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做广告?不就是找个广告公司,来拍拍我们的产品,再拿到电视台一放不就完了嘛。”──这么说也不能说不对。其实广告就是这样,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简单”的就像刚才说的那样简单,我们在这里主要谈谈“复杂”的。总体来说,一个完整的广告过程需要以下几个环节:(一)市场调查要做广告,首先你得弄明白许多问题,如:你的产品准备卖给哪些人,这些人都有哪些特点,他们在想些什么,喜欢什么,等等。寻找这些问题答案的方法,就是市场调查。市场调查是做广告的起始点。没有市场调查,你就无从知道广告的目的应该是什么,或者怎样做才能达到广…  相似文献   

2.
“自尊”是人们的基本需求,每个人都希望“被人尊重”、“被人肯定”!假如对方连看都不看你一眼,“握手”只是虚情假意、敷衍了事,根本没有真心诚意!所以,有人说:“没有眼光对视,就没有所谓的沟通。”的确,“眼光的对视、真心的对话”,才会使对方感觉受到尊重,“自尊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也才能提升对方的“自我价值感”。。C理学家认为: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一个“看不见的讯号”!什么讯号呢?就是——“让我感觉自己很重要!”全世界知名的“玫琳凯化妆品公守’创办人玫琳凯女士,曾说过一个故事。多年前,她开着一辆老旧汽…  相似文献   

3.
人生的真义     
人生在世,究竟为的什么?究竟应该怎样?这两句话实在难得回答的很,我们若是不能回答这两句话,糊糊涂涂过了一生,岂不是太无意识吗?自古以来,说明这个道理的人也算不少,大概约有数种:第一是宗教家,像那佛教家说:世界本来是个幻象,人生本来无生:“真如”本性为“无明”所迷,才现出一切生灭幻象:一旦“无明”灭,一切生灭幻象都没有了,还有什么世界,还有什么人生呢?  相似文献   

4.
免费搭车喝喜酒记易宝广告火了“忘不了”按常理,每年的十月、十一月是健脑产品的销售淡季。不过,近日生产销售“忘不了”3A 脑营养胶丸的山东禹王在盘点这两个月的销售业绩时惊喜地发现,淡季不淡,销售额居然和旺季时候相差无几。“我们自己还纳闷呢?这段时间,“忘不了”既没有大规模地投放广告,也没有搞什么大型的促销活动”,忘不了北  相似文献   

5.
唐凯林  梁海松 《英才》2007,(1):40-46
这是一个谁也输不起的牌局,谁也不知道,决定胜负的那张底牌是什么。 没有谁愿离开牌桌。按苏宁董事长张近东的说法,这是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有人在前面,但他并不是第一,只是阶段性领先。“我们从来不说我们是老大,但是也绝对没有说我们是老二。”每个人都想当老大,老大只有一个,而赌徒心理的基点在于:我就是那个老大。  相似文献   

6.
姚景源 《数据》2009,(6):1-1
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汽车,汽车作为“改变世界的机器”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一百多年来,没有一个产业像汽车这样影响和改变世界,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经济与生活。今天,我们已经很难想像,假如我们这个世界要是没有汽车会是个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7.
幽默三则     
惯偷:“不,有一元钱例外。上次选举,我投了你一票,得了一元钱。”●记者问俄克拉荷马大学足球教练布得:“足球对体育锻炼有什么贡献?”“绝对没有。”布得立刻回答。“绝对没有?”吃惊的记者问,“你能说的详细一点吗?”“当然”,布得说:“我认为足球是22个需要休息的人在场上拼命地跑,而4万个需要运动的人都坐在那里幽默三则@木子  相似文献   

8.
有专家在医院做过两组调查。一组是在临危病房中,调查问题是,当一个人不可避免地走到生命尽头时,会对家人嘱托些什么。从来没有人说:“要是我多赚十万块就好了”,“要是我多升一级官就好了。”也没有人说:“好好照顾我的房子和车子。”大部分人都在说:“好好照顾你妈妈。”“好好照顾孩子们。”几乎没有人还在想钱,想到的都是亲人的爱。  相似文献   

9.
我一生逃过很多劫难,人家说我的命大。我说不是命大,是上帝太忙,把我忘掉了。我们家是一个大家庭,太平天国军打破常州城时,曾祖父投河而死,我们家被扫地出门。抗战时我们家居苏州,日本人来了,我们第二次被扫地出门。“文革”中,我下放宁夏两年四个月,回来后发现造反派住在我家,家里连一个纸片都没有,这是第三次扫地出门。这也很好,没有财产,就没有包袱,很轻松。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探讨和阐述坚持“德才兼备”标准选拔领导干部的几点思考,我们党的干部政策是“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按照这个标准,首要的是弄清什么是德才。德和才作为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不是任何人身上都是统一的。一个人有德并不等于一定有才能,有才的同样不一定等于有德。作为领导干部则必须有德又有才,德才兼备,这是干部在社会历史中特殊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也是我们党所一贯要求的。我们强调按照德才兼备标准选拔干部,并不是说只有十全十美的完人才能当干部。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纯,一点缺点和错误都没有的干部是不存在的。因此,看一个干部是否符合德才标准,应当从大处着眼,看本质,看主流。  相似文献   

11.
郭德纲在最近的一次“打人纠纷”中犯下了一切可能犯的错误,不过整件事情的起因、他的所有言论则都是值得玩味的:“实话实说我们也是普通人,当初买房子的时候,开发商说,这个给您都圈上了,这是您的后院。最早的时候,桩子这么高,我们自己长了一柞,并没有耽误别人。但我们院里有几个穷人,  相似文献   

