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保军 《企业经济》2007,(7):154-156
转型期的社会经济环境决定了我国的企业并购呈现出"政府主导型并购多而市场主导型并购少、强弱并购多而强强并购少、战术性并购多而战略性并购少、国内并购多而跨国并购少"的特征。本文对我国企业并购特征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应规范各级政府的行为、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并购的法律体系等论断,以推动我国企业并购的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历时一年半的股权分置改革于2006年10月基本完成,我国资本市场正进入全新的"后股权分置"时代。本文针对股改前后我国资本市场发生的变化,提出股改将推动政府主导型并购向市场主导型并购转变,促使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形成及其外部治理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支付方式多元化也将极大地活跃并购市场。同时,针对"新并购时代"可能出现的问题,从上市公司运作和监管部门监管两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想要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公司在同行业中的有利地位,大都会采取并购重组的形式来实现利益最大化,从而有效地推动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分析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后可能对财务会计方面产生一系列影响的基础上,指出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给上市公司的财...  相似文献   

4.
崔保军 《企业经济》2006,(11):11-1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渐成熟,政府在企业并购中的作用也由主导作用向引导作用过渡,市场机制在并购中的作用由辅助作用向主导作用转变。因此,我国的企业并购将经历政府主导型并购(1991年之前)、政府与市场共同主导型并购(1992—2010年)、市场主导型并购(2010年以后)三个阶段。本文对每个阶段的形成机理和动因进行分析,试图揭示我国企业并购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盘活资产,实现外延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北京辖区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失败案例入手,深入分析交易筹划、执行、管理等环节导致交易不达预期的风险因素,分别对上市公司和监管机构提出建议:上市公司要认清形势、明确目标、科学决策、提高整合监管能力,监管机构要保持定力、发挥监管合力、强化信息披露要求、优化并购重组市场环境,以期提示上市公司理性并购重组,推动我国并购重组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现状及特点的分析,笔者发现并购重组效果存在两极分化,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较大影响。于是笔者通过进行进一步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企业并购应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以及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分类指导,才有利于上市公司良性发展的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运作模式也越来越丰富,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在我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一个主旋律,成为资产重新配置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导致存在一些问题,使得资产的重新配置并不完全正确。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存在的缺乏有力监管、国有股一股独大,信息披露不透明、内部关联交易多,上市公司整合困难,绩效不明显等问题进行描述分析,然后,相应的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旨在为我国规范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行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呈现出数量庞大、形式多样、鱼龙混杂的局面。在十多年证券市场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上市公司重组并购的法律法规体系,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在不同阶段具有明显特征,本简要概述我国上市公司法律制度框架,并分析不同阶段的并购重组特征以及对市场影响。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6,(4):28-30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升级正稳步推进,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交易不断涌现。本文首先阐述了并购重组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之后分析了并购重组过程中采用的估值方法和支付方式,最后对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借壳上市、集团整体上市、上市公司并购同行业或上下游企业等A股市场上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案例日渐增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方式也越来越灵活。我国已形成了以《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重组办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为核心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法律体制。笔者从并购重组的交易方式、并购重组的支付手段、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特别规定等若干细节问题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雷相中的若干注意事项进行了扼要阐述。  相似文献   

11.
并购重组既是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也是上市公司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和价值的方式之一。但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前后面临的一系列风险不容忽视。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并提出了一些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我国社会改革发展中,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数量随之增加。然而,上市公司数量快速增长将会加剧行业之间竞争,导致一些上市公司为了实现其稳定发展,大量实施并购重组。对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面临的相关问题,定价问题作为交易过程中的重点,只有将这个问题科学处理,才能保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工作顺利有序进行,才能增强公司的发展实力,为上市公司今后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就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角度出发,进一步分析定价问题产生原因和影响。通过深入调查,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3.
并购是企业规模扩张的模式,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并购模式也在不断地变化。我国的企业并购模式也遵循了这样的发展规律,但是我国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特征.又决定了我国企业并购模式是:政府主导型并购多,市场主导型并购少  相似文献   

14.
《价值工程》2015,(23):20-24
本文在总结并分析我国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运用财务指标研究法,围绕研究对象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及现金流能力的财务指标,构建了我国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后的综合评价体系,并以此评价体系为数据来源,以描述性统计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法、配对样本T检验等统计方法对我国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后的财务绩效进行实证研究,最终得出改进我国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绩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全流通时代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全流通角度,对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发展的特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加强上市公司管理,完善并购重组法规制度,创新控制权市场并购重组,创新反收购策略四个方面提出全流通时代推动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监管层的视角来研究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将并购绩效评价分为公司发展和规范运作两个维度。实证结果发现并购对于公司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购重组对于提升公司价值,扩大市场规模的作用十分明显。有关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完成后规范运作情况的评价结果则不容乐观,评价期间内将近一半的上市公司出现违规情况,也有超过一成的上市公司被监管部门予以纪律惩戒,这些问题有待于在未来的监管中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制约上市公司并购的外部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建立,上市公司并购出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但同时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一些外部因素。本文建议,应建立健全相关并购法规,减少政府干预,完善证券市场机制及拓宽并购融资渠道,加强与规范中介机构在并购中所起的作用,以推动上市公司并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发挥并购重组决策中内部治理的作用 一是加强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相关关键人的约束.增强对并购重组中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重组方(资产提供方)相关负责人的有效约束,建立相关人员行为的负面清单和责任清单;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和监事会作用,强化审计委员会对重大并购重组事项进行现场审核并发表独立意见的责任和义务,并通过加大并购重组侵权行为中监事的履职责任,倒逼监事发挥监督作用.二是推动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完善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规则体系,鼓励支持机构投资者等专业机构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同时,探索建立投票权征集制度,研究针对中小投资者的分类表决机制,进一步增强中小投资者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一)发挥并购重组决策中内部治理的作用 一是加强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相关关键人的约束.增强对并购重组中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重组方(资产提供方)相关负责人的有效约束,建立相关人员行为的负面清单和责任清单;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和监事会作用,强化审计委员会对重大并购重组事项进行现场审核并发表独立意见的责任和义务,并通过加大并购重组侵权行为中监事的履职责任,倒逼监事发挥监督作用.二是推动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完善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规则体系,鼓励支持机构投资者等专业机构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同时,探索建立投票权征集制度,研究针对中小投资者的分类表决机制,进一步增强中小投资者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在其历史发展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并购重组的核心是价值发现和价值再创造,因此企业价值评估和决策定价机制的合理运用则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梅花伞收购上海游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案例,根据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的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研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的定价依据,验证估值定价结果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