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异质信念对我国股票市场股价波动的 影响,探讨了在不同的市场行情和企业性质下异质信念对股价波动的非对称性影响,并对融资 融券推出前后异质信念对股价波动的非对称性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股票投 资者异质信念的差异程度越大,股价偏离其股票的内在价值就越大,进而导致股价的波动程度 更剧烈;(2)异质信念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呈非对称性,在熊市行情下异质信念对股价波动的 影响要高于牛市,在国有企业背景下异质信念对股价的波动程度大于非国有企业;(3)融资 融券推出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异质信念对股价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资产定价理论要求投资人对资产未来收益保持一致的预期和判断。然而,现实的金融市场中,因为未来收益不能确定、私有信息的存在以及先验异质等原因,投资人对未来收益的预测存在分歧。同时,卖空成本存在会限制投资者卖出股票,使股票价格只反映乐观投资者预期,由此导致短期内股票价格偏高,未来收益率降低。投资者的收益预期分歧程度越大,相应股票的当期价格越高,未来收益率越低。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市场为研究对象,以投资者异质期望和股票市场的卖空限制导致股票溢价为理论框架,对投资者异质期望与股票未来收益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选证券公司卖方分析师业对股票的绩预测的分散程度来反映投资者异质期望的程度,利用2014年到2015年卖方分析师业对股票的绩预测和相关上市股票交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证实了"高异质期望导致低后期收益率"这一假设。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6-2011年在沪深两市通过定向增发实现再融资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首次在全流通背景下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投资者异质信念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来说,投资者异质信念越大,越倾向于选择向机构投资者增发新股;投资者异质信念与定向增发规模负相关;当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时,投资者异质信念越大,大股东越有动机利用资产认购新增股份。本文的研究拓展了行为金融理论在企业融资特别是增发融资方面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4.
迄今国内研究尚未系统剖析人力资本在资本市场中的价值,本文基于中国A股市场考察人力资本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通过回归和投资组合分析证实存在人力资本溢价,即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企业股票收益率越高,人力资本是影响股票收益的风险因子。从“风险传播”“价值增长”和“信息传递”三条渠道剖析人力资本溢价内在驱动机制,丰富了人力资本溢价理论解释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中人力资本溢价更显著;融资约束和披露职工信息在人力资本溢价中发挥“促进作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人力资本溢价中发挥“抑制作用”;劳动力市场规模越大越容易削弱人力资本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本文为投资者投资决策提供了新视角,为企业、国家重视人力资本贡献了股票市场诠释。  相似文献   

5.
王俊杰 《中国外资》2013,(6):171-171
本文研究了投资者异质信念对于股市后期收益率的影响。从行为金融角度以卖方分析师的一致预期作为投资者异质信念的度量,并基于Fama的研究从市值,市净率,以及动量将股票分为三个组别,观测了其三个月之后的收益变化。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金融理论中,投资者被假设为同质的,具有一致的理性预期,这与现实并不相符,也无法对"股权溢价之谜"等金融异象提供合理的解释.行为金融中的异质信念理论与现实更加符合,也为解释这些异象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以异质信念的来源为线索,对投资者的异质信念与资产定价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投资者异质信念对于股市后期收益率的影响.从行为金融角度以卖方分析师的一致预期作为投资者异质信念的度量,并基于Fama的研究从市值,市净率,以及动量将股票分为三个组别,观测了其三个月之后的收益变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基于异质信念的行为金融理论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的重要研究前沿。本文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特殊制度背景,首次从投资者异质信念视角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后股价长期市场表现。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异质信念越大,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后公司股价长期市场表现越差;当发行对象为机构投资者时,异质信念对定向增发后股价的负向作用更加显著。此外,本文还进一步发现公司定向增发后的经营业绩变化也与投资者异质信念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投资者异质信念假说在公司股权再融资领域中的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构建了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三大新兴市场月度投资者情绪指数。然后,基于账面市值比、盈利价格比、现金流价格比和红利价格比四种指标,全面探讨了三大新兴市场存在的价值溢价异象,发现投资者情绪对价值型和成长型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程度不一致,导致了价值溢价异象的产生。最后,采用转换回归法验证了投资者情绪对价值溢价的预测能力,发现投资者情绪对三大股票市场的价值溢价均具有预测能力,但预测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雷光勇  王文  金鑫 《会计研究》2012,(2):79-86,97
投资者信心保持和提振是一国资本市场获得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公司治理质量会影响外部投资者的信心吗?投资者信心影响股票收益的机理是什么?本文运用中国A股公司2006-2009年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信心是市场层面因素和公司层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公司治理质量越高,外部投资者信心越强;投资者信心变化通过投资行为形成溢价对股票回报产生影响,这种正向影响在治理质量高的公司中得到增强,在治理质量高的公司中,投资者信心越强,股票回报越大。  相似文献   

