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旺季的时候,由于原料成本、能源、运输费用的增加,啤酒业爆发了一次大范围的涨价。临近春节,啤酒市场又传来了涨价的消息。一是雄踞高端市场的百威悄然提价;二是吉林啤酒厂家第二次联手提价。  相似文献   

2.
连海萍  仲巍 《商》2014,(48):13-13
随着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中高档市场得以迅速发展,但低档啤酒仍占据着我国啤酒市场的大半江山,除了青岛、华润等几个全国性的啤酒企业有比较清晰的定位外,其它啤酒品牌仍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在我国中低档啤酒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表象下,大量的空白市场依然存在。企业自身也存在着巨大的改善空间,本文通过对中低档啤酒市场特点、行业竞争行为等方面入手,了解该行业现有状况。并为企业未来的市场发展做出规划。  相似文献   

3.
原辅料价格以及运输费用的持续上涨。使得啤酒生产成本不断提高,部分企业开始采用调整价格的方法消化成本。由于市场激烈竞争,提升价格会带来诸多风险,一些企业采用小幅度提升流通环节价格、维持终端价格不变的方法。为了降低终端对涨价的敏感性,大多数啤酒企业采用了推出新品、弥补利润的方式,因此2004年夏季也成为中高档啤酒新品的荟萃期。  相似文献   

4.
张裕涨价作为一个事件已经结束。但涨价留给行业的思考和余波还远远没有过去。按道理来说,红酒企业之间的关联性不强,而且区域市场之间的竞争不太激烈,领军品牌的个体行为应该不会像茅台、五粮液价格调整那样产生整个行业的连锁反映。但回头看看张裕涨价的外部环境,是所有红酒企业共同面对的。那么国内红酒企业会不会借2005年原料减产的契机实现一次行业性的涨价呢?  相似文献   

5.
2004年啤酒行业克服了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供应紧张、物流费用增加等难题,继续保持了快速的增长,产量达到了2910万千升,同比增长14.6%,产销量已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从上市的主要几家啤酒企业年报数据看,他们依靠规模优势,在企业内部消化了各种涨价因素,同时加强对外埠子公司的管理,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整合效力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6.
谢海峰 《销售与管理》2007,(6):62-62,64,65
销售费用的增加和生产原料的涨价影响着啤酒行业的利润水平,华润雪花正准备着行业局势的好转,在此之前的一切努力,不仅是生存需要,也是未来的战略考虑。[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龚敏 《商业研究》1997,(9):26-27
近年来我国啤酒市场形成了合资生产的啤酒大量占领市场的严峻局面、弄清我国啤酒企业热衷于走合资道路的原因及合资啤酒企业膨胀引出的问题,对加速发展国有啤酒行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武刚 《糖烟酒周刊》2005,(8):A014-A014
2004年啤酒行业掀起了整合热潮,几大啤酒巨头纷纷在全国各地兼并、入股、建厂,形成我国啤酒业青岛、华润、燕京三足鼎立的局面。北京啤酒的消费量巨大。这也是啤酒企业对北京市场觊觎的原因之一,青啤是趁并购之际。顺势进入北京市场,以对内部资源进行消化、转移。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市场经济发达地区,也是中国啤酒市场最发达的地区,广东啤酒市场无论品牌集中度、竞争程度,还是营销水平均为全国之最。国内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啤酒市场,啤酒销量巨大,国内企业进军东南亚市场的跳板,这一切都注定了广东啤酒市场要成为国内啤酒巨头及各地方诸侯争相抢滩的重点。然而,面对激励的的竞争,广东啤酒行业何去何从?如何在激励的竞争中取胜?是广东啤酒行业中每一厂商都无法回避的话题。本文广东啤酒行业现状出发,分析了广东啤酒行业目前存在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同时为广东啤酒行业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见解独特,立意创新,具有较高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10.
刘会民 《糖烟酒周刊》2005,(2):A028-A029
2004年,啤酒行业的新品年。随着啤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上啤酒原辅料价格上涨,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加大,因此希望出新品抢占一部分市场。他们主要的方式是更换产品包装,基本上是新瓶装旧酒,产品的口味以及质量没有太大的提升。大型啤酒企业集团,市场并购逐步完成,出于对主品牌的保护,有些大型啤酒企业推出和主品牌不同的新品,作为2004年的主打产品,积极抢占外埠市场。  相似文献   

