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电信事业的蓬勃发展,以信息提供为主要服务方式的增值业务也迅速发展起来。如168自动信息查询、160人工信息查询等声讯服务平台;又如114查号台经改进以满足用户信息查询和发布需求的“号码百事通”业务平台。这些增值业务平台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为社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也为运营企业增加了可喜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电信号码百事通业务的开展,可供查询的信息内容不断丰富,促进了主叫用户查询业务量快速增长;114电话预订商品业务的开展,丰富了主叫用户的查询和预订行为信息。主叫用户的查询信息隐含着大量有价值的内容,能客观反映查询用户的需求特点和查询行为特征。这些需求信息直接与众多的商家企业相关,有效地分析查询信息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可以形成被查询客户信息发布和查询客户信息获取的关联,帮助商家为客户提供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等。  相似文献   

3.
电话查号是电信服务的一项基础业务,通过为用户提供所查询的电话号码,保证用户顺刮进行通话,同时增加电话接通次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笔者通过对查号业务的观察和用户的反映,认为现有查号业务不能完全适应现实通信需要,其业务功能应当进一步扩充。(一)全面录入电话号源,扩大电话查号范围。就市话查号来说,查号台已经录入了大量电话号码,对一般单位和个人的电话号码能够提供查询。但由于种种原因,电话号码尚没有全面录入,有的号码查不到,或所查号码有误。笔者以为应做如下改进:一是扩大业务宣传,消除用户心理负担。由于某种…  相似文献   

4.
邮政简讯     
现在,京城的用户要对速递邮件进行查询,只需拨通“185”,在电话机上输入邮件号码,就能马上得到所查邮件的信息。日前,能够提供业务咨询、邮件揽收、投诉处理、邮件查询和查验单管理等多种服务的北京邮政《“185”速递业务综合服务台》系统顺利通过验收,正式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5.
号码百事通业务号称“语音google”,是中国电信在充分挖掘号码信息资源潜在价值的基础上,扩展114查号业务,针对用户号码信息服务的需求,提供的一种号码信息的增值业务。作为中国电信业务转型的重点业务。“号码百事通”承担着成为中国电信新的业务增长点之重任。[编按]  相似文献   

6.
浅析中国电信“号码百事通”业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艳丽 《当代通信》2006,13(9):36-38
多赢合作——前向客户、后向客户、电信运营商 “号码百事通”目标架构是建立一个信息源提供与信息使用双向开放的以B2C为主的综合信息平台,由于存在信息源使用和提供,所以有前向客户和后向客户之分。目前中国电信的客户群分为大客户、商业客户、公众客户和流动客户四大类,从消费特征来看未来客户群将向三大类汇聚,即企业客户、个人客户和家庭客户。“号码百事通”主要包括四类业务,这四类业务及其前后向客户群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吉通IP800服务是基于吉通公司现有的IP网络平台,向企事业单位提供的一种由被叫方集中付费的电信新业务,国内国际用户可以免费向已开通吉通800业务的企事业单位拨打以17921开头的专用电话号码,进行服务投诉、业务咨询或商务洽谈,通话费由申请该业务的单位支付,发话用户不必支付话费。这种基于IP网络的全新的IP800业务与现有的800业务相比,具有费用低、不受手机及固定电话等限制的优势。而且,企业拥有了其专用的吉通800号码之后,即等于加入吉通800号码网络,可以很方便地增加任何吉通提供的新功能,例如主叫功能、A类企业漫游卡、…  相似文献   

8.
集成电话是由澳门利达集团珠海日月星国际电信有限公司独家研制和生产的新一代个人通讯系统。该产品集多项高科技成果为一体,将普通电话、移动电话、图文传真、自动传呼机等围绕本机组成一个高效率的个人通讯网络,从而为用户提供了多种较为实用的电话通讯服务。 1、自动转接:用户在离开“集成电话”时,可预先临机或遥控输入您身边的有线电话或移动电话号码,当有电话打入时,“集成电话”可自动将来话转接至您身边的有线电话或移动电话上,使您能尽快与对方通话。  相似文献   

9.
“通航”类业务即中国电脑的“商务领航、号码百事通”等综合信息服务业务。本文结合中国电信湖南株洲分公司实际,对本地网推进“通航”类转型业务谈些许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赵晓明 《中国电信建设》2005,17(10):12-14,16
目前,全球电信运营商们都已经开始将目光聚焦到移动和固网融合(FMC)上来,加强了对网络融合战略目标的评估和探索,有的已经实现了初步的融合。如:一是英国电信的蓝色电话,用户手机可以在DECT无绳电话和GSM移动电话二种模式下自动切换;二是卢森堡P&T,多种融合业务、统一接入号码业务、个人号码业务等;三是丹麦电信,为用户提供单一的固话号码和移动电话号码,单一的话费清单;四是美国的USwest为用户提供单一号码,单一话费清单,  相似文献   

