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能力储备:我国外汇储备管理转型的新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立 《金融博览》2006,(5):32-33
外汇储备主要是指中央银行的外汇资产,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例如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经济影响增强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对于维持我国宏观经济稳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本文围绕着外汇储备的世界大国中国和日本进行了有关问题的讨论。首先是对两国外汇储备规模及其相关经济指标的观察,直观地对两国的外汇储备在变化、现状等方面进行对比。然后是对有关的经济政策、制度在两国的不同表现进行了基本分析,从而构建了理解外汇储备问题的宏观环境。接下来就以当前关于中国外汇储备的热点讨论为基础,对有关两国外汇储备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尽管中日在储备指标本身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围绕着外汇储备两国所面对的问题有很多不同。这也是思考中国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角度。最后是全文总结。  相似文献   

3.
超额外汇储备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适度性问题的探讨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关注的热点。笔者认为,一国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超额的外汇储备同样会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本文选取了与外汇储备密切相关的进出口等方面的若干指标,对我国目前经济条件下较高的外汇储备水平进行分析,并针对如何保持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定及管理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汇储备作为一国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稳定外汇市场、表明一国资信和防范金融风险的现实能力的标志,对宏观经济的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全球经济金融联系日渐紧密、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对外汇储备的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金融研究领域中重要的新课题.本文对原有的阿格沃尔模型和武剑模型进行了改进和结合,并据此对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当前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2006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9411.15亿美元.同比增长32.37%。今年上半年外汇储备累计增加1222亿美元.同比增加了212亿美元。作为世界第一储备大国.急速增长的外汇储备。扭曲了中国货币银行体系和银行的运行机制.形成了国内巨大的人民币外汇占款压力。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银行放贷的闸门难以抑制.资金陷入流动性泛滥.给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带来了巨大隐患。因此减缓外汇储备过度增长.适时进行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已成为我国目前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研究宏观经济与国际收支相互影响的关系中,运用国际收支差率、外汇储备率、外经比率等新定义的指标,分析国际收支平衡等问题,创立宏观经济分析关系式并得出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累积与宏观经济波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改后,外部经济失衡成为了政府部门的"棘手"问题。选取2000年1月~2008年2月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外汇储备累积带来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波动影响,并借助ARCH模型和TVP模型进行动态分析得出:外汇储备在长期内影响价格波动,而对产出的影响具有短期性;外汇储备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波动系数为β1=-0.09,外部失衡下经济高增长波动较小,低速增长时期的波动加大;而对国内宏观金融的影响则恰好相反(分别为1β=0.08和1β=0.689);TVP模型检验得出,国内产出增加和FD I流入都不是国际收支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而进口和外汇储备占款成为国际收支失衡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解决"内外"经济平衡的关键是要运用汇率、利率、物价水平调节国际收支及外汇储备。  相似文献   

8.
周正平  阳冬发 《金融研究》2008,(2):I0081-I0084
自2003年以来,因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所导致的局部地区或局部行业过热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而且自2006年开始这种实体经济过热增长的局面影响到金融层面,那就是当前金融界所关注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它的现实表现为银行体系大量存在超额准备金和金融市场上各种资产价格的虚涨。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成因,是我国实体经济内局部行业过快增长的结果,即我国长期实行外向性经济政策而导致短时期内我国外汇储备激增和国内经济结构的失衡、居民消费能力增长不足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在保障金融安全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带来隐患。根据金融理论估算,我国目前的超额外汇储备超过5000亿美元,而这些超额外汇储备投资效益很低,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以国家战略为出发点,分析超额外汇储备投资国外高科技知识产权对加快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并探讨了具体的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10.
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并非所有国家的货币都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只有那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兑换其他储备资产的货币才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对外贸易与国际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外汇储备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  相似文献   

11.
我国超额外汇储备投资国外高科技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在保障金融安全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带来隐患.根据金融理论估算,我国目前的超额外汇储备超过5000亿美元,而这些超额外汇储备投资效益很低,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以国家战略为出发点,分析超额外汇储备投资国外高科技知识产权对加快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并探讨了具体的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宏观经济管理是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干预、调节与控制,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经济管理应该随着经济发展变化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而不断变革与完善。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研究宏观经济管理变革的基本经验,探索新世纪宏观经济管理的特点,对加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共和国成立5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国力迅速增强,GDP已由1952年的679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79553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7%,是同期世界年均增长率的两倍多。1997年我国…  相似文献   

