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外经济评论》2006,(52):24-25
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和韩国这五个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的代表日前在北京举行会议,堪称石油进口国联盟的雏形。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能源安全。与会者抱怨油价出入预料地震荡和大幅攀升。会议的总结性声明指出,“这会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1月6日,由印度主办的“亚洲主要石油供应国与消费国部长级圆桌会议”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这是亚洲主要石油消费国和生产国首次举行石油峰会,中国、日本、印度、韩国等亚洲主要石油消费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卡塔尔等8个中东主要石油生产国,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国际能源机构和国际能源论坛的高级官员出席了会议。这次亚洲石油峰会的主旨是,亚洲主要石油消费国和生产国通过加强地区性合作,确保石油和天然气供应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达到促进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从石油安全视角考察中美石油竞争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中国是紧随其后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并且也是消费量增长最快的石油进口国,如何解决双边能源安全问题,已成为中美双边对话的重要议题。本文从梳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入手,简要分析了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能源安全观的主要观点及不足。在确立石油安全分析框架以及对比考察中美两国能源安全形势的基础上,文章提出高油价以及安全错位是导致两国能源关系紧张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4.
刘典 《环球财经》2013,(3):70-72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之一,但在石油定价方面的话语权却非常有限。受各种因素制约,在未来竞争石油定价权的路上,中国还将面临诸多挑战 据英国《泰晤士报》2012年12月28日报道,上海期货交易所向利雅得派出了一个代表团,  相似文献   

5.
《首都经济》2005,(9):78-78
印度表示,为降低经济增长中的石油消费成本.印度和中国的国有石油企业将联手竞购海外资产,让亚洲这两个增长最快的经济体成为全球能源市场中更强大的竞争者。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油安全及其中东石油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缺口日趋增大,石油安全已成为一个现实性问题。供求因素将影响中国石油安全。21世纪,中东石油的储产量仍居世界之冠,战略中心地位将不改变,我国将不得不倚重中东石油,但面临挑战。因此,我们应探求符合我国国情的中东石油战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石油短缺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自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进口国以来,进口量急剧增加,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2002年进口石油6941万吨,2003年为9102万吨,成为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2004年攀升至1.2272亿吨。据美国能源部预测,中国在未来20年的石油进口量将达到日均740万桶,相当于整个欧洲的日进口量。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5亿吨至6.1亿吨,而国内可供量却只有1.8~2亿吨,缺口达2.5~4.3亿吨。可以说,今后新增的石油需求量几乎全部要依靠进口。  相似文献   

8.
刘杉珊 《中国经贸》2005,(12):65-67
2005年,影响石油产业和石油价格的基本因素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继2004年世界石油需求大幅增长之后,2005年世界石油需求继续高速增长;2004年,英国公布石油将由出口转变为净进口后,重要石油生产国,OPEC的成员国之一,印度尼西亚转变为石油净进口国。  相似文献   

9.
李漫 《中国经贸》2006,(10):78-78
2006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超过5%,达到32000万吨。根据中国商务部的一份研究表明,作为世界第二大消费石油消费国,中国减少了石油出口,增加了石油进口量。中国既是石油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自1993年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3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4年中国生产原油1.75亿吨,净进口原油1.17亿吨,净进口量占表观消费量的40.1%。中国对世界石油市场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国际油价上涨已引起中国国内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消耗了世界上3/4石油的美国、欧盟、中国、日本、印度等应当联合起来,建立有力的全球战略性石油储备.并且制定一项稳定的机制来输出石油,以应对OPEC的“诡计”  相似文献   

11.
陈鹏  陈静 《西部论丛》2008,(6):57-58
近来,国际油价在世界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浪潮中,屡创新高,目前已经突破120美元高位。大量的财富在石油进口国和石油出口国之间转移,使得石油出口国积累了巨额的贸易盈余。由于国际原油市场的定价和结算绝大部分是以美元进行的,石油出口国通过出售石油获得的美元收入减去本国发展所需资金后的盈余,被称为石油美元。  相似文献   

12.
美伊战火危及世界石油市场。中国从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直至目前,国内1/3石油靠进口,其中56%来自中东地区,那么本次战事对中国市场影响到底有多大?中国会采取哪些缓解国内石油安全问题的政策?西部能源能承担战略转移这一重任吗?  相似文献   

13.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6月13日发布的月度报告称,2008年下半年全球石油需求将下降。 报告指出,美国经济减速和国际油价高涨将在下半年对美国和其他所有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需求产生抑制作用,但中国、印度、中东、拉美国家的石油需求仍将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4.
【英国《今日世界》月刊4月号】亚洲的数字是世界未来石油供需平衡的关键。2005年,世界石油出口近40%运往亚太地区。那里也是中东2/3石油的市场。这两个数字还将上升。增长主要来自中国和印度,而不是日本或者韩国。日本的需求实际上可能下降。  相似文献   

15.
建立我国原油期货市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作为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推出原油期货酝酿己久。我国目前是全球第五大石油生产国、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石油进口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已经确立,这都为我国推出具有区域性国际影响力的原油期货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2012年1月,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提出要抓紧建设原油等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原油期货已经被监管层确定为2012年要主推的期货新品种。监管当局希望以中国进口量最大的中质含硫原油作为期货交易标的,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市场。作为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体系中的王者,原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重获新生,正是业内一直梦寐以求的。事实上,包括2006年重新开业的上海石油交易所,及2009年底创新性推出原油现货连续交易的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还有2011年11月底首先推出93号汽油电子交易的厦门石油交易中心,均曾走在迎接原油期货"王者归来"的  相似文献   

16.
张巍柏  贺军 《西部论丛》2005,(10):46-48
中国充满爆发力的石油需求一直被视为近两年来国际油价大涨的关键因素。目前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耗国(仅次于美国),十年前中国进口石油占整体石油需求的比例仅为6%.现在已经提高到了1/3,到2020年预期将有60%的;石油都必须来自进口。需求的急剧攀升,使得目前国内弥漫着一种恐慌情绪,  相似文献   

17.
浅析我国石油进出口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石油从贫油到自给,从自给到净出口国,从净出口国到净进口国,从净进口国到对外依存度超过了50%,表明石油的大量消耗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石油进出口贸易对我国保障经济稳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初步分析了我国石油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格局,初步提出了我国石油进出口贸易发展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建立和完善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静 《特区经济》2009,(6):98-100
战略石油储备是保障国民经济安全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综合分析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参照美国、日本和德国等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在石油储备建设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从战略石油储备模式、储备法制建设、储备资金来源、储备基地等方面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海外经济评论》2005,(15):33-34
国际能源机构(IEA)4月将发出警告,如果石油供应每天减少哪怕100万至200万桶,石油进口国就应该实行紧急节油政策。  相似文献   

20.
于培伟 《科学决策》2006,(10):39-40
世界石油业界对全球石油储量的估计一直存有争论。按2005年底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储量1770.6亿吨、日产8250万桶、并且抛开世界经济增长对石油需求增加的因素估算,全球石油至多够开采45年。最乐观的估计认为全球石油剩余储量仅够开采50年-60年。无论40年,50年,还是60年,都意味着石油时代已从“牡年”步入“晚年”。随着国际油价的节节高涨,作为以石油为主要能源且高度依赖进口的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在经济上日感压力,正在以“两手”迎接“后石油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