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权评级作为市场信息传递中介备受质疑。本文考察了目前欧洲债务危机中的主权评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别研究三大评级机构主权评级观察及评级降级对欧元区国家融资成本的市场影响。结果表明,主权评级对于市场长期影响不是很大,其中独立的降级影响不显著;评级负面观察的市场影响较评级降级的独立影响显著;评级观察及降级变化尽管对高级别国家的影响有限,但对A级以下的国家有明显的冲击影响。评级结果可能加剧了欧洲债务危机的解决难度。  相似文献   

2.
债券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防范债券信用风险是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中国省级行政区经济政策不确定指数探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显著提高企业债券信用利差水平。机制检验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提升企业违约风险和提升发债企业与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两条途径提高企业债券信用利差水平。异质性检验发现:相较于我国东部地区企业债券、国有企业债券及有担保债券,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于中西部地区企业债券、非国有企业债券及无担保债券信用利差水平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预测美国财政收支状况和公共债务的可持续性问题及其发展前景,分析预测美国削减公共债务的难度和可能的途径,并评估美国公共债务问题对全球及中国的影响、潜在风险,以及中国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各种观点做了理论上的归纳和评析,并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做了辨析。笔者认为,欧债危机暴露了欧盟经济的脆弱性以及欧元区制度上的各种缺陷,但是不能将欧盟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上的各种缺陷看成欧债危机的直接原因和表现,更不能因为克服这些缺陷以及重振经济增长困难重重而认为欧债危机也将长期化。狭义的欧债危机随着欧洲中央银行的注资已经得到大大缓解,而欧洲经济增长和制度的改革将是长期而艰巨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刘英 《新金融》2013,(5):20-25
本文采用实证、定量与比较分析方法研究欧债危机,从财政、银行、产业、制度、经济结构、货币政策、政治博弈等多角度来反思欧债危机,从陷入欧债危机中的国家汲取经验教训来规避和防范主权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经济危机乃至政治危机。对于有效配置资源、调整产业结构、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等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债务危机的本质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的本质是信用和利益分配的工具。在欧元区的政治框架下,二者具有难以克服的内在冲突,这是欧洲主权债务面临的根本性难题。欧债危机的传导路径可简单归结为:欧元国际化要求统一的货币政策,欧洲央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导致欧元区各国财政政策与之不匹配,欧元区各国宏观调控政策失效引发一系列经济问题,政府救助措施不力最终引发欧债危机。由这一欧债危机的货币传导路径可以看出,欧债危机的本质是货币危机,是欧元危机,其根源是信用危机。  相似文献   

7.
欧债危机致使欧洲银行业所面临的主权风险和信用风险骤升,将承受较大的投资损失和信贷资产质量恶化风险,欧洲银行业危机形势较为严峻。流动性困境和主权风险敞口过大是欧洲银行业的近忧和远虑,市场投资者恐慌情绪较为浓重,银行股价大幅下挫,今年以来评级机构下调了英、法、意等同银行评级。文章认为欧洲银行业危机基本可控,但是还需要银行重组资本、筹集资金,政府为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等救助措施,以彻底解决欧洲银行业危机。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和风险交互均会对债券利差产生影响,其中风险交互对债券利差的影响最强,提高了流动性风险与违约风险对债券利差的边际效应。通过分析不同违约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组合下的风险交互对债券利差的影响差异,发现风险交互效应与违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风险等级不存在必然联系,中(低)风险组合的债券可能存在高风险交互效应,因而在受到负面冲击时可能发生实质性违约。  相似文献   

