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志民 《港口经济》2007,(11):52-53
建设中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是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市场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作为传统交通运输的基础产业的港口,面临着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大历史机遇.为促进天津港尽快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必须加快发展港口现代物流.  相似文献   

2.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表明京津冀三地新一轮高水平、深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正式拉开帷幕。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天津滨海新区,要积极把握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优先用好北京首都资源,在京津冀协调发展中加快高端产业的集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一、滨海新区迎来产业集聚和升级新机遇1.双重国家战略的叠加效应。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京津冀协同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后,双重  相似文献   

3.
天津滨海新区的产业结构现状及升级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经济的骨架,直接决定了地区的经济实力、经济规模、经济活力等重要问题。文章在全面分析天津滨海新区产业结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自身定位与特点,对天津滨海新区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升级路径选择进行了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天津滨海新区经过十余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产业体系及空间布局正处于随新区功能提升而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于天津和滨海新区而言,面临着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走势,进一步壮大新区经济实力,提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的问题,而对于众多的企业来说,能够与滨海新区的产业大方向合拍,就意味着抓住现实的商机。  相似文献   

5.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天津滨海新区的产业布局要更加注重发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本文研究天津滨海新区现代制造业基地重点产业选择的问题,认为发展装备制造业既是天津滨海新区新形势下的历史使命,又是发挥产业优势、带动环渤海地区合作和产业升级的必然途径。本文还对天津滨海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发展途径进行讨论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横跨天津海河下游两岸,地处滨海新区核心地带,功能定位为环渤海地区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总部经济、高端商业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是新区实施"一核双港、九区支撑"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促进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核心功能区域。一、中心商务区开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于2007年开始筹建,2010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经过5年多的开发建设,区域  相似文献   

7.
滨海新区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恩成 《天津经济》2012,(6):5-7,12
受农业资源状况、产业发展态势、自身固有缺陷等因素的影响,滨海新区传统农业发展难以为继。相比之下,现代都市型农业更加契合滨海新区区情和产业特点,是新时期滨海新区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滨海新区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经验可以归结为园区支撑、科技带动、产业链延伸、企业化管理、品牌建设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促进传统农业向科技型、设施型、生态型、外延型方向转型升级,加速构建现代都市型农业体系,提出了产业规划、技术对接、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农企带动、市场建设等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构建产业质量管理体系是"十二五"时期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要求。本文以天津滨海新区电子信息产业为例,综合分析了新区电子信息产业目前在产品整体质量、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人才队伍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下一阶段完善新区电子信息产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9.
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级战略布局增长极被赋予了“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的定位。本文分析了目前滨海新区产业的聚集扩散现状,提出为实现这一定位,天津滨海新区应大力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等,加快产业升级以应对来自国际国内的挑战,通过服务区域发展加快自身发展,从而做到扩大集聚扩散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天津滨海新区已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布局,在发挥其环渤海地区和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龙头带动作用的大背景之下,天津应把滨海新区中滨海高新区的发展放在特别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因为,滨海高新区不仅是天津市,而且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国家高新区,理应成为整个滨海新区各功能区乃至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的领航区。发挥滨海高新区在整个滨海新区各功能区中的领航作用,这是充分利用滨海新区已有的产业基础,构筑高层次产业结构,带动其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与之相适应,必须建立与滨海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深入讨论总结了创业板与滨海新区发展在促进地区经济转型、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地方税收等八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并针对如何利用好创业板这一契机促进天津滨海新区经济转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与产业集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过程中,产业集群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滨海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只有将新区的产业集群建设好,才能使得滨海新区的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本文就新区产业集群建设的重要性、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相应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滨海新区产业结构升级为研究对象的影响因素作定量的相关性分析,根据实证的结果和滨海新区的发展定位、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客观要求,探索滨海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和产业链拓展的总体思路,发挥滨海新区和天津经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是天津滨海新区实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立行政区的第一年,也是取得“滨海速度”辉煌业绩攻坚克难的关键年。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新一轮的区域发展改革试验的全面展开,滨海新区既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投融资压力加大、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加剧、出口形势严峻以及区域竞争全面加剧等诸多问题。创新发展思路,坚持体制机制的深度改革,加快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才是应对后危机时代挑战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经济》2008,(3):96-96
本书以天津滨海新区为重点,通过对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目标、经济发展环境与制约因素分析、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通过与上海浦东新区的比较研究,对滨海新区重点产业选择和布局、空间布局、体制创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及第三产业发展研究进行了深入讨论。是研究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的一本针对性很强的书籍。  相似文献   

16.
低碳经济是一种"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以低碳经济理论为指导是滨海新区航空产业发展的方向。文章阐述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及其对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义,分析了低碳经济对滨海新区承接航空产业转移的影响,在借鉴国际航空产业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天津滨海新区航空产业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根据城市副中心的形成过程、特点和作用.天津滨海新区在行政、交通、产业和综合配套方面具有作为天津副中心的优势,定位滨海新区为天津的副中心条件充分。充分发挥滨海新区副中心的作用,要在培植低碳经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和政府政策扶持等方面加大力度,促进滨海新区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10年建成天津滨海新区决策实施的第9年,滨海新区建设已经进入决战时刻。滨海新区的迅速发展已经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成为环渤海地区最具活力的地区,成为天津改革开放先锋区域和前沿阵地。汉沽作为滨海新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创新发展天津保税区国际物流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强调了天津滨海新区的战略地位。天津滨海新区要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作为滨海新区核心区之一,天津保税区一直致力于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和现代物流,努力建设服务中国北方的国际物流中心,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已成为中国北方国际商品的重要集散地。在当前形势下,天津保税区应进一步拓展和提升功能优势,创新发展国际物流产业。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产业集群的滨海新区工业园区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艳华 《特区经济》2007,(12):58-60
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理论的回顾,深入思考天津滨海新区所特有的经济条件和发展优势,提出了以产业集群导向加快滨海新区工业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