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樊雪君 《魅力中国》2014,(25):283-283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进程进入新阶段之际提出的加强欧亚大陆区域经济合作的倡议,文章通过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交通运输领域的合作的重要性分析,探讨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交通合作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且就区域交通便利化合作法律机制提出建议,共建欧亚大陆无障碍运输畅通走廊。  相似文献   

2.
丝绸之路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丝绸之路自古就是东西方文明交流和经贸合作的通道和桥梁,现代更是连接亚、欧、非3大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3大洋的战略大通道.根据国际地缘关系和国际地域分工格局,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动态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包括“两轴、两带和两个辐射区”,即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构成的两个发展轴,沿轴国家构成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二者近邻国家构成两大辐射区,2020年这些区域最终形成亚、欧、非丝绸之路经济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韩洁  王艳 《中亚信息》2015,(2):16-17
2015年将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全面铺开的一年。对此,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张文才日前访华时表示,"一带一路"将成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增长源。张文才说,中国倡导建设的"一带一路"战略正步入务实合作阶段,沿线各国不仅实现了地域上的互联互通,还打造了新的贸易走廊、经济走廊,使得沿线各国在经济、金融、民间交往以及人文等方面有更多合作机会,经济实现更多增长,拥有更多市场,更好的基础设施。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即为"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4.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以来,沿线各省积极勾勒发展蓝图,以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出发点,促进中国与中亚、欧洲等地区的开放合作。新疆作为国家鼓励和支持的西部地区,积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五个互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通过加强能源、基建、经贸和投融资、货币兑换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合作,提升经济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广西经济》2014,(5):11-11
正以"携手推进泛北合作,共建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第八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5月15日在南宁闭幕。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介绍,与会嘉宾达成了五点共识。一是携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是一个延续历史、面向未来、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中国—东盟共同发展愿望的重大战略构想,必将为中国—东盟深化战略伙伴关系找到新的契合点、更多的利益共赢  相似文献   

6.
《广西经济》2014,(5):9-9
正5月15日,第八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南宁开幕。本届论坛以"携手推进泛北合作,共建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围绕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重点领域、实现路径以及泛北金融创新、泛北智库合作、泛北贸易与投资、泛北港口与物流合作、泛北文化传播合作与创新等6个专题进行研讨。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出席开幕大会并致辞,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  相似文献   

7.
康磊  祁婧 《北方经济》2017,(5):33-35
中亚五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中部,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资源丰富,战略位置关键."一带一路"框架下,中亚五国是中国"一带"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西进的必经之路,是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对于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有着极为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未来规划中的"中巴经济走廊"一旦畅通,将为中亚国家提供一条最便捷的南方出海通道,意义重大.但是,中亚五国发展基础不一,有自身独特的政治经济特点,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与中亚五国合作中的潜在风险,发挥优势、规避风险,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8.
高桂鸿 《港口经济》2014,(11):51-54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中亚之行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引起了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注。天津作为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如何借助国家新的对外开放战略机遇期来加快发展,成为天津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给天津外经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有专家预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极大改善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环境,形成新的对外开放前沿与经济增长极。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突破了传统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借助上海合作组织和欧亚经济共同体成员国、观察员国地跨欧亚、南亚、西亚的地缘经济优势,通过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同欧亚经济共同体合作,使参与者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天津与新丝绸之路在空间上看似遥远,其实在发展上密切相关,天津理应是新丝绸之路的东部出海口,是连接亚欧的大陆桥。关键在于应当站在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充分利用这一发展机遇,谋求更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正>一、古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东起中国古都长安,途经陇西高原、河西走廊以及西域地区的哈密、吐鲁番、库车、喀什、和田(于阗)等地,西到印度、伊朗等国及地中海东岸,可直达罗马,是一条联接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的一条陆路通道。总长7000多公里,在中国境内有4000多公里。陆上丝绸之路以汉唐的两京长安、洛阳为起点,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相似文献   

