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想保障我国经济水平的稳定提高必须要积极推进农业经济建设,打造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化肥是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然而部分农户为了提高作物产量一味地提升化肥使用量,从而出现了面源污染问题,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给农业生产活动造成影...  相似文献   

2.
目的 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是“十四五”时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但信息差引发的预期风险不可控、预期收益不可知等问题,制约着实践中农户绿色生产水平的提升。结合当前背景探究农户社会互动、信息能力对其绿色生产的影响,对于高效指导农户绿色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社会嵌入理论和信息论的视角,利用陕西省333份苹果种植户实地调研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普及背景下苹果种植户的社会互动、信息能力对其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采纳的影响。结果 (1)社会互动对苹果种植户单项和多项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采纳行为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采用条件混合估计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信息能力在社会互动影响苹果种植户技术采纳的决策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异质性分析表明,男性群体较女性群体社会互动对其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老年群体较中青年群体社会互动对其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结论 因此,应增强苹果种植户间的社会互动,持续提升苹果种植户的信息能力,弥合其技术采纳实践中的信息鸿沟,提高其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采纳水平,切实推动苹果产业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3.
肥料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可以为设施蔬菜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农药是防治设施蔬菜病虫害的重要药物,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病虫害的蔓延.然而由于部分农民种植理念的落后,没有形成良好的农业污染防治意识,农药和化肥使用量过多,从而导致了化肥污染问题.基于此,本文对设施蔬菜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应用意义和技术要点进行了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促进农户采纳化肥减量技术是保障农产品安全、治理农业污染和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旨在探究耕地质量禀赋与社会分工对农户采纳化肥减量技术的影响及其内在逻辑。方法 基于湖北和河南两省700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利用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了耕地质量禀赋与社会分工对农户化肥减量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 (1)耕地质量禀赋对农户化肥减量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耕地质量禀赋每增加一个单位,化肥减量技术采纳率将提高25%,土壤越肥沃,灌溉条件越便利,通机耕路的耕地,农户越会采纳化肥减量技术。(2)耕地质量禀赋越好,则农户更愿意参与横向分工,促进其采纳化肥减量技术,中介效应为0.062,且纵向分工能明显缓解质量禀赋较差耕地对农户化肥减量技术采纳的负向影响。(3)耕地质量禀赋对小农户采纳化肥减量技术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社会分工增强了耕地质量禀赋对小农户化肥减量技术采纳行为的促进作用,而耕地质量禀赋对大农户化肥减量技术采纳行为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因此,多渠道提升农户耕地条件,全方位推进农业社会分工,对不同规模农户采取差异化的激励和引导策略,均是推广化肥减量技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6.
减少化肥用量和配施有机肥是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主要措施.通过马铃薯化肥减量增效试验,对比不同施肥条件对马铃薯发病率、产量、产值、效益的影响,选出最适合本地的施肥方式,实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农地规模对化肥施用强度和化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 文章基于1 135个玉米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工具变量法以及分位数回归法分析农地规模对化肥施用强度和化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利用2003—2018年20个玉米主产省份面板数据进行检验,最后探索并分析农地规模变化的驱动因素及其对化肥使用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结果 (1)农地规模对化肥施用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地规模每扩大1%,化肥施用强度随之降低0.1%~0.2%,且农地规模对化肥施用强度较低的农户的影响相对较大;(2)农地规模对化肥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地规模每扩大1%,化肥利用效率随之提高0.2%~0.3%,且农地规模对化肥利用效率较低的农户的影响相对较大。结论 鼓励适度扩大农地规模,有助于降低化肥施用强度,提高化肥利用效率;通过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和联耕联种,可以有效解决地块狭小、土地分散等问题,促进化肥减量增效。  相似文献   

