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被普遍认可的盈余管理即企业管理者以获取一定的自身利益为目的,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或通过规划交易以误导那些以公司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从解释中可以归纳出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当局;第二,在盈余管理过程中,管理当局是有目的、有意图的;第三,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使自身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正>管理当局在编制财务报告和规划经济交易中运用判断以改变财务报告,从而误导某些利益相关者对公司内在经济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盈余管理后果时,盈余管理就发生了。  相似文献   

3.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盈余管理问题已成为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它包括经理人员和董事会。尽管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影响。企业盈余信息的披露由他们各自作用的合力所决定。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即会计收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闫蕾 《会计之友》2013,(19):22-24
目前,创业板市场业绩变脸频繁的现象日益严重。文章首先以A公司为例,分析了业绩变脸的成因;其次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现状及危害进行阐述;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治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分析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运用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识别公司盈余管理内部控制是伴随着现代化企业规模的管理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注册会计师在利用内部控制制度对被审计单位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判断时,要认真分析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从管理当局的思想和经营方  相似文献   

7.
作为许多契约重要参数的会计盈余一直是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十分敏感的财务指标。公司管理当局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希望通过盈余管理来实现他们的财务目标。财政部颁布的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的新准则在强化会计信息决策相关性,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趋同的同时,充分考虑了中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对原准则中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使用频率最高的资产减值、关联交易进行了修订,同时一些对我国来说是新的计量方法、业务规范的引入也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8.
盈余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实证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会计信息的不对称,会计准则的可选择性,会计盈余数据的有用性,为盈余管理创造极为有利的前提条件。关于盈余管理的定义,会计学界一直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笔者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掌握一定私人信息的前提下,在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一定的判断与选择,从而改变企业对外财务报告,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昕 《财会通讯》2007,(9):76-77
盈余管理又称管理盈余、操控利润,美国学者Schipper曾在1989年将盈余管理定义为旨在有目的地干预公司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实际上是对所披露信息  相似文献   

10.
桂明晖 《四川会计》2003,(10):22-23
盈余管理的本质是一种利润操纵,但它同一般意义的利润操纵有所区别。利润操纵是通过违规违法的手段弄虚作假,人为地虚增虚减利润。而盈余管理则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在职业判断中规划交易,使得企业的经营行为既符合企业的利益又符合公认的会计准则。盈余管理首先可以通过调节企业的收益来帮助企业合法合理地避税。其次,在合理范围内谨慎的盈余管理可以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以维护企业和其他利益关联者的利益。然而,现代公司制企业是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为基础的,上市公司的股东可能并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真正掌握…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与盈余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兰  刘跃 《价值工程》2005,24(8):103-106
目前,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真实性因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而大大降低。本文从经营业绩评价的角度分析盈余管理及在经营业绩评价中出现盈余管理的动因,并提出了促进由单一评价主体向多元化评价主体的转换,增加对财务报告数据进行预先处理的深度和广度,调整评价指标的选择等,约束经营业绩评价中盈余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内外会计学界广泛研究的热门课题。PaulM.Hyaly和JamesM.Wahlen认为盈余管理是“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很复杂,我国企业或上市公司在IPO、配股、避免摘牌时有着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存在着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并出现了滥用盈余管理的作法。  相似文献   

13.
14.
为保障投资者利益,我国对资本市场制定了非常重要的三个监管措施,而它们恰恰成为中国大批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直接动机.本文通过这三大监管制度来分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徐文学  刘畅 《财会通讯》2010,(3):124-126
目前深沪A股IPO一些新股出现了较严重的业绩“变脸”现象,结果发现,除了各公司存在的选取2007年下半年IPO中“变脸”的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适当的识别模型对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分析,一些特殊因素,普遍与其IPO前的盈余管理行为存在着因果关联。本文提出了对防治IPO公司“变脸”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前深沪A股IPO一些新股出现了较严重的业绩变脸现象,结果发现,除了各公司存在的选取2007年下半年IPO中变脸的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适当的识别模型对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分析,一些特殊因素,普遍与其IPO前的盈余管理行为存在着因果关联。本文提出了对防治IPO公司变脸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匡江  万凯 《审计与理财》2005,(12):15-16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从以下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基本涵义。一是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hne·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根据以上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昉 《财会月刊》2005,(7):68-68
随着会计准则的不断国际化和会计方法可选择的空间不断增大,我国上市公司出现了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就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动因、手段及其相应的约束机制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盈余管理与业绩背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0年-2008年企业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多元化经营的上市公司会出现会计业绩与市场业绩相背离的现象,即市场业绩折价而会计业绩溢价.这种业绩背离的现象可能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