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和比例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剩余劳动力的变化趋势.根据本文的估算,1996年以来我国剩余劳动力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约为1亿人,约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三分之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变化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在非农部门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加快农业劳动力向其他部门的转移,是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的分析和估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农村存在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专家学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有不同的看法和估算方法,估算的数值从2000多万到2亿多,相差甚远。本试图用实证的分析方法估算其数量。  相似文献   

3.
发展我国农业的最关键因素是人的因素。本文分析了在我国,传统农业主体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满足不了现代农业对主体的要求,而当前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矛盾,使得适合现代农业生产的农业主体不是过剩而是短缺,因此需要建立新型的农业主体。  相似文献   

4.
二元经济理论是早期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指出将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不仅可以解决很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增加这部分劳动力的收入,而且可以增加现代工业部门的产出和积累。反过来,现代工业部门的不断增长使之能吸收更多农业剩余劳动力。然而,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却没有按照刘易斯过程一帆风顺的发展,而是表现了转移的艰难,目前我国还存在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我国工业化进程角度探索了它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并认为目前的工业化进程并不十分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而是表现了资本排斥劳动的趋势。因此,本文认为在短期内用“两条腿走路”仍是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力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建国以来 ,城市化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历史进程 ,按其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及经济效益 ,可划分为两个时期。我国城市化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具有以下的特点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艰巨性 ,城市化严重滞后 ;开创了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独特道路 ;开创了以建设小城镇作为转移农业剩余劳动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廷山  常博 《山东经济》2011,27(2):132-136
众所周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一部分转移到城市,成为城市的建造者,积极促进着社会的发展;还有一部分蜗居在农村,处于失业或半失业,未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本文拟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定量分析山东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性,通过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及测算,建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分析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各因素以及对经济效应的影响,实证的分析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陈涛  高考 《开发研究》2004,(2):62-64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现时期“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它是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将从农户行为分析着手 ,阐述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和现实性 ,并依据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区域差异和产业结构的关系以及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指出农业剩余劳动力应主要通过发展非农产业向发达地区和城市转移。  相似文献   

9.
孙培山 《辽宁经济》1997,(11):16-16
为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适时、适量、有序化转移,需要明确转移的指导思想,确立转移的总体模式。在一定区域内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总体模式的确立,应当基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和采取的基本策略。我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客观环境和采取的基本策略是: 第一,总人口基数大,非农业人口比例低。农业人口群体庞大,此乃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母体(源泉)。到1995年底为止,全省总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33%,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比例(%)为55.49:44.51。因此,按照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总量,尤其是农业人口的增长,是对我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实行源泉控制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现在一般认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有1.2-1.5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多。如果考虑到农业投入的增加、农产品产出中工业性生产资料含量的增加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中人力资本素质的逐步提高,传统农业自身排斥出来劳动力将会愈来愈多等因素,预计2010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有2亿人。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那么,如何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便成为问题的关键。一、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的历史背景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在一定的技术装备下就劳动力的数量与耕地相比较而言,超出农业…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农业产业化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些战略性对策。  相似文献   

12.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农业劳动力转移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贯穿了整个的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在政府相关的农业政策、劳动力政策以及教育政策等的推动下,日本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在该时期实现了成功的转移。  相似文献   

13.
白雪 《北方经济》2009,(7):64-6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必然造成农村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尤其是在我国现阶段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快速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更有深刻的意义.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经济、制度、人力资本发展等动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制约因素阻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相似文献   

14.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具有规律性的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多种形式,具有在我国现有制度下的特殊性。作者在分析其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设想,欢迎广大有识之士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催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特殊群体,随着中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还将急剧增加.目前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已经严重地阻碍了大理市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不仅影响到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重要因素.因此,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已刻不容缓.在过去的20多年里,大理市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大理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理论观察》2004,(3):21-22
新世纪,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当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全面、主动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7.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客观需要,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程度、速度、规模都还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笔者就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卢亮 《北方经济》2007,(11):63-65
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中国必然有大量的农民面临转移,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这些过剩的农业人口流向城市,寻求非农就业岗位。正因为如此,不少专家学者把加快城市化发展看成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那么弄清目前城市化进程给农村劳动力带来的就业岗位损失数量就显得有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既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结果,也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难题,更是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变数。近些年,我国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已经明显下降,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据估计,  相似文献   

20.
闫逢柱 《特区经济》2006,(1):300-302
我国台湾农业是典型的“精致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农业劳动力要素的数量和质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一变化的结果是农业劳动力要素绩效的提高。台湾农业劳动力要素的这种变化对祖国大陆的农业发展有很大的启示。大陆应加大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入,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正视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