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促进生态宜居和实现美丽乡村的重要手段,调动农户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对乡村人居环境改善至关重要。而农村生活垃圾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方面和内容。因此,文章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为例,基于2021年CLES数据,采用Orderd Probit模型,通过中介效应,研究不同类型的群体规范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非正式规范中村规民约、邻里效应和名誉约束对农户垃圾分类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正式规范中宣传教育、奖惩措施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影响显著;(2)非正式规范的影响存在家庭收入水平和性别异质性;(3)环境认知在群体规范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据此,对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性别的农户群体实行适宜的规范措施,以提高农户的生态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主要受益者和产品使用者,农民参与行为及参与度对项目实施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本文利用全国入户调查问卷数据,描述农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前期宣传动员、工程实施和竣工验收等不同阶段的参与情况,分析个体因素、社会规范和基层组织等因素对农民参与度的影响差异。通过有序logit回归模型计算,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基层组织对五个项目(农村厕所革命、村庄清洁行动、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整治)的农民参与度显著正相关;社会规范对除“农村厕所革命”之外的四个项目的农民参与度显著正相关;个体因素中,经济条件、社会角色和家庭情况多项指标与农民的参与程度显著正相关。同时,各显著正相关的指标等级提高会导致农民深度参与的概率提升、未参与和简单参与的概率降低。因此,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农民参与度,必须注重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更好地发挥乡土治理规范作用,激励重点人群带头行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行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达国家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措施和实践经验,对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方法]文章通过梳理分析国外发达国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发展历程、建设模式以及长效机制等内容,提炼总结国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的先进经验和共性特征,并提出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议。[结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构建生态宜居乡村,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主要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整治法律法规、资金筹措、群众参与和激励措施等方面建立了长效机制,具有完善性、长效性、多元化、主动性、协调性等特点。[结论]针对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区域发展不均衡、法律体系不健全、长效管护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创新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新模式,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可持续发展,加强科普宣传、完善法律体系建设、构建村民自治机制和多元投入机制,推动我国农村人居环境迈向提质升级。  相似文献   

4.
[目的]农村居民付费是弥补生活垃圾治理资金缺口的有效途径,系统研究农村居民生活垃圾治理费支付意愿与支付水平及影响因素,有益于推动建立农村居民生活垃圾治理付费制度。[方法]文章基于覆盖江苏全部地级市的2 420个农户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农村居民以不分类处理生活垃圾为主,有约2/3的农村居民愿意为治理生活垃圾支付费用,并愿意每户每月支付49.31元或每人每月支付19.84元。(2)健康状况、常住人口、年底净资金、奖惩措施均会显著影响农村居民生活垃圾治理费支付意愿。(3)年龄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治理费支付水平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年底净资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村组织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的作用、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信任度、奖惩措施、个人环保行为认定、生活垃圾对社区环境影响以及地区变量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治理费支付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应合理测定支付标准、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投入机制、制定实施相关政策法规,以引导农村居民支付生活垃圾治理费。  相似文献   

5.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受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中国西南山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比其他经济较发达地区更加复杂和困难。除采取农村环境整治相关措施外,开展乡村旅游也可能激励农户积极参与当地人居环境整治。本文利用2013年和2015年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山区42个村611个农户的两轮调查面板数据,分析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影响因素,特别关注村级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措施和开展乡村旅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山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仍面临一定挑战;村级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措施和开展乡村旅游显著促进了农户参与冲水式卫生厕所改造、减少生活污水和固体垃圾随处排放。此外,户主性别、户主的民族、家庭人口数、家庭财富、农户居住场所的海拔高度、村的交通状况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西南山区农户参与当地人居环境整治。  相似文献   

6.
<正>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摸清当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状、典型做法和存在问,总结可推广可复制模式,农业农村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办公室有关人员会同住建部门相关专家赴地方开展专题调研。为促进地方因地制宜积极推进衣村生活垃圾治理,本刊选登部分调研报告,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农村环境面貌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切实履职尽责,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为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逐步完善。"十二五"期间,全省重点实施以村庄环境整治行动为重点的"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其中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首要任务。经过五年持续努力,全省共  相似文献   

