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国际能源署(简称IEA)不经意间披露了最新能源报告《世界能源展望2010》(下称“展望”)中的一部分内容,却引起了境外媒体的极大关注。而这部分内容经过境外媒体的炒作后,就变成了“中国去年已经超美国成为全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并且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相似文献   

2.
近日,国际能源署(简称IEA)不经意间披露了最新能源报告《世界能源展望2010》(下称“展望”)中的一部分内容,却引起了境外媒体的极大关注。而这部分内容经过境外媒体的炒作后,就变成了“中国去年已经超美国成为全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并且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相似文献   

3.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最大的石油进口国。2003年美国一次能源消费占世界的23.4%。人均能源消费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5倍。但近年来美国的节能取得了很大成效。从1973年到2000年,美国的GDP增长了126%,而相应的能源消费量仅增加30%。按照1996年美元计算,美国2002年生产一个单位GDP所耗能源仅为1970年的46%,节约了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4.
贺军 《上海国资》2010,(8):17-17
国际能源署(IEA)日前宣布了一个略带爆炸性的结论,中国在2009年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根据IEA的数据,去年中国消费了22.52亿吨油当量,较美国高出约40%。  相似文献   

5.
郑秀杰 《魅力中国》2009,(36):120-121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第三大石油消费国、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能源安全对于中国的意义十分重大。能源已不是单纯的能源问题,也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对外战略、国家安全、战略经济利益等多层次的战略问题。我国能源事业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中国经济的发展受能源供给和需求变化的制约。但在不同时期,能源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方面是不同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能  相似文献   

6.
能源约束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煤炭第一大消费国,世界第二大石油、电力消费国。自1980年以来中国能源总消耗量每年增长约5%,是世界能源消耗平均增长率的近3倍。而且,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中国的重化工业的发展将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可见,能源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瓶颈"。本文利用能源产销量、能源利用效率、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分行业能源消费量等一系列指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来测度中国能源问题的各方面约束。  相似文献   

7.
未来新三产     
2030年,中国三大产业的比重将为5%:33%:62%。 未来20年,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资源、能源约束的进一步加大,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下,产业结构也将发生较大变化。由“传统工业主导”转变为“现代服务业主导”。如果我们假定2010—2030年中国GDP按照每年7.5%的增长速度计算,那么第一产业(农业)每年保持4%的稳定增长,第二产业增速则略低于GDP增长率,第三产业则需保持10%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8.
我国人口众多,能源人均占有量不足。我国是能源生产大国,更是人口大国,人均能源占有量非常低。2000年,中国一次商品能源人均消费量为901千克标准煤,相当于美国的8%,0ECD平均值的1/7,世界平均值的44%。2000年全国城乡居民生活人均年用电量为132千瓦,仅为美国4196千瓦(1999年)的3.1%。2003年,我国煤炭生产达16亿吨;石油生产1.7亿吨;电力生产方面,  相似文献   

9.
世界在改变中国,但是中国也在改变世界。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和最大的资本出口国,中国拥有最多的外汇储备并且已经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实体,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金属消费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不久中国还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原生能源消费国。  相似文献   

10.
石油输出国组织(OPCE)近日宣布降低对全球长期石油需求的预测,称因能源节约,2030年的石油消费会比先前的预测低3.7%。  相似文献   

11.
能源领域应对气候变化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一个是提高低碳能源消费的比重。中央政府已经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相信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央政府会给各省市明确的约束性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产业》2010,(5):14-15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近日表示,今年年底我国有望实现单位GDP能耗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20%的目标,可再生能源的比重达到10%的目标,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15亿吨以上.这是中国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实实在在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中国油气安全最重要的地缘选择之一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但中国的常规能源资源并不丰富,特别是石油。近年来,中国经济对石油需求的年增长速度已达到16%左右,远远超过世界6-7%的平均水平。预计到2010、2015和2020年,石油进口依存度将分别上升到45.  相似文献   

14.
提案摘要:2020年9月,中国提出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了解,二氧化碳排放与能源资源的种类、利用方式和利用总量直接相关,涉及面极其广泛,超越了能源、交通等具体领域,与我国总体工业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十年中,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源领域也概莫能外。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能源战略来实现国家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十年中,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源领域也概莫能外。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能源战略来实现国家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从1979年到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4%,而同期GDP年均增长达到9.7%。基本实现了以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经济总量翻两番。在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中国能源发展也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比如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体,清洁优质能源的比重偏低。多年来,中国煤炭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一般维持在70%~75%左右,远远高于国际平均的水平。同时,由于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中国煤炭总体上呈北煤南运的格局,大量煤炭需要铁路运输,加速了铁路运力的紧张。  相似文献   

18.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1979年至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4%,支持了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的速度。统计显示,1979年至2007年,我国能源工业累计完成投资83402亿元,年平均增长17.6%。其中电力投资年平均增长19.3%。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程院于2008年1月启动《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140多位院士和专家参加了此项工作。前不久,中国工程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将该项目研究成果向社会公布。本刊摘发这一项目的主要成果,以飨读者。我国中长期能源战略概括为:加快调控转型,强化节能优先,实行总量控制,保障合理需求,优化多元结构,实现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引领,体系经济高效。其内容要点如下:1.改变粗放的发展方式我国GDP目前占世界生产总值不到1o%,但能源消耗已经高于20%,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不仅是能源消费大国,更是能源生产大国。2004年,中国能源自给率达到94%,只有6%的能源供应依赖进口。能源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国际上不应把原油价格上涨或能源的短缺归罪于中国能源的增长;世界也完全不必为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反应过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