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力量》通过对比白人和印第安人对待环境和动物的不同态度,揭示了白人对待自然和动物的忽视和漠然,显示出巨大的生态危机,意在表明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2.
华兹华斯的短诗《我们是七个》通过成人与儿童的对话,展示了世故的成人与幼稚的儿童面对死亡的不同态度,表达了以自然之道对待事物才是幸福之源。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二语习得受普遍语法的支配按一种自然的顺序发展,不论学习者的母语是什么,他们的年龄,智力是否有差距,甚至课堂教学对二语习得的顺序也没有改变。也就是说,每一个学习者都按相似的自然顺序习得第二语言,他们在习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呈规律性,而且不同的学习者错误出现的顺序也是相似的。这些研究对语言教学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语言教学的顺序应与二语习得的顺序相符合,对待学生的“错误”也应有不同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证券投资可以为投资者带来较高的收益,但也都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尽管不同的投资人对待收益和风险的态度各有差异,但他们都希望在投资中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获取更多的收益。为了有效地进行投资,减少风险,投资者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投资原则,并采取相应的投资策略。对此笔者作一粗浅的分析与介绍。  相似文献   

5.
日本和德国均是二战的始作俑者 ,但两国对待历史的态度却迥然不同。前者总是在掩盖、歪曲和否认自己的侵略罪责 ,他们对待其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的态度可见一斑。究其原因 ,除了“民族特性”的因素外 ,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对日扶植政策 ,和由此带来的天皇制的保留与保守党在政坛的袭断则是日本不能直面历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短篇小说《长门赋》与《月殇》都是以婚姻危机为叙事母题的文学作品,但同样的小说母题,却构思出不同的故事和情节,结局也截然相反:两篇小说的主人公的婚姻命运是一合一散。在写作技巧方面两位作家都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叙事策略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对心理描写都有独到之处,意识的流动参与了小说结构的设计,推进了小说的情节发展。  相似文献   

7.
艾伦和霍尔顿分别是《伊库斯》和《麦田守望者》的男主人公。他们都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与文化持强烈否定态度的反叛者,是自我放逐、坚守"生活在别处"的孤独者,也是拒绝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同流合污的遗世独立者。他们境遇相似不是偶然,而是二战后英国美国社会必然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齐物论》是《庄子》内篇中思辨水平最高的一篇,本文通过以下三种不同对待事物的态度,即"有限"、"道统一"、"弃知"的态度和方法,阐明了人要做到无我、忘我的理想境界,就必须齐"物论"、齐万物、齐物我。以庄子之见,在"道"的高度上,一切事物之间没有本质的分别,万物具有"齐一"性。  相似文献   

9.
组织资源是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的必要支持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对组织现象的考察,必须关注其资源的获取和使用情况.常规组织对待资源的基本态度和表现就是控制导向,它总是试图控制越来越多的资源.结果,在组织间造成了激烈的资源竞争,从而把组织拖入一种"控制困境"中去.在20世纪后期,组织理论家们以及经济学家们对组织的资源获取和使用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但是,他们的研究成果依然是关于常规组织的资源获取和使用方案.其实,任务型组织在对待资源的态度以及表现上,都与常规组织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马修·阿诺德因批评维多利亚时期人们对待文化的默然态度而成为那一时期的文化拓荒者.《文化与无政府状态》历经时间洗礼已成为文化经典之作.它为阿诺德所获得的军功章既有其本人一半,也有其论敌们的一半,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也参与了该书的写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比较都江堰与现代大坝对环境的不同影响,简要介绍了“天人合一”与“人定胜天”两种不同的自然观和它们各自产生的历史。笔者主张人类为了自身与生态系统的共同发展,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自然,从所谓的“人定胜天”走向“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伤逝》与许地山的《命命鸟》均表达了青年追求爱情婚姻自由受到封建专制阻挠的主题,但两篇小说中的男主人公的结局却不一样。涓生选择活着,加陵选择死亡。从小说内容、作者两方面探索男主人公不同结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袁平 《企业家天地》2007,(6):128-129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与萨特的《苍蝇》的问世,在时间上相隔三百多年,两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题旨是完全不同,二主人公也生活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两部作品的主人公却表现出多方面的惊人相似之处:第一,二者的生存境遇,自我选择,复仇模式相似;第二,二者都兼有思想家,救世主,孤独者的思想特征;第三,二者的使命一致,结局相同。  相似文献   

14.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自始至终散发着浓郁的荒凉与粗犷气息。《呼啸山庄》中男女主人公与荒原息息相通,他们把荒原视为乐园,难分难舍,使主人公具有深沉的荒原气质。但荒原远离时代和生活,也使他们的生活和爱情发生变化,在荒原情结的驱使下命运的悲剧便自然发生了。可最终,仍然是荒原的纽带让他们完成了最后的骨肉灵魂结合。  相似文献   

15.
钗黛性格差异在表面、内心、爱情和对待科举制度、仆人的态度等方面都有不同表现。钗黛性格的差异,实质上是封建主义势力和反封建主义社会力量的冲突。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认为中国戏曲产生于宋代,最早的戏曲是南戏;元代杂剧和南戏虽有南北风格的不同,但都有意境,都是自然的文学,在艺术成就上没有区别。可是他经过论证,又认为南戏优于杂剧,南戏《拜月亭记》和《琵琶记》高于关汉卿的戏曲作品。  相似文献   

17.
《论语》中的孔子和隐者——兼论孔子的仕与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中的孔子向来被认为是一位积极入世者,其实孔子也有自己的一套隐逸观念和方式。论文通过分析《论语》中孔子与隐者相遇时的情景以及二者对待双方的态度,来具体探讨隐者避世的利与弊,孔子的仕隐情结及原因。  相似文献   

18.
当今对待儒家法律文化具有三种不同的态度,而哪种态度更为可取则取决于儒家法律文化的本身的理念与形式特征。法律与道德的混同是儒家法律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我们解读儒家法律文化的关键。对待儒家法律文化最佳态度是存而不论,以现代法律意识引领儒家法律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苑列传》在《后汉书》中的设立,是著作家首次为文人单独列传,开历史先河。提到汉代文人,必定得提到汉代文学,与汉代文学紧密相关的是汉代经学,所以儒生也是与文人密切相关的一个群体。范晔选择《文苑列传》中的这些文人给他们结集列传,有各种因素的推动与限制,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人物与不同的角度,包括范晔自己本身对他们的定位都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20.
丁玲的《梦珂》和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都叙述了一个"堕落的娜拉"的故事,但两个故事的讲法各有不同。梦珂在堕落的过程中体现出强烈的自尊感,基于理性她完成了选择,葛薇龙则是难言的自卑感,一种身不由己的感性因素始终占据了她的心理;丁玲对于梦珂的堕落主要持批判态度,张爱玲对于葛薇龙则是深深的理解和同情;《梦珂》的美学风格是悲壮,《第一炉香》的风格则是苍凉。之所以有这样的区别,是基于两个女作家不同的创作个性和思想,以及她们对时代和人性的不同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