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闽台金融合作的演进:瓶颈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福建金融》2007,(1):31-33
闽台经贸交往的持续扩大,客观上需要两地金融服务业深化合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但两地金融合作的现状已经明显滞后于两地经贸往来的发展步伐。本文概述福建对台经贸发展和利用台资现状以及两地金融往来等情况,分析目前闽台金融合作存在的主要障碍,并提出深化闽台金融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两岸金融直接交往与合作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外汇》2006,(9):44-45
海峡两岸经贸往来与金融往来有密切关系,但是目前两岸金融交往与合作严重滞后于经贸发展。在政治层面,两岸金融管理当局至今未建立监管协作关系和相应的协调机制,信息交流不通畅。在制度层面,两岸金融合作相关法规建设滞后,祖国大陆缺乏统一的涉台金融法规;人民币与新台币同为不可自由兑换货币,没有建立双边直接结算关系。此外,两岸的金融监管体制、金融会计制度、金融机构作业标准及程序等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随着台资企业群体在福建省的不断发展壮大,对台金融业务也逐步显露出独特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福建省闽台经贸发展、利用台资现状、大陆与台湾金融往来情况、台资企业特点等方面的分析,阐明拓展对台金融业务必须适应两岸金融往来趋势和台资企业特点,提出拓展对台金融业务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货币市场》2004,(3):44-46
身处对台前沿的厦门经济特区,在厦台两地经贸交往日趋密切的今天,两地的金融合作现状却明显滞后并阻碍两地经贸发展。为此,该文建议充分发挥厦门对台种种优势,将其开辟为两岸金融合作试验区,以此推进厦台两地金融合作,促进厦台经贸交往深入发展,并为全面加强两岸金融合作探索新路和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5.
海峡两岸经贸往来与金融往来有着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但一直以来闽合金融合作的深度与广度远远不能为国台间快速成长的经贸和投资交流提供有力支撑,该文针对如何改变这种情况,闽台两地如何加强金融部门之间的具体合作,促进海峡两岸经济区建设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闽台金融合作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海峡两岸贸易、投资及人员往来等经贸活动的日益频繁,两岸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加强金融合作的迫切性日益凸现。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具有作为两岸金融合作试点的天然优势。加强闽台金融合作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但目前闽台金融合作尚存在局限性,应积极争取闽台金融合作试点的政策支持,推进两岸金融监管合作,加强闽台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的合作,并加大对台企业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7.
论台商投资福建金融业的优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以来,闽台经贸往来规模日益扩大,台商掀起新一轮来闽投资热潮,金融业成为台商关注的新领域。随着祖国大陆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福建在两岸金融往来中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近两年台商对福建金融业的投资步伐明显加快。当前,福建应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争取中央赋予本省对台金融相关事项的特殊政策.进一步密切闽台金融业合作.打开两岸金融直接交往和良性互动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两岸经贸往来、政党交流的历史性突破,以及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对台工作新方针,为两岸金融合作提供了现实基础。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两岸金融合作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诸多促进两岸金融合作的对策措施。但我们认为探讨两岸金融合作问题,一方面要避免脱离实际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1979-2000年台商投资中国大陆的历史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国大陆和台湾两岸持续紧张的政治对峙和台海地区激烈的军事对抗,从1949到1978年的二三十年间,中国大陆与台湾两岸之间的经贸往来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1979年以后.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两岸的经贸往来才逐步发展起来。并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长。根据统计,截止1997年,  相似文献   

10.
ECFA背景下推进粤台金融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日益加强,两岸金融合作也显得更加重要而紧迫.广东是大陆利用台湾地区直接投资最多的省份,但是在对台金融合作方而落后于其他地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将促进两岸经贸往来,推动双方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广东要把握机遇,加强产业合作,打造粤台金融合作试验区,吸引台资金融机构,争取试点金融业务,支持广东金融机构进入台湾市场,推进粤台金融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在对台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历史渊源优势,两地仅一水之隔,地理相近、语言相通、习俗相同、血脉相连,是两岸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的重要“窗口”和“通道口”。十年来闽台经贸持续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格局台湾的资金、技术和国际营销渠道与福建丰富的劳力、土地、自然资源以及广阔的市场相结合闽台经贸合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经贸关系的发展必然衍生出金融互动的强烈要求。因此,灵活务实地拓展闽台金融合作领域应成为当前福建发展对台关系迫切关注的问题之一。一、目前闽台金融合作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金融监管谅解备忘录(MOU)的签署,标志着两岸金融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为进一步深化两岸金融业交流与合作创造了积极条件,为台湾金融业的对外扩张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也有利于纾解大陆台商融资难问题,同时为两岸经贸往来的全面深化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撑。两岸金融业存在着强势互补性.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金融整合化的趋势下,福建应抓住MOU签署的机遇,增强紧迫感,充分利用已有的合作基础,加快对台金融合作“先行先试”步伐,增强金融服务海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金融支持中俄经贸合作的相关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与俄罗斯接壤,边界线长241公里,自古就有紧密的经贸往来.特别是近年来,中俄"国家年"、大图们江区域合作、以及珲春俄罗斯工业园区的建立极大促进了两地的经贸合作,而俄罗斯也已成为吉林省对外劳务合作五大传统市场之一.但在经贸往来日益强化的同时,金融对贸易、旅游和投资发展的支持却相对滞后,金融如何有效支持中俄经贸的发展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 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进入九十年代,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更为热络,但两岸金融合作却未能同步进行。只有加强海峡两岸的金融合作,才能推动两岸的经贸往来向更高的、更深的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与两岸贸易投资、产业对接和人员往来的快速增长相比,两岸金融合作的步伐明显滞后,金融未能很好地发挥服务两岸经贸交往的应有作用。两岸继签署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后,进一步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两岸金融实质性合作进程的开启。福建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和两岸合作的前沿平台,应紧紧把握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发挥独特的对台...  相似文献   

16.
厦门与台湾之间存在相似性与互补性是双方开展经贸往来的良好基础,也是金融合作的重要前提.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进一步整合两岸金融资源,致力于打造基于产业、贸易、金融三位一体发展通道,是建设两岸金融服务中心的有效路径,也是台资企业实现永续经营的现实需要.文章阐述出口信用保险在两岸经贸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并对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7.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台工作中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为更好地发挥其独有的对台优势,加强与台湾、马祖地区的经济金融合作,文章侧重金融层面,分析了对台合作交流现状,对福州开发区对台经济金融往来策略进行可行性探讨。  相似文献   

18.
舒雄 《上海会计》2009,(7):34-38
海峡两岸签署的《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的达成引起了两岸经贸、金融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长期以来,由于大量新台币和人民币涌入对岸,两岸之间货币清算机制的建立十分迫切。金融合作滞后已成为两岸经贸和人员交往进一步发展的一大“瓶颈”。本文回顾了两岸经贸往来和金融交流的历史和现状探索,对不同货币清算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两岸货币清算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1991年12月16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宣告独立。哈萨克斯坦为中国的近邻,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一直保持友好交往。哈萨克斯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消费品工业却很落后。基于中哈经贸互补性强,且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判断,中国工商银行决定在哈萨克斯坦当时的首都阿拉木图成立营业性分支机构,为中哈经贸往来架起一座金融桥梁。  相似文献   

20.
两岸的金融合作严重滞后于两岸的经贸往来,成为两岸经贸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而闽台金融合作又滞后于两岸金融合作,严重制约了闽台经贸合作的正常发展。本文旨在分析制约闽台金融合作发展的主要瓶颈,在此基础上,探讨促进闽台金融合作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