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引入新制度经济学的不完全契约与剩余控制权概念,将TBT以及相关协议看作各国政府签定的一个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不完全契约。由于契约的不完全,从而导致了政府在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上的剩余控制权。本文尝试建立起对于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的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探讨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层出不穷的制度根源以及政府剩余控制权的结构、特点、表现等。最后,从制度层面上给出了降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不完全契约及关系契约视角下的PPP最优控制权配置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公私合作(PPP)被认为是通过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合作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模式。本文对现有PPP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强调了PPP的契约本质,指出合作方性质不同、产品公共化程度较高以及合作期较长是PPP区别于传统的企业间合作模式的三大特点。文章从契约视角出发,指出影响PPP效率的关键是控制权的最优配置,并提出了"从不完全契约及关系契约两个方面研究PPP合作模式中控制权最优配置问题"这一研究PPP合作效率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GHM不完全合同基准模型中,剩余控制权来源于物资资产的财产所有权。伴随企业组织形态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GHM模型中古典意义的剩余控制权也呈现出更多的表现形式。根据剩余控制权的不同来源,本文将其细分为直接控制权和间接控制权两种形式。间接控制权及控制权收益的普遍存在使得公司治理理论关注的焦点从剩余控制权的有效配置转移到了剩余控制权的有效行使上,相应的公司治理实践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归属与配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力资本,特别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和企业控制权,既有其必然合理性,又有其现实可能性。只不过,人力资本参与分享的“企业剩余”,能且只能是企业的价值创造部分。谈判能力较强的人力资本群体拥有相对较强的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给予企业家企业所有权,使企业家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达到有机的统一,有利于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企业价值趋向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现代企业理论关于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含义和相互关系的综述,总结了两者合理分配应遵循的原则,分析了各自对职业经理人所表现出的激励效应.作者认为剩余控制权带来的控制权收益往往对职业经理人产生更大的激励效应,而这些效应同时会对企业股东带来负的外部性,特别是在国有企业的治理过程中尤其明显。因此。风险与收益相匹配是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对经理人进行激励和约束的最重要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风险企业的控制权配置和激励约束构成了其融资契约的关键要素。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将行为经济学中的公平偏好引入融资契约模型,研究在风险企业家具备公平偏好心理时对控制权配置的影响,以及激励约束与公平偏好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控制权配置比例与风险企业家的自豪强度和嫉妒强度呈正相关,与同情强度呈负相关;风险企业家的最优努力水平是自豪强度和嫉妒强度的增函数,是同情强度的减函数。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企业治理结构的问题,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建立的模型是以J—M模型为蓝本,结合委托代理理论,方法和假设基本一致。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本文试图以数理模型代替J—M的图形分析;并且分析中利用博弈更好地说明问题,特别是关于信息方面的一些假设。由于对象是对企业治理结构的研究,本模型停留在企业和外部投资者委托一代理层次,针对企业拥有完全剩余控制权下以自有资金所实现的企业价值,从模型的角度作出了分析,并给出相应结论。为后续推导企业融资策略的选择奠定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8.
葛永波 《山东经济》2007,23(2):43-46
企业契约理论以企业的成因、性质、边界、企业治理结构等为研究内容,强有力地解释了企业产生与发展的现象。近年来,以企业契约理论为基础,对企业所有权配置与企业效率化经营关系的研究日渐深入,但却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争论。本文就企业所有权及其合理配置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在对相关理论进行剖析的基础上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十九世纪的业主制企业经历了管理革命、资本革命与创业革命后,出资、创业与经营管理"三位一体"的企业形式让位于三者分离的现代企业,从而使得企业剩余的分享由物质资本所有者的独占转变为权益资本所有者、管理者及其工人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这一企业所有权问题成为企业理论研究的热点。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国内外经济学家关于企业剩余的界定及剩余索取权问题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按照中国经贸新词词典,剩余索取权是对剩余劳动的要求权和对企业利润的要求权,即对企业收入在扣除所有固定的合同支付后的余额(“利润”)的要求权。同时,剩余索取权是企业的收入中需要承担风险的部分,经营者作为上市公司中极其重要的一员,是否应该获得企业的剩余索取权?笔者认为,经营者作为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分享者、管理服务的提供者、剩余的主要贡献者以及企业成员中行为的最难监督者,理应获得上市公司的剩余索取权。其理论依据如下:经营者剩余索取权符合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相对应的逻辑现代企业理论中讲的企业所有权,就是剩余索取权和控制…  相似文献   

11.
王国法  王静 《改革与战略》2007,23(11):71-74
为了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和安全,发达国家纷纷设置了动植物卫生措施障碍(SPS),为了减少不合理的动植物卫生措施障碍,在关税总协定(GATT)缔约国第八轮谈判(乌拉圭回合)中拟定并出台了《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SPS协议).文章剖析了SPS协议,分析了SPS对农产品的影响,提出应对SPS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并购的风险不仅来自于各种信息风险和交易程序风险,目标公司的控制权风险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初,我国信仰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和西方化。各种信仰交织在一起,产生了矛盾和管理上的混乱,致使各种信仰难以和谐共处,最终将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以信仰的契约化为视角,创造性地提出信仰契约制度,以促使各种信仰达到制度化、规范化与和谐化,力求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信仰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4.
“企业家控制”的企业剩余权细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流企业理论“股东主权”的先验性逻辑与经济现实明显不符,致使其落入以果为因的论证陷阱。从历史与逻辑的起源来看,企业家是本原,资本家是派生的,而企业家承担不确定性决策的特征及其专有性人力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企业家控制的企业更具适应性。“企业家主权”模式下的企业合约对企业剩余的配置与“股东主权”模式的差别在于企业剩余权利的进一步细分:资本家获取剩余优先索取权和监督控制权,企业家掌握剩余最终索取权和经营决策控制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重点评述了创业投资过程中,有关证券设计,控制权选择以及阶段性融资等典型的契约安排,指出创业资本契约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是扩展对企业家,投资者以及创业资本家三方面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赵伟 《黑河学刊》2012,(8):38-39
中外合作办学的成败,主要取决于管理控制权。在中外合作办学中,我国应利用资源优势取得管理控制权全面实现办学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内涵、控制权私人收益引发的治理后果、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度量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控制权私人收益的防范等几个方面对控制权私人收益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综述,并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及其对我国公司治理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控制权实现度与企业融资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循着不完全契约和控制权配置的思路来分析企业融资契约效率,并提出了控制权实现度的概念。我们认为,初始契约界定的控制权是通过一定的机制实现的,而实现的前提是控制权的可交易性和可竞争性,它影响控制权的实现度,而控制权实现度的高低与企业融资效率正相关。我国国有企业由于政策法律的规定和现实中存在的控制权福利等原因,控制权具有不可交易性和不可竞争性,使控制权实现度处于较低水平,从而影响了融资效率。因此,国有企业和融资体制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应当是增强国有企业国有股和法人股的可交易性和可竞争性,提高控制权实现度。  相似文献   

19.
近来,在公司治理领域,控制权私利问题成为经济学界和财务学界实证和规范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已有的控制权私利方面的研究,并对其涉及的名词、理论、测算公式等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家族企业成长过程中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扩充必然导致企业中各方讨价还价实力的变化,这种变化同时导致企业不同组织形态演变。本文以资本的社会化和知识的专业化不同区分了古典家族企业、准古典家族企业、现代家族企业、准现代家族企业四种类型。并进一步指出家族企业的演进必须面对企业成长与家族控制之间的两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