8.
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的路径选择与增效机制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剖析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的路径选择与增效机制基础上,构建了Cov-AHP-MFA集成关联技术的效率评价模型,结合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优势产区959个农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测算与比较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包括:(1)参与服务与自主采纳两种环境友好型技术路径使农户处于不同的生产前沿面;参与服务农户采用技术强度与生产前沿面呈显著的"U"型关系,具有深化采纳技术扩展前沿面的潜力;自主采纳农户则主要依靠技术经验缓解技术非效率损失;(2)基于环境友好型技术优势的营销服务能显著提升技术转化率,但技术配套物资购买服务却降低了技术转化率;(3)参与服务农户比自主采纳农户的综合效率高5.79%,"干中学"与"示范效应"下的技能扩散是其中主要的增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化肥减量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数字推广能以较低成本、较快速度为农户提供个性化技术推广服务。然而,关于数字推广对农户化肥减量影响的经验证据仍然很少。本文基于陕西省苹果主产区622户苹果种植户调查数据,分析数字推广对农户化肥减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数字推广对农户化肥施用费用和施用量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仍然成立。在作用机制方面:数字推广可以通过促进农户采用能替代化肥的绿色施肥技术降低其化肥施用费用和施用量;数字推广可以通过提高农户对化肥减量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认知降低其化肥施用费用和施用量。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低数字素养农户,数字推广对高数字素养农户的化肥减量作用更大;相较于小农户,数字推广对规模户化肥施用费用的负向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土地禀赋对化肥减量的作用机理对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采用环渤海5省市882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基于农户土地规模、土地细碎化、土地自然属性和土地产权属性4个维度,分析农户土地禀赋与化肥投入的关系及机理。结果 (1)有81.18%的农户存在过量施肥现象,化肥减量空间巨大;(2)土地经营规模与化肥减量呈现“倒U型”关系,适度规模是必要的;(3)对于小农户而言,土地细碎化会促进其化肥减量概率的提高;(4)相对转入土地,自有土地经营中化肥减量的概率更高;(5)高文化程度农户与纯农户更加“理性”,善于对不同禀赋土地“各尽其用”,低文化程度农户和兼业户则更倾向“路径依赖”,其施肥行为对土地禀赋异质性的反应不敏感。结论 应进一步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体系,持续推进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者补贴,对不同农户实现分类施策、精准补贴;创新农业生产性服务模式,为农户化肥减量提供稳定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脆弱性是贫困的深层次原因,也是贫困的重要表现,识别和降低农户的脆弱性是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性脱贫问题的关键。[方法]文章基于湖北、湖南、安徽3省974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了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技术对其脆弱性的影响。[结果](1)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技术能切实降低其脆弱性,采纳该技术的农户较未采纳时脆弱性降低280.659%,未采纳该技术的农户若采纳该技术脆弱性将降低44.255%。(2)非农就业水平在农户技术采纳和脆弱性之间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3)农户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社会服务便利性及村庄特征均会显著影响农户的稻虾共作技术采纳决策和脆弱性。[结论]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技术能有效降低其脆弱性,但随着农户非农就业水平的提高,稻虾户反而更脆弱,因此要完善农技推广机制,健全非农就业保障和帮扶机制,进而发挥稻虾共作技术长效脱贫功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测土配方施肥作为一项国际公认的环境友好型技术,对于减少化肥投入、提高化肥利用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江西省1 092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借助Probit模型和交互项研究法,探讨政府推广与社会网络二者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采纳行为的影响,利用社会乘数计算方法进一步分析社会乘数效应的异质性。结果 (1) 政府推广与社会网络均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存在集体行动。(2)政府推广与社会网络具有双向放大作用,亲族网络、朋友圈网络均能强化了政府推广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3)不同类型社会网络的社会乘数效应具有异质性,亲族网络社会乘数效应大于朋友圈网络,并且在政府推广介入社会网络后,亲族网络和朋友圈网络的社会乘数效应分别放大了1.326倍和1.208倍。结论 为了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应该完善政府推广模式,拓宽技术推广渠道,同时重视社会网络效应,建立稳定的局域网,发挥异质性社会网络的社会乘数效应。  相似文献   