11.
多赢合作——前向客户、后向客户、电信运营商“号码百事通”目标架构是建立一个信息源提供者与信息使用者双向开放的以B2C为主的综合信息平台, 由于存在信息源使用者和提供者,所以有前向客户和后向客户之分。目前中国电信的客户群分为大客户、商业客户、公众客户和流动客户四大类,从消费特征来看未来客户群将向三大类汇聚,即企业客户、个人客户和家庭客户。“号码百事通”主要包括四类业务,这四类业务及其前后向客户群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号码百事通”是中国电信转型的旗帜性业务之一,它通过对114平台的拓展,成功地将号码查询延伸到信息查询,建立了一套客户信息查询与广告  相似文献   

13.
号码百事通作为中国电信从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一项标志性业务,已在全国各省市电信公司范围内全面展开。从目前情况看,号码百事通平台的建设方案一般采用在原有114查号台基础上进行软硬件升级、扩容等方式来提供综合信息的搜索服务。号码和业务资源分散在各本地网,尚未形成合力,无法提供全网性统一业务。  相似文献   

14.
移动增值业务IV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VR(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即互动式语音应答,是基于手机的无线语音增值业务的统称。移动用户只要拨打特定接入号码,就可根据操作提示收听、点播所需语音信息或者参与聊天、交友等互动式服务。从用户需求的角度来看,IVR系统可以提供两大类服务,一种是数据服务,用户通过IVR向计算机系统输入和查询数据,一种是电话服务,系统根据用户需求将用户引导到电话系统并提供用户间的语音交互服务。  相似文献   

15.
号码百事通业务(号百业务)从开办之初到现在,已经有两年时间了,该业务取得了飞速发展,其盈利模式清晰,即向前向(大众)客户收取市话费,向后向(企业)客户收取信息发布费用。但是,该业务还处在实践摸索阶段,其商业模式还不成熟,其中盈利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资源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徐玉 《当代通信》2003,(14):30-32
一、需要增加亮点的PSTN网增值业务 在满足了用户基本的通话需求后,许多传统电信运营商非常关注如何在传统的PSTN网络上提供增值业务,但是由于近几年Internet接入业务的迅猛发展,以及移动通信业务的异常火爆,固定网上的增值业务开展一直不温不火,真正在PSTN网络上开展起来并获得类似移动领域SMS巨大成功的业务可以说没有。当然,还有部分业务在一些国家获得比较大的成功,例如北美国家的传统电信运营商在信息服务方面(包括声讯服务、号码查询业务)有比较好的收入,在电话卡发行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在人民银行开通个人电子汇兑业务后 ,大力宣传和引导用户使用邮政汇兑业务就具有更加迫切的意义 ,但由于忽视了用户查询服务工作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项业务的发展。为此建议 :①缩短普通汇款查询等待时间。修订汇兑业务规程 ,参照当前给据邮件传递处理时限 ,省内查询改为10天 ,外省查询20天 ,以增强汇兑业务竞争力。②在营业窗口设立用户服务台席 ,开通服务热线电话 ,指定专人受理用户咨询和投诉 ,以拉近企业与用户的感情距离 ,鼓励用户尤其是大用户继续使用邮政汇兑业务。邮政汇兑查询时限应该缩短@李勇$湖北省咸宁市邮政局…  相似文献   

18.
吴潇 《当代通信》2006,13(12):36-37
中国电信“号码百亨通”业务正在如火如荼地推广,而中国网通也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据说其114平台改造项目招标已经尘埃落定,马上就要开始建设环节。114业务转型成为“号码百亨通”的举措,必将为对运营商下一步的转型工作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统观全局,“号码百亨通”的出现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苏南有家净水公司多年来一直使用简单的电信业务,其送水专线号码也家喻户晓。电信公司上门推介号码百事通业务,公司老总觉得没多少必要。可后来发生了一次水危机,送水专线话务拥塞,老客户们对此意见纷纷。这样一来,公司老总才算知道号码百事通的功用。事后,通过使用“号百”订水业务,该公司掌握了更多的需求信息.市场占有率扩大了。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对中国电信而言,是“全面推进转型的关键之年”。强调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综合信息服务业务。重点发展宽带业务、“号码百事通”业务、“商务领航”业务。并将“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把为客户提升价值、为客户提供便利作为企业追求的崇高境界,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共同成长”写入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