8.
[目的]塑料污染治理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以及乡村振兴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源头减量化治理则是解决塑料污染的有力举措,村民参与能保证治理的有效性。[方法]文章为探究新疆村民参与塑料污染源头减量化治理的意愿,基于对W县506户村民的调查,通过对计划行为理论进行补充拓展并架构起新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村民参与塑料污染源头减量化治理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村民的态度、主观规范、政策宣传、知觉行为控制和道德规范在不同水平下对村民的参与意愿具有促进作用;(2)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道德规范会通过影响村民的态度间接对其参与的意愿产生正向影响;(3)回收便利程度对村民的参与意愿不具有任何作用。[结论]为不断推进农村地区塑料污染源头减量化治理的进程,需要每一位村民的积极参与和监督。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宣传教育、加大表彰力度、构建各级政府和村民之间良好的对话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农村生活垃圾增多,严重污染了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可以优化农村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政府通过环境信息公开可以让公众更好地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推动农村生活垃圾的创新,让公众了解更多关于农村生活垃圾的信息,通过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和有效沟通,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效果。阐述了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现状,提出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新途径,以调动公众利用政府环境信息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提升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行为的综合影响,明晰村民参与行为的激励机制,从而激发村民积极参与,可持续以相对较低成本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方法 文章基于社会资本与政府规制整合视角,收集云南省278位村民的调研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探讨村民参与行为的影响机理,并采用Process插件检验政府规制在社会资本影响村民参与行为中的调节作用。结果 (1)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社会资本显著正向影响村民参与行为;(2)道德责任感与群体认同感显著正向影响村民参与行为,并在社会资本与村民参与行为之间均起部分正向中介作用;(3)政府规制在村民社会资本与其参与行为之间部分起调节作用。其中,激励型规制起负向调节作用,存在对社会资本的挤占效应;而约束型规制调节作用不显著。结论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过程中应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以提升村民社会资本、提高村民的责任意识和群体认同感,减少激励型政策的挤占效应并慎用约束型政策,引导村民逐步实现自治,从而提升村民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全县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2017年被住房建设部列为全国农村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示范县。麻江县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对贫困山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2.
2018年以来,江苏省金湖县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坚持统筹"大"与"小",兼顾"远"与"近",承接"新"与"旧",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呈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崭新格局 深层次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切入点.金湖县基本形成"户投放、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的城乡统筹垃圾处理体系,落实管护人员1576人,实行网格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正改善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紧密结合农村发展实际,抓住当前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聚焦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农村水环境提升、农业废弃物治理、农村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制定了《"两成示范,村村整治"工程实施方案》,多措并举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努力让农村绿起来、美起来。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泰兴市坚持完善各项政策保障措施、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致力突破重点整治任务,紧紧围绕资金筹措难、矛盾调处难、群众参与难、长效管护难和产业带动难"五难"问题,通过党建引领有力有序地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开展、全域整治,全市农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民满意度、幸福感显著提升.至2020年底,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与畜禽粪污治理率都达到100%,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8%以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率达65.44%,全面完成省市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5.
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是贯彻执行党的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而要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标必须准确掌握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本文在实地调研数据基础上,全面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村民满意度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提升对策:发展乡村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统一规划村庄,整改村容村貌;集约利用公有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教育,提高村民整体素质,以期为河南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正>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挖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典型做法,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我们调研走访了衢江区西山下村、莲东村、涧峰村等,现场考察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听取了衢江区"垃圾革命"工作汇报,并就垃圾分类减  相似文献   

17.
<正>2022年,昆山市新乐村以“新乐乐民”党建品牌为引领,以打造乡村治理典型为重要契机,充分发挥“智慧积分”在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再提升过程中的正向激励作用,争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省级示范荣誉,以争先创优的精神,真抓实干、统筹推进,建设美丽家园。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农业农村部在浙江省杭州市和北京市分别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南方片区和北方片区座谈会。会议强调,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深化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履行好党中央赋予的新职责、新使命,切实提高工作能力水平,紧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3年行动目标,广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三大硬任务,不折不扣地按时交账。  相似文献   

19.
[目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分类推进的必然结果,是助力乡村转型发展的有力举措。[方法]文章基于S省M市1 086个村庄9 169份村民调查问卷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对村民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意愿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1)研究区村民对村庄现状满意度总体表现为“满意”,治理有效、生态宜居和产业兴旺满意度较高,而生活富裕和乡风文明的满意度相对较低;(2)村民内调型聚落空间重构意愿>外迁型聚落空间重构意愿>不进行空间重构的意愿,其中内调型聚落空间重构是乡村振兴分类发展的重点方向;(3)男性村民外迁型空间重构意愿更强,村民年龄越大则内调型空间重构意愿越明显,学历越高则外迁型空间重构意愿越强烈,而家庭经济收入来源为务农的农户更倾向内调型空间重构;(4)提升“产业兴旺”满意度会显著提高村民内调型空间重构意愿,提高“生态宜居”满意度会显著降低村民的空间重构意愿,这是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结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避免一刀切的政策安排、一种模式的重构标准和一次性的重构设计。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吉林省榆树市育民乡爱民村成为了榆树市农村垃圾“分类收集、集中沤肥、统一还田”农村环境绿色治理模式试点村屯,爱民村的村民胡坤成为村里积肥员。在征求群众代表意见的基础上,乡党委指导爱民村出台了《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随后,该乡分3个步骤开展了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