13.
外汇储备是一国国际储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货币当局为了平衡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而持有的具有国际流动性的储备资产。外汇储备对平衡国际收支、稳定一国币值、缓冲国际经济冲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但从本质看,外汇储备实质上是一项流动  相似文献   

14.
基于1999年一季度至2008年三季度的中日两国数据,本文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分析了影响两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宏观经济因素和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及短期波动关系。研究表明:(1)从长期来看,对外贸易规模、名义有效汇率、经济总量三个宏观经济变量都影响着中日两国外汇储备的长期均衡规模,且两国外汇管理制度的巨大不同解释了协整系数的差异。(2)从短期来看,协整方程对两国外汇储备短期波动的调整作用均较为显著,而对于中国而言,宏观经济变量的滞后影响的作用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5.
全球外汇储备激增与管理策略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明东 《新金融》2006,(11):27-30
自1995年以来,全球尤其是新兴经济国家外汇储备表现出了史无前例的特征:规模急剧增加、国家集中度提高、地区分布特征明显等。外汇储备激增和外汇储备的过量不仅会给国内宏观经济带来一系列的风险和成本,而且增加了官方外汇储备资产管理的难度。本文对外汇储备激增国际背景下全球主要储备国或地区外汇储备管理的经验作了比较分析,并对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资本账户开放、金融风险与最优外汇储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东亚经济体外汇储备出现新的动态。这表明资本账户开放条件下金融危机风险是最优外汇储备规模决策的重要变量。在传统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金融危机发生概率这一变量,新的最优外汇储备测算模型获得了更强的解释力。拟合结果表明大多数东亚经济体近年来甚至存在储备不足,东亚经济体持有超额外汇储备确实是一个伪命题。但是,这一结果只有用极度谨慎,也就是金融危机恐惧才能解释。此外,中国即便考虑了金融危机恐惧,外汇储备仍显过度。  相似文献   

17.
从理论层面上看,学术界对资本项目可兑换应具备的前提条件看法不一,概括起来,一国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大体上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宏观经济稳定、严格的财政制度下财政收支稳定、稳健的金融体系和健全的金融监管机制、充足的外汇储备等。但实践中,并不意味着一国必须充分满足上述条件后才可推进或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这在国际经验中已经得到论证。  相似文献   

18.
研究动向     
《中国外汇》2006,(9):5-5
魏本华:中国经济需要充足外汇储备支持;易纲:构筑“人民币第一”的金融框架;夏斌:不排除再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可能性;巴曙松:金融控股倒逼监管革新;李扬:在外汇储备操作与货币政策操作间设隔离墙;林毅夫:产能过剩使宏观经济面临两难选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汪茂昌 《新金融》2005,(4):51-54
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型市场经济国家的汇率制度转型的研究表明,自愿转型在转型前宏观经济情况良好,具有平稳的GDP增长、良好的国际收支、充足的外汇储备以及较强的金融监管能力等;危机推动转型在转型前宏观经济情况恶化,GDP增长放缓、国际收支巨额赤字、外汇储备大幅减少以及较差的金融监管能力。自愿转型对经济没有负面影响,而危机推动的转型会对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冲击。汇率制度转型的国际经验对于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外汇占款作为我国货币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增减直接影响市场的流动性。因此,分析外汇占款的变动趋势,探讨外汇占款对我国经济增长形势以及资本市场的影响,对维护和促进国内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我国巨额的外汇占款及其形成过程外汇占款是指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银行购买外汇形成本币投放,所购买的外虻资产构成银行的外汇储备。在我国,外资进入中国后需兑换成人民币才能流通使用,外汇占款即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下的外汇,即以本币计价的外汇储备余额。外汇储备即人民银行所持有的外旺资产,其存量的变动必定与基础货币的投放或回笼相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