9.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货币领域,美元占据了先导优势和霸权地位。为了巩固自身的国际货币地位、谋取更多的利益,本世纪以来,欧元与美元竞相扩张,由此加深了两大国际货币中心和全球经济的虚拟化,导致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利用美元霸权地位,美国将金融危机的风险转嫁给了欧洲,欧元区成为危机的最终接力手。欧债危机的事实证明,美元依然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角,欧元只是配角,这为人民币等新兴市场货币国际化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0.
自2009年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两次大的主权债务危机,一次是2009年12月爆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简称欧债危机;另一次是2011年8月美国长期国债达到了宪法规定的上限,可能发生债务违约,称为美债危机.本文从起因、发展过程、应对策略、结果、影响等方面对二者的异同进行比较,以期对中国经济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杨婧媛 《云南金融》2011,(7X):196-197
爱尔兰债务危机的爆发主要是由于房地产泡沫破灭使银行陷入困境,政府不断向其注资导致巨额财政赤字。危机爆发后,爱尔兰国内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对危机进行治理,欧盟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向爱尔兰提供了援救。爱尔兰债务危机对本国经济以及整个欧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此次危机更显现出了国家主权信用监管的不足。本文以爱尔兰债务危机为基础,对国家主权信用监管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了如何在国家层面及区域经济联盟的层面对政府信用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12.
杨婧媛 《时代金融》2011,(21):196-197
爱尔兰债务危机的爆发主要是由于房地产泡沫破灭使银行陷入困境,政府不断向其注资导致巨额财政赤字。危机爆发后,爱尔兰国内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对危机进行治理,欧盟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向爱尔兰提供了援救。爱尔兰债务危机对本国经济以及整个欧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此次危机更显现出了国家主权信用监管的不足。本文以爱尔兰债务危机为基础,对国家主权信用监管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了如何在国家层面及区域经济联盟的层面对政府信用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微观层面拓展到宏观层面,对绿色债券信用利差的宏观因素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Lasso方法进行回归,从众多控制变量中选出合适的控制变量,实现高维控制变量的降维处理,改善多个控制变量导致回归结果失真的问题,提升结果的可靠性;并对东、中、西三个地区和是否有第三方认证的绿色债券信用利差的宏观因素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第一,绿色债券信用利差与汇率显著正相关,与地区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显著负相关。第二,东部地区绿色债券信用利差与地区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市场利率显著负相关;中部地区绿色债券信用利差与广义货币供应量、地区GDP显著负相关;西部地区绿色债券信用利差与地区GDP有显著关系。第三,对于有三方认证的绿色债券,信用利差与宏观因素无显著相关;没有三方认证的绿色债券,信用利差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市场利率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银行间及沪深两市交易所发行的170只绿色债券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绿色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发行方式、绿色政策支持力度、第三方绿色认证、发债主体的财务状况对绿色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募绿色债券有利于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绿色政策支持是影响企业融资的主要因素,第三方绿色认证的存在对降低绿色债券融资成本没有显著影响,发债主体的财务状况不是影响绿色债券融资成本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15.
欧债危机致使欧洲银行业所面临的主权风险和信用风险骤升,将承受较大的投资损失和信贷资产质量恶化风险,欧洲银行业危机形势较为严峻.流动性困境和主权风险敞口过大是欧洲银行业的近忧和远虑,市场投资者恐慌情绪较为浓重,银行股价大幅下挫,今年以来评级机构下调了英、法、意等国银行评级.目前,欧洲银行业危机基本可控,但是还需要银行重组...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主权部门的债务是我国国家整体债务的主体并在逐年增加,国家主权部门资产的风险市场价值能否有效覆盖其债务是判断我国国家债务风险的核心所在。本文采用金融估值中的现金流折现法对我国主权部门资产的风险市场价值进行评估,并依据不同的市场风险溢价进行了估值的敏感度分析,并在此框架下分析我国主权部门的预期债务风险。研究发现,2011—2014年,在假定的中等风险参数的敏感度测试中,我国主权部门的资产风险市场价值已逼近对应年份主权部门总负债的水平,且此种逼近程度在逐年上升;而在设定的高风险极端情况的压力测试中,我国主权部门则会陷入资产风险市场价值低于负债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探讨了主权财富基金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提出主权财富基金可成为财政政策一个行之有效的政策工具;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应与货币当局进行充分的协调,其投资对稳定汇率有一定作用;主权财富基金有利于提高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稳定性;主权财富基金的资产配置对于本国以及投资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都有重要的影响。其次,本文探讨了主权财富基金对全球金融市场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主要包括主权财富基金的风险偏好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对全球资产风险-收益组合的影响、对股票风险溢价的影响以及对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本文认为,主权财富基金对世界金融市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有限的,它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稳定力量。总体来看,主权财富基金对内有助于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对外有利于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7年至2013年发行的3370只信用债为样本,从债券特征、市场状况和承销商声誉角度探讨了影响信用债发行利差的主要因素.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在当前信用债评级普遍偏高的情况下,信用评级仍对债券的发行利差有较强解释力.信用债的发行规模越大,发行期限越短,其发行利差越低.企业选择在市场状况比较平稳时发行债券,有利于降低发行利差.在当前情况下,承销商声誉对信用债发行利差的解释力还比较弱.  相似文献   

19.
张暾 《新金融》2017,(10):53-58
通过总结主权信用评级调整经济影响的相关研究以及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的评级实践,本文勾勒出主权信用评级调整的主要冲击路径和原理。对于近期我国主权评级被穆迪下调事件,本文认为此次下调在现阶段对中国的影响有限,其最主要的影响在于增加国内企业海外融资成本,未来需重点防范评级机构在短期内集中下调评级所产生的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20.
以2010-2013年沪深两市发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本文探讨了发债企业社会责任与其债券信用利差之间的关系。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发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显著降低其债券信用利差;其次,同国有企业相比,承担社会责任降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显著;最后,本文验证了企业社会责任会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来减少债券信用利差这一理论机制。本文的研究结果从债券融资成本的角度为企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财务绩效提供了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