1月成立,由原横扇镇与松陵镇合并而成,与合并后的松陵镇、省级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实行区镇合—管理模式。全区总面积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万人。太湖新城坐拥45公里太湖岸线,核心区域绿化率达到50%以上,316个自然村庄环境全部达到星级以  相似文献   

12.
《江南论坛》2011,(5):76-I0012
滨湖区华庄街道位于风景秀丽的太湖之滨,是无锡太湖新城的核心板块,无锡新的市民中心所在地。街道占地面积36平方公里,共有人口10万人,下辖15个社区。2010年,华庄街道在区委、区政府和太湖城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创新工作,务实奋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区域经济平稳增长,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社会稳定更加巩固。  相似文献   

13.
伦敦都市区新城发展及其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城市规模巨大、城市问题突出,许多国家力图通过发展新城来缓解城市问题、塑造合理有序的区域土地利用格局。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完成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国家之一,田园城市和新城的概念都起源于该国,至今约有100多年的历史。英国城市发展理念先进,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积累了很多成熟的经验。在考察英国新城概念演变的基础上,分析了伦敦都市区8个新城的功能和特点、新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引起的争议。希望通过总结伦敦新城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我国大城市的新城发展和城市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太湖新城科教园动漫发展的背景及优势 (一)无锡具有实力雄厚的经济基础 享有“太湖明珠”盛誉的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不仅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更是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城市GDP前10位,并跻身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投资环境40优行列。良好的经济基础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同时,门类齐全的各类产业为动漫衍生产品的制作提供了广阔的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5.
《江南论坛》2014,(6):F0003-F0003
正吴江太湖新城太湖新城处于长三角城市圈核心地带,西濒东太湖,紧靠大运河,东望上海市,北近苏锡常,南眺浙江省,是吴江区委区政府所在地,苏嘉杭高速、沪苏浙高速、苏州绕城高速、318国道、227省道、230省道、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可以迅速连接长三角各大城市和主要港口。  相似文献   

16.
一、太湖新城科教园动漫发展的背景及优势 (一)无锡具有实力雄厚的经济基础 享有"太湖明珠"盛誉的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不仅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更是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城市GDP前10位,并跻身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投资环境40优行列.良好的经济基础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同时,门类齐全的各类产业为动漫衍生产品的制作提供了广阔的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7.
周方 《江南论坛》2008,(11):40-41
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成立于2006年4月,是无锡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园区。园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5万,主要以发展软件开发、服务外包、动漫制作、创意设计、高新技术研发、教育培训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下,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先后被命名为无锡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南区、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C区、江苏基础软件产业园、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无锡太湖保护区),2007年3月被命名为江苏省首批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  相似文献   

18.
, 《江南论坛》2012,(11):I0001-I0001
无锡太湖城于2009年9月经无锡市委、市政府批准组建,2012年5月与滨湖区华庄街道实施整合、合署办公,下设无锡(滨湖)国家传感信息中心管理处。无锡太湖城(华庄街道)位于太湖新城核心区,总面积36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人(其中本地人口5万人、外来人口5万人),下辖15个社区。2011年,太湖城(华庄街道)实现工业纳税销售160亿元,服务业纳税销售110亿  相似文献   

19.
彭红宇 《江南论坛》2006,(12):43-44
今年以来。无锡市滨湖区太湖镇党委认真围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要求,从完善工作机制人手,积极调整工作思路,紧扣发展主题,全力推进亮点工程。不断化解各类矛盾,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太湖镇建设的顺利推进和全镇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今年5月初区委、区政府从推动全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出发.作出了区划调整的重大决策,对太湖镇石塘村、板桥村、许舍村、向阳村、望溪村、葛埭村等6个村的行政管理权属进行了调整,组建了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为优化现代都市产业布局,推动现代都市产业转型发展,加快推进无锡工业设计园南区和太湖新城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20.
江阴市域位干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北部.北枕长江、与靖江隔岸相望.南邻无锡、东接常熟、张家港、西连武进。因出于苏锡常长江沿江的门户地位、交通十分便捷、历来是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江海联运、江河换装的天然良港。江阴市域土地总面积983km2、其中陆地面积856.4km2。1994年末、全市有28个镇。524个行政村、3451个自然村、7785个村民小组、其中市区包涵澄江、要塞两镇。建设用地24.4km’。年底在册人口1门.36万人、外来暂住人口m.39万人。全市城镇居住人口为64.23万人(包括外来人口)、市区人口为32.24万人、各镇区人口为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