13.
国土资源的知识管理--综合集成系统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的全球化、数字化、生态化特点,对以五大圈层为对象的国土资源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本文在综述了以知识管理为主导的国土资源综合集成管理系统的原理、原则、运作平台之后,例举了ERP、MATRIX两个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农业绿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促进农业集约经营、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推动农业由“量”到“质”转变。文章旨在对社会网络、同伴效应与农户技术采用之间关系进行系统阐述与分析,发现现有研究不足,提出进一步研究方向。[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总结归纳法,以社会网络、同伴效应与农户技术采用之间关系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主线,从农业技术采用、社会网络与农户技术采用、个体行为与同伴效应识别、同伴效应形成机制四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概括和评价。[结果]目前政府和学界对农户绿色技术采用行为展开了大量研究,但大多强调农户自身特征或决策对绿色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社会网络,以及同伴效应对农户绿色技术采用所起的作用。[结论]未来应深化社会网络、同伴效应对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机制的定量及动态研究;应进一步探索社会网络和同伴效应的“中国特色”;应丰富和改进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  相似文献   

15.
试论农牧结合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农牧结合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的分析,认为农牧结合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可靠保证:①有利于保障食物安全;②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③有利于稳定并提高地力;④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验综合发展。提出农牧结合的中心问题就是要围绕饲料供需矛盾,探讨解决饲料问题的途径,主要对策是:①将饲料作物纳入种植制度实行三元种植结构;②利用农业副产品开发饲料资源;③对畜群结构进行适应调整,发展草食  相似文献   

16.
在论述荒漠化问题严重性和综合整治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三北”风沙区的特征,提出了农牧交错地带、西北绿洲附近和“三北”风沙区整治的工程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加快我国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促进我国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方法 文章基于2005—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构建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出31个省(市、区)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并借助Tobit模型对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水平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最后运用Dagum基尼系数对二者融合水平进行区域差异分析。结果 (1)我国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水平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但还处于失调阶段,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空间分布格局。(2)城镇化水平、公路区域密度、技术创新水平、财政支农力度、人力资本水平以及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均能促进两者的融合,公路区域密度对融合水平促进作用最大。(3)从基尼系数绝对值看,31个省(市、区)融合水平总体差异不大,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间的差异最大。结论 各地应加强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提升科技创新和应用力度、培育高素质人才和优化资源配置缩小区域差异,以此促进我国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中国乡村改革不断深化,乡村资源要素相互渗透融合,乡村发展活力不断激发,中国的乡村融合发展亟待科学指导。方法 文章借助CiteSpace软件梳理中国“产—景—村”融合发展相关研究领域阶段性前沿,探讨了“产—景—村”融合发展内涵,解析了“产—景—村”融合发展模式现状特征及发展对策。结果 指出中国“产—景—村”融合发展下聚落景观和生产景观交叉融合,催生了复合型乡村景观的大量涌现,乡村土地分区利用呈现多元化,“产—景—村”融合发展模式的推广加速了乡村多功能转型发展,同时乡村空间分割、发展失衡和人地矛盾等问题也得到有效修复缓解。结论 考虑到乡村振兴背景下“产—景—村”融合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空间、产业、景观营造、内生动力等层面构建“产—景—村”融合发展理论模型,从乡村发展规律、价值功能、区域互动、生态安全、机制保障等角度提出对策措施,为中国“产—景—村”融合发展规划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从根本上激活乡村发展内部的动力,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比较湖北潜江“虾稻共作”种养模式,阐明其运作机制,为推进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优化建议。方法 文章采用文献调查、实地访谈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从宏、中、微观层面探究湖北潜江“虾稻共作”种养模式的运作机制、主要做法、经验及问题。结果 (1)总结出湖北“虾稻共作”的 3种典型发展模式,分别为“家庭农场”模式、“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和“全产业链”模式;(2)剖析出“虾稻共作”种养模式的发展主要源于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的“双导”推动、产业链利益共享的建立和各主体要素互补的形成;(3)阐明了政策扶持、品牌创建和宣传、全产业链经营、技术研发与虾稻共作标准、可追溯体系建立是虾稻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与经验。结论 针对虾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全省共创虾稻品牌、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市场监管、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有效衔接机制和延伸虾稻产业链条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辽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对资源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辽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和辽宁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了辽宁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提出了加快资源结构调整,提供资源保障的五项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