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加快与阶层利益急剧分化的时代,因各种矛盾不断激化,又无有效的解决机制,群体性突发事件不断激增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不仅蕴含着复杂的社会矛盾,同时还蕴含着复杂的心理因素。因此,群体事件的参与者都有其特定的心理,需要加以区别研究,进而区别处置。研究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群体心理,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及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群体性事件是一种社会现象,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完成.群体性突发事件对社会影响面大,如果处置不当,将会损害企业社会形象,影响企业近期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3.
黄建宏 《经济师》2009,(10):21-22
新世纪以来,群体性突发事件频频发生且呈增长态势。追溯其根源,不科学发展、不正确的改革观及错误的处理观念是群体性突发事件爆发的三大根源。因此,要有效应对和化解群体性事件须做到:一要呼唤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及坚持以人为本,把握化解群体性事件的核心;二要呼唤正确改革观,兼顾各方利益;三要呼唤思维与时俱进,理性看待及用科学手段化解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4.
群体性事件的诱发成因主要有5个方面主要原因:目前群体性纠纷呈现出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新情况。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我们提出如下对策措施:第一,分清性质,对症下药。群体性突发事件大多是合理要求伴随着非法行为,不明真相的群众与别有用心的人混杂交织在一起,情况十分复杂,为此,要做到对症下“药”,不能简单地搞一刀切。第二,指挥靠前,严密组织。在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时,领导到不到一线做工作,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领导到一线做工作,就会起到“灭火”的作用,能有效缓解紧张气氛,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扩大,为事件的有效处置赢得主动权。第三,审时度势,因情施策。防范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一般不宜采取以暴制暴的手段,一定要慎用警力、慎用警械武器、慎用强制措施,要以做群众工作为主,策略上刚柔并济。第四,统筹协调,主动应对。灵敏高效的指挥机构,强有力的指挥措施,各部门、各机构的协调配合和统一高效的行动,是成功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重要条件。第五,化解矛雷,铲除病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现场平息不等于事件得到彻底解决,关键是要做好后续工作,铲除病根。第六,健全机制,疏通渠道。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需要转换思维,着眼于坚实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经济结构的调整引发了社会系统全面性的、结构性的调整,从而使得社会更为趋于复杂化、多元化,由此带来一系列不可避免的社会矛盾与冲突。近年来,群体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如何预防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从蝴蝶效应的角度来研究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石化企业风险管理机制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石化企业逐步发展,随之而来的风险也越来越多,想要有效预防风险,就必须要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本文主要对石化企业开展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与风险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有效预防石化企业风险的对策,希望对石化企业风险管理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董寅 《经济研究导刊》2011,(25):263-264
当前,中国社会已进入"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阶段。社会矛盾一旦遇到"导火索",就容易爆发为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严重威胁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基层政权的稳定。因此,通过运用政治学分析方法分析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根源以及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的策略,对于妥善有效地处置和化解群体性矛盾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群体性事件的性质、特征和成因,制定正确的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策略,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结构日趋复杂,各种矛盾逐渐显露,各类突发事件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政府,在有效预防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各级政府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努力加强有效预防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南宛 《经济师》2009,(7):47-48
群体性事件是是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它产生有心理失衡、归因偏差、从众和匿名心理等社会心理机制。处理群体性事件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用新思维、新角度去处理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推进,体制转换、结构调整、社会变革的进一步发展,群体性事件呈多发之势。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和诉求,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谐稳定。群体性事件应对机制的基本原则、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是群体性事件应对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性的对其分析与思考,有助于将群体性事件纳入法治轨道,促进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朱程  张海峰 《经济师》2007,(3):138-13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学校各类突发性事件逐渐增多,如果未能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事态扩大,影响学校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因此,高校内部突发性事件的预防、监测和及时有效的处置,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高校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及如何预防,明确了防范重点,提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13.
群体性事件频发,一方面与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社会结构重组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与民众的权利意识觉醒有关。要对群体性事件进行预防和处置,就必须要求建立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利益救济机制、多元的纠纷辅助机制和群体性事件事后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群体性事件是当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准确把握群体性事件的成因是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前提。学界关于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主要有社会转型期之必然属性说、参与和处置主体说、社会文化心理说等多种理论。从伦理学视角探究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可能是更为深层的分析路径。  相似文献   

15.
于梁 《经济研究导刊》2009,(31):205-206
随着中国改革逐步深化和社会结构的调整,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通过运用政治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根源在于利益分配和调节的不均衡。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必须建立和完善表达诉求、利益补偿、弱势群体保障、社会共识与社会责任四大利益调处机制。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9,(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不断深化,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表现得异常激烈,对于石化企业而言,也是如此。石化施工企业在进行油田地面建设及长输管道等建设中,经常面临竞标、资金、结算、分包等方面的经营风险,而风险防控效果直接影响着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全面准确识别石油石化企业重大安全风险,研发石油石化企业重大经营风险评估技术。根据管理实际,构建企业智能化安全管控模式,强化关键节点风险预警预控,支撑企业向超前预防管控转型,从而提升企业危险感知能力,显著提高其安全管控水平。  相似文献   

17.
突发事件是一种显性社会不稳定现象,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具有突发性、公共性、针对性、复杂性和危害性等特点。当前,公共突发事件中的政府危机处理主要存在问题包括缺乏可行的预警机制、信息发布面临挑战、缺乏对公众进行必要和有效的教育与引导、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还不太健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阐述高校突发事件基本含义的基础上,介绍了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基本内涵,认识到高校师生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了提高高校师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培训的主要内容、主要对象和基本方法,对于有效处理高校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吉林石化炼油厂非常重视企业的节能节水工作,并积极推进水处理新技术的引进、应用和推广.随着企业锅炉用水预处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安全运行、节能减排的现实需要,传统的给水加氨调节pH和炉水磷酸盐阻垢的处理技术面临困境和挑战.给水pH控制不稳定,锅炉排污率高,管线腐蚀和炉内结垢现象明显.新型锅炉水处理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能有效克服了常规处理技术的缺点,而且为企业锅炉水系统在安全稳定、节能减排状态下高效运行找到了一条科学而行之有效的技术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当前,随着海峡西岸农村城市化发展和大开发大建设的推进,各种利益矛盾交错、凸显,失地退养农(渔)民的转产转业安排、外来人员的大量涌入、工程建设中的利益冲突、公共领域宗族势力的复苏等,使群体性事件须发,刑事案件逐年递增,严重影响农村地区的和谐稳定。因此,要求检察机关应自觉将本职工作融入新农村建设的大局,通过全面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通过综合运用打击、监督、预防和保护职能,提升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执法水平,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