11.
宫汝凯 《金融研究》2021,492(6):152-169
信息传导的非同步和投资者情绪变化是股票市场的两个典型特征,前者会引发投资者之间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后者主要体现为投资者过度自信,两者共同作用影响股票价格变动。本文将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过度自信情绪置于同一个分析框架,建立两阶段动态序贯定价理论模型研究现实市场上信息传导过程中股价变动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面临新信息的进入,投资者对股票收益预期的调整与均衡价格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2)面临有利消息时,过度自信投资者比例越大,股票的均衡价格越高,投资收益将越低;面临不利消息时则相反;(3)随着过度自信投资者比例以及过度自信程度升高,市场风险溢价将下降;(4)投资者群体在信息传导过程中出现分化,对股价变动形成异质信念,未获取信息和获取信息但未出现过度自信的投资者认为股价被高估,获取信息且出现过度自信的投资者认为价格被低估,促使更多的交易,引发市场成交量和股价变动;(5)过度自信投资者比例与过度自信程度提高均会对市场效率产生正向影响,而对市场深度具有负向效应。最后,基于理论结果对非对称性和持续性等典型的市场波动性特征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价值不确定性理论解释IPO定价管制对投资者"炒新"行为的影响,并以2006年6月-2012年2月的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相对于定价市场化阶段,定价管制期间的IPO溢价(以首日收盘价减去估计的内在价值度量)显著更高。并且,新股上市前价值不确定性越大,定价管制对IPO溢价的影响越大;上市时二级市场投资者情绪越高,定价管制对IPO溢价的影响越大。上述发现都支持了价值不确定性理论对投资者"炒新"行为的解释。为增强结果的可靠性,我们使用双重差分模型控制时间序列上其他可能因素的影响,结论保持不变。本文的发现有助于理解新股定价管制的经济后果,并对注册制改革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价值不确定性理论解释IPO定价管制对投资者"炒新"行为的影响,并以2006年6月-2012年2月的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相对于定价市场化阶段,定价管制期间的IPO溢价(以首日收盘价减去估计的内在价值度量)显著更高。并且,新股上市前价值不确定性越大,定价管制对IPO溢价的影响越大;上市时二级市场投资者情绪越高,定价管制对IPO溢价的影响越大。上述发现都支持了价值不确定性理论对投资者"炒新"行为的解释。为增强结果的可靠性,我们使用双重差分模型控制时间序列上其他可能因素的影响,结论保持不变。本文的发现有助于理解新股定价管制的经济后果,并对注册制改革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市场异常是对有效市场理论的违背,但现实中却广泛存在。不同机构投资者通过持有和交易股票,对市场异常现象产生的影响应不同。本文实证度量了四种市场异常现象,发现我国A股市场明显存在盈余惯性和投资异常的现象,但无法证明另两种市场异常价格动量和价值溢价是否存在。实证结果验证了异质机构投资者对市场异常的影响方向与力度均存在明显差异。但令人惊讶的是,保险公司通过大量持有总资产体量较大的股票,更能促进而不是降低投资异常现象。通过对比机构投资者的持有量与交易量对四种市场异常的影响,没有发现机构交易量比持有量更能度量市场异常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中国新股发行特征构建了IPO定价模型,模型结果表明在严监管条件下,信息不对称和非理性偏差形成的异质信念会推高IPO首日收益。本文进一步使用2005~2015年1413个IPO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异质信念对IPO异象收益具有可靠的解释能力,基于信息不对称和非理性偏差构建的异质信念越高,IPO异象收益越大,且这种影响主要源于一级市场抑价。另外,研究还发现,异质信念越大,IPO长期表现越差。据此,本文建议新股发行改革应该重视新股信息披露,培育合格投资者,减少市场非理性投机行为。  相似文献   

16.
锚定效应影响投资者信念的更新进而影响风险资产定价。本文以Ornstein-Uhlenbeck过程刻画投资者锚定信念的均值回归过程,构建基于异质锚定信念的资产定价模型,推导出持有不同锚定信念的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需求及资产均衡价格。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投资者锚定信念对风险资产均衡价格的形成产生不对称作用;异质锚定信念影响投资者对风险资产持有行为,进而对市场流动性、波动性和市场效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股价暴跌、投资者认知与信息透明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基于Merton(1987)不完全信息市场下的认知风险假说,研究了我国股票市场个股股价暴跌与投资者认知风险的关系。我们发现投资者认知风险越大,股价暴跌的风险越大,股价暴跌造成的损失也越大。进一步我们研究了影响认知风险的因素,发现在控制住经营风险和异质信念后,信息披露不透明是影响投资者认知风险的重要因素。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表明我们的发现并不受所使用的数据频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我国2011年至2017年间日频度股票ETF数据,以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反映投资者非理性心理的投资者情绪指标,根据逐笔交易数据构造表征投资者交易行为的买卖非均衡指标,实证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和投资者交易行为对ETF折溢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投资者情绪及投资者交易行为分别对ETF折溢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及投资者交易行为对ETF折溢价的联合影响也显著为正。进一步地,文中还检验了在含有Fama-French三因子作用的条件下以及机构持股比例作为调节变量的条件下,投资者情绪及投资者交易行为对ETF折溢价的影响,实证结果依然相同。  相似文献   

19.
王雄元  高曦 《金融研究》2018,451(1):174-190
本文从权益资本成本视角探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年报风险披露的价值相关性及信息性质。基于2007-2014年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1)年报风险披露长度及其变化值越大,公司权益资本成本及其变化值越小,说明披露的风险越多,市场给予的信任越多,因而要求的风险溢价越小,从而支持了风险披露的同质观;(2)风险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的负相关关系主要体现在信息环境差、显性风险较小的公司;(3)投资者对增加披露风险信息具有正向市场反应,且投资者异质信念降低,表明风险信息异质性较弱,而信息不对称是风险披露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不完全中介;(4)风险披露变化值越大,公司股权再融资的可能性越大、折价率越低,债券利差越小。本文首次检验了我国年报风险披露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得到与国外文献不一致的结论,丰富了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关系相关的文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前景理论,提出前景价值影响股票收益的研究假设,运用2006-2016年定向增发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前景价值对增发股票收益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在定向增发实施前,投资者对定增股票的前景价值估值为负,且对股票收益有负向影响,当前景价值较高或收益较低时,前景价值对股票收益的预测能力相对较强,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可运用前景价值作为决策变量,制定其投资组合方案和监管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