11.
刘会民 《糖烟酒周刊》2004,(50):A043-A045
2004年啤酒行业进入了后并购l时代。一方面。国内啤酒第一军团的青岛、燕京、华润基本上完成了对国内市场的布局,开始对所并购企业的整合,苦练内功,锤炼新的增长方式。另一方面二三啤酒军团表现活跃,紧锣密鼓地进行并购,使得区域性市场啤酒品牌数量增多,未来啤酒市场充满了变数,竞争也更为激烈。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啤酒工业是中国食品行业中最重要、最年轻的产业之一。啤酒行业有不同于其它行业的特殊性:产品的单位价值低,单位利润少,消费点多面广,消费频率高,必须靠广泛的市场覆盖,生产规模销量才能盈利。为了达到规模效应,各啤酒企业纷纷进行了资产重  相似文献   

13.
在2008年伊始,一股涨价的浪潮开始涌来。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价格形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种价格均呈现上升的走势,价格运行呈现新的特征。价格的整体上升对2008年啤酒产业与市场的影响极大。自去年底以来,青啤、燕京等国内啤酒巨头纷纷宣布调价?目前涨价潮已“涌”至市场的最终端—酒店。人们对2008年夏天啤酒是否会由此掀起大规模的涨价风波十分关注。  相似文献   

14.
在啤酒行业里,因为中国市场地域辽阔,一些大品牌进入市场时必须考虑地区问的差异。很多公司都是通过收购本地企业来打开当地市场,而不是通过推新品的方式。饮料行业与啤酒行业很相近,它们都会面临消费者在文化、生活习惯以及品味上的差异性。所以如果用一个产品去进行全国推广的话,难免会在区域市场上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受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消费环境影响,近年来中国啤酒行业由之前快速成长阶段进入稳定发展阶段。面对行业发展新常态,各大啤酒企业更加注重对市场资源投入的掌控,其中促销费用是各大啤酒企业最重要的市场投入资源之一。对于啤酒行业来说,促销费用管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项目,主要啤酒企业聚焦人力研究促销费用管理项目。本文初步探讨促销费用管理边界规则的管理逻辑与编制方法,旨在为啤酒企业强化促销费用管控、提高产出效果提供一种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涨价、涨价、再涨价——这两年,价格动荡成为是白酒行业的重大事件。而在我们关注价格调整给各个名酒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时,由价格上涨而导致的市场空当开始逐渐明朗。我们知道,白酒消费是多层次、多级别的,一旦产品涨价,而后续补位工作又无法及时完成,这个空当就会顿时显现。二线品牌因此面临机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在2008年伊始,一股涨价的浪潮开始涌来。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价格形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种价格均呈现上升的走势,价格运行呈现新的特征。价格的整体上升对2008年啤酒产业与市场的影响极大。自去年底以来,青啤、燕京等国内啤酒巨头纷纷宣布调价?目前涨价潮已“涌”至市场的最终端—酒店。人们对2008年夏天啤酒是否会由此掀起大规模的涨价风波十分关注。  相似文献   

18.
我们不得不面对事实,目前整个乳制品行业正在经受涨价带来的不确定性。面对消费者挑剔的眼光,乳制品企业在涨价之后该怎么做?市场的竞争依然是激烈的,虽然市场的需求在不断扩大,但能不能在市场扩大的过程中,迅速地适应市场,快速地发展自己,成为目前乳制品市场“涨声一片”中需要思考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中投顾问《2009-2012年中国啤酒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目前,高端啤酒的利润高于中低端啤酒数倍,中高端啤酒市场成、勾啤酒企业争相发力的目标。预计到2013年.全球高端啤酒市场总容量将达到6550万千升,比2006年提高74.7%。亚太地区将增长125%,达1550万千升,主要受中国市场的推动。  相似文献   

20.
基于终端营销策略分析谈广东啤酒业在销售渠道上的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市场经济发达地区,也是中国啤酒市场最发达的地区,广东啤酒市场无论品牌集中度、竞争程度,还是营销水平均为全国之最。国内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啤酒市场,啤酒销量巨大,国内企业进军东南亚市场的跳板,这一切都注定了广东啤酒市场要成为国内啤酒巨头及各地方诸侯争相抢滩的重点。那么,作为啤酒商家,何以在激励的竞争中取胜?是广东啤酒行业中每一厂商都无法回避的话题。本文仅从重视销售渠道的角度,分析了广东啤酒行业终端营销的具体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得到广东啤酒行业之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