12.
1994年,美国人纳什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其原因是在博弈论领域的贡献。关于弈论,流传最广的是一个叫“囚徒困境”的故事:有两个人,纵火之后逃被警察抓住了。因为证据不充分,法官分别对他们说,如你招了,他不招,那么你会作证人而被无罪释放,他将被15年徒刑;如果你招了,他也了,你们都被判10年;如果你不招,他招了,他被无罪释放,你被判15年,如果们都不招,各判一年。这两个人都会做这样一个盘算过程:假如他招了,我不招,得坐15年监狱,招了才10年,所以招了划算;假如他不招,我不是招,坐一年监狱,如果招了,马…  相似文献   

13.
“Sunday”公司是做什么的,内地人也许不知道,但所有的香港人都知道它是一家移动电话网络公司,性质相当于内地的“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1997年底开始营运的Sunday能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迅速成为香港人熟知的品牌之一,其突破传统、先声夺人的广告宣传策略功不可没。让我们先听听别人的评价吧!“如果这几年没有Sunday广告,就闷坏啦!”“;Sunday广告真好笑!看球放屁神经病深夜女鬼什么都有,人人都看得懂,勇夺80余项国际奖项,客户成长迅猛,叫好叫座赚得金玉满堂。”“;Sunday广告颠覆了中产阶级广告的美丽:制作粗粗,绝无明星,取材无拘无…  相似文献   

14.
笑口常开     
电脑的威慑一位推销员卖了一部电脑给一家出版公司。几个月后,他满怀信心地再去那公司拜访,却看到电脑原封未动,心中感到十分惊奇。便问道:“是有什么不对吗?”“一点也没有,”总编辑说,“产量增加,效率提高!”“究竟是怎么回事?”“每天早晨,我警告职员说,假如你们不刻苦工作,加倍努力,那部机器就会取代你们!”说出是哪两个人一天,某公司的一位老职员鼓足勇气,走入经理办公室:“先生,我在这十多年里,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却只拿一个人的工资。我请求加薪。”经理说:“很好,我可以为你加薪,但有一个条件,请说出来你为哪两个人多干了活,我先将…  相似文献   

15.
一些企业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卖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是错误的。事实上市场上假如有什么东西,你也去卖什么东西,就构成了竞争,就会受到市场局限。所以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就是大家在有限的市场上竞争,结果整个经济都垮下去了。因此,企业应寻求缺乏甚至还没有竞争者的市场,这是市场的空档,要想法钻进去,做到这点才算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此称之为顾客导向。什么叫顾客导向?要回答如下几个问题:(一)谁是我们的顾客?就是能锁定他们,包括知道这个顾客群是女性或是男性,而且是哪个年龄段的人。(二)顾客的真正需…  相似文献   

16.
换一种活法     
我睡在朦胧之中,听到主管叫领工资,我的心不禁惊慌起来。工友胜也被叫声吵醒,问我:“生你听到叫什么?”我急着回答说:“是主管叫领工资。”一会儿,我们部门十几位搬运工人都开始为这条突然来临的消息感到不解。什么?领工资?难道老板将我们炒掉?若真如此,面对没有工作的各位兄弟,这的确是大难临头。  相似文献   

17.
飞沙 《新前程》2006,(3):86-87
蒋颖,35岁已经是德勤税务合伙人;有两个孩子,一个8岁,一个3岁,和她一同生活在上海。蒋颖说平时忙得脚不着地,现在掰指头一算,才发现从1991年出国到现在,自己也做了不少事。同事说她是个“什么都想要的人”。蒋颖则说自己是个从不耽误时间的人,“享受工作与生活,每天上班不能缺少新鲜,该结婚的时候结婚,该有孩子的时候生孩子。没错,这些都是我想要的。”  相似文献   

18.
笑口常开     
爸爸叫我让座孩子:妈妈,在公共汽车上爸爸让我给一位阿姨让座。妈妈:儿子,你应该这么做呀。孩子:可是,我当时坐在爸爸的怀里。整个肚子都肿了小芳说:“我哥哥昨天被蚊子叮了,现在整个手指都肿了。”小军接着说:“我叔叔上星期被马蜂蜇了,现在整条腿都肿了。”小强的姐姐怀孕了,可小强却闹不明白,于是说道:“我姐姐也不知道被什么叮了,现在整个肚子都肿了。”秀才写对联从前有个财主,他打算开个酒店,就出了三分银子征求新店对联。有个秀才去应征。财主说:“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人丁旺,店里又没有老鼠。”那个…  相似文献   

19.
朱雪尘  梁海松 《英才》2004,(10):34-40
“快”和“大”几乎成了时下中国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命题,顺驰也不例外。当创始人孙宏斌高调崛起,当顺驰近于疯狂地掠地,当100亿销售目标被媒体连篇累牍地炒作,于是顺驰能否在香港顺利上市便成了众人侧目的事件。很多人更愿意把顺驰的上市看作是缓解资金压力的通路。而经过香港联交所的严格审查,顺驰果真成功上市,则证明在“资金和土地问题上”顺驰目前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不过随着实际控制人张桂宗浮出水面,孙宏斌的淡出,我们倒觉得顺驰是为资金也罢,还是为别的什么目的,至少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在废弃“君主立宪”,“走向共和”,架构一个企业组织的公理。中国房地产业造就的富豪最多,但真正愿意上市的有几个?你可以说不缺钱,也可以说股市的基本面不好;但不可以说的有多少?不可以说清的又有多少?  相似文献   

20.
“我们还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公司” 《中回企业家》:了解“好孩子”的人,都认为“好孩子”是一个很优秀的公司,你自己怎么看? 宋:我们现在想的是,假如公司没有国界的话,那我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公司。换句话说,我把我的公司放到美国去跟那些大公司比,我什么也不是。真的是这样的,着急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