10.
杨磊 《广西经济》2015,(2):40-43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在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发展的这一背景下,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区域经贸各领域的发展合作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独有的沿海沿边、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面向东南亚这一地理区位,决定了广西必然成为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最便捷的陆海大通道,将在国际区域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广西成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因素(一)东盟国家与广西经贸关系日益紧密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的目标诉求及其意义,认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旨在建立一个跨洲的合作贸易区,建立一个链接东亚、中亚和欧洲的新经济秩序,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破除美元和美军的霸权,推进上海合作组织的战略升格,构建中国发展新的空间。自"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得到了国际国内的热烈响应。"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唱响国际合作三部曲——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深化经济技术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围绕这三部曲,大陆桥物流运输的机遇增多。但是,与此同时沿线国家间的合作障碍、大陆桥通道的畅通受阻带来的物流运输不畅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丝路班列竞争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2.
中亚五国地处欧亚大陆的核心腹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陆上要冲,是连接东西向和南北向丝路的战略节点,既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区之一,也是大国力量的激烈博弈区和各种政治势力的交叉辐射区;既是能源与资源的富集区,也是公认的全球经济的塌陷区、国际安全的动荡区和破碎区,同时又是多重地区机制的重叠区。在"一带一路"总体战略的规划下,中亚可望成为中国新国际主义原则实施的首要地区以及探索新大陆主义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的试验区、示范区和前期成果的展示区。目前,中亚国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心态复杂,喜忧参半,一方面在官方层面积极回应与对接,尤其是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又担心对中国形成经济依赖,害怕中国将来会干涉中亚政治与安全事务。此外,俄、美等其他利益攸关方的中亚政策也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顺利推进产生影响。缘此,中国既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秉持奋发有为、积极塑造的方针,又要对中亚地区的内外挑战有充分的评估,并以多方合意的路径循序推进。  相似文献   

13.
王铮 《上海国资》2014,(11):30-33
国内高铁、路桥交通、工程机械等基础设施企业,迎来拓展海外市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从犹抱琵琶的低调小心,到如今的纵横四海,中国基础设施企业"出海"的雄心彰显全球。去年此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 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围绕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全球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掘区域内市场潜力,提升经贸技术合作水平,创造需求和就业。在基础设施、物流、农畜产品、文化旅游和能矿产业合作、新兴产业投资等领域对内蒙古蕴含着大量的机会。未来以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以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建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特别是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两个经济走廊将形成“西出北上”两翼核心圈层,贯穿了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打造的欧亚非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将聚焦人类的福祉。  相似文献   

15.
正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5月15日在广西南宁建议,将泛北部湾合作纳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总体战略和规划中,进一步起到示范先导效应,使之成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中国与东盟海洋伙伴合作关系的先行示范项目。以"携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第八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15日在广西南宁开幕。蒋正华当天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表示,8年前首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提出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6.
胡泽国 《中国集体经济》2014,(28):I0001-I0001
<正>两千多年前,一条从中国长安绵延向西的道路将古老的东方与遥远的西方紧紧连在了一起。这条由骆驼脚掌踏出的"丝绸之路"不仅是千百年来东西方经济文化往来的"交通走廊",更促进了沿线各国、各民族的融合共荣,形成多彩多姿的新文化、新文明的主动脉。2014年,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四国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为欧亚  相似文献   

17.
正崇左市地处中国广西西南部,是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而发展起来的年轻城市,是"中国糖都"、"中国锰都"、"中国红木之都"。崇左位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两个板块的结合部,处在海上东盟和陆上东盟的联结交汇点,具有沿边、近海港、邻首府、连东盟的地缘优势,区位优势突出。自2006年"中国(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构想首次提出以来,崇左作为南新经济走廊中国境内段的起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丝绸之路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千百年过后,她依然是中国人民和中亚、西亚、东南亚以及欧洲、非洲、美洲等地区人民往来的历史见证。这种以经济为中心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交流,不仅丰富了丝路沿线各个民族、国家的物质生活,还对社会结构和文化进步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广西经济》2014,(5):12-12
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可说是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延伸。而作为中国—东盟"10+1"框架下的新兴次区域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无疑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宗旨高度一致。8年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共识到实践,逐渐形成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新机制,已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今年1月在中国—东盟泛北部湾经济合作高官会上通过的《泛北部湾经济合  相似文献   

20.
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的运河,是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交流的大动脉,欧亚大陆的历史纽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它作为东西亚各国和各族人民交流交往的历史链接的见证及经济发展通道的重要作用在不断凸显.特别是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适时地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