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哈佛商业评论》指出,体验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使消费者参与、值得回忆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选粹     
《上海经济》2008,(4):79
《华尔街日报》:通胀预期考验中国,《哈佛商业评论》:增长拐点的预警,《经济学人》:中国消费时代来临,《商业周刊》中文版:管理全球劳动力,  相似文献   

3.
穆易杨 《沪港经济》2011,(11):58-59
“创新性模仿”带来成功? 1966年,西奥多·莱维特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创新性模仿》的文章,文中强调,产品模仿战略和产品创新战略一样有利可图。  相似文献   

4.
【美国《商业周刊》8月13日】奥运会终于在北京拉开帷幕。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为此开展了大量准备工作。但是,与人们的普遍看法相反,奥运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及经济政策的影响大概可以忽略不计。奥运会结束后,中国经济将出现许多值得关注的关键问题,但奥运会的影响并非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5.
6.
《海外经济评论》2005,(36):F0002-F0002
《海外经济评论》是由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办的经济评论性刊物,主要向用户提供海外对中国经济形势和走向的评论信息,为我国的经济管理和改革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海外经济评论》的用户以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大中型金融机构、基金证券公司、经济研究中心及科研院校为主。  相似文献   

7.
【美国《远东经济评论》6月8日】事实已经证明,中国的渐进式外汇政策无助于将其拉出已陷身3年的货币泥潭。在中国现行的货币体制下,为了消化规模庞大的贸易顺差,国内货币供应量一直被迫以过快的速度膨胀,而这种膨胀本身又起到了进一步加大贸易顺差的作用。就这样,货币膨胀推高贸易顺差,贸易顺差反过来又加剧货币膨胀,两种趋势彼此推波助澜,使中国如同置身货币陷阱,越陷越深。  相似文献   

8.
9.
【香港《远东经济评论》月刊6月号】中国面临两组迫在眉睫的能源政策挑战。第一组与改善中国能源供应的管理和协调这一当务之急有关。最近两年来,中国经济以每年约9%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能源需求每年增长15%,而石油进口每年增长30%。国内普遍出现电力短缺,运输瓶颈限制了将煤炭和石油运到需要的地方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英国《金融时报》4月27日】你可以认为我疯了,但这场危机的确有利于中国,有利于中国在世界的角色和责任。  相似文献   

11.
《海外经济评论》2006,(31):10-11
【美国《商业周刊》7月24日】目前令全球投资者担忧的事不胜枚举。即便如此,有件事还是引起大家担心:如果已“白热化”的中国经济变得过热后停滞不前怎么办?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达11.3%,这是十多年来最快的一次。  相似文献   

12.
【美国《远东经济评论》】7月8日许多支持或反对人民币加快升值的常见理由都是错误的。事实上,加快人民币升值确实有利于中国。这不仅可以缓解国际压力,也有利于中国经济本身。在分析人民币加快升值的“真正”理由之前,首先应该讨论关于中国汇率问题的一些常见误解。  相似文献   

13.
【美国《商业周刊》10月25日】世界如今已习惯了中国的令人眩晕的增长数字。因而,中国经济稍一减速,经济学家就报以些许宽慰。事实上,有关中国大陆所发生的一切,眼下观察家们最担心的莫过于其过热的经济是否会失控。  相似文献   

14.
《山东建设》2005,(14):33-33
据《福布斯》近日发布的调查报告。在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大陆是全球税赋第二重的地方,仅居于法国之后。也是亚洲税赋最重的地区。在业内分析师看来。中国企业税赋重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生物产业发展处于重要关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已拥有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生物技术科研队伍,北京、上海、天津、长春、深圳等地是国内重要的生物人才密集区。改革开放后,中国共向国外派遣32万余名留学人员,其中60%从事生物医学研究。现在,许多人已学有所成,有的已经回国创业。据统计,在世界著名的《生物化  相似文献   

16.
选粹     
Digest 《上海经济》2008,(6):75-76
《金融时报》:亚洲在并购交易领域表现强劲;《经济学人》:管道中的麻烦;《麦肯锡季刊》:中国能源效率的跨越式进步;《华尔街日报》:衰退或许还很遥远;《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领导未来式;《商业周刊》中文版:2010年后生物柴油供给过剩。  相似文献   

17.
18.
《海外经济评论》2008,(3):12-12
【英国《金融时报》2008年1月8日】在西方,人们对于货币政策的研究是如此缜密,会在央行声明中反复寻找政策重点的微小变化。因此,在中国(据称是全球经济的救星)几乎没有人在意央行货币政策,这种奇怪的现象让人很难理解。简言之,中国人民银行(PBoC)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稳定和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美国《商业周刊》3月26日】海外众多猜测 中国在买石油!中国在买韩国证券!中国在买谷物!中国在买福特汽车公司!中国在买安哥拉!未来几个月里,想必会听到许多诸如此类的话。预计全球货币、农矿产品和债券市场将因此而变得更疯狂一些。中国正从其巨额外汇储备中拨出约2000亿美元建立一只新的基金,该基金很可能开始对比美国国库券更吸引人的东西进行投资。问题在于,尽管我们知道这可能是件大事,我们甚至连这只基金将如何运作的最基本的情况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20.
【美国《商业周刊》7月19日】如果不能驯服过热增长的经济“猛兽”,由于产能过剩、房地产政策的调整,以及大陆地区脆弱的银行系统新增坏账等问题,中国经济就面临出轨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