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来稿摘登     
不久前,我们曾对本区贫困乡进行了一次调查,一份份答卷反映了老区人民的声声呼唤。 ——理解比同情更重要。几年来,党、政机关干部到本区防贫问苦的不计其数,他们对农民的处境深表同情。然而他们对本区的贫穷却缺乏理解。有一份答卷写道:“战争年代,我们付出了多少牺牲,建设时期,我们付出了多少汗水。这些年来,国家给点贷款和救济粮,还说是吃了“亏心粮”,“用了昧心钱”。我们不仅经济上受了穷,还要在政治上受辱。因此,要求政府理解他们。客观地分析老区贫穷落后的历史原因,矫正社会舆论的偏见。  相似文献   

2.
正从手握农具到拨动琴弦,从打工仔到一方产业带头人,从家乡到广州再从广州回家乡……身材敦实、面孔黝黑的黔北汉子郑传玖的经历带有些许传奇色彩。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郑传玖又带着议案建议来了:扶持中小微企业,让更多脱贫群众在家门口挣钱。穷则思变,一把吉他奏响"致富曲"贵州正安,一个曾被大山困住的深度贫困县,山高谷深,交通不便。  相似文献   

3.
熊宗仁 《中国改革》2004,(10):37-42
贵州有史前的辉煌,但当中国跨进有文献可考的五千年文明之后,贵州的文明之光却黯淡了,只留下“夜郎自大”的典故,让贵州蒙垢含冤。古往今来,贵州这片炽热只在地下奔涌的沃土,这座充满神奇与潜能,却始终没有充分开发的宝库,竟成了“蛮荒瘴疠”与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历史对贵州一误再误,人们对贵州也不断误解误读,而  相似文献   

4.
我们是商人     
历史的进程没给犹豫不决的人们留下多少回旋的空间,在这个致富很光荣的年代,我们用洗刷一新的观念向贫困宣战,艰难的奋进在布满鲜花和荆棘的商路上义无反顾! 我们是商人,我们存在的本身就是对旧体制的挑战。我们运筹帷幄,勇敢地投身到市场的汪洋大海,让僵死垂危的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们憋足了劲让企业“发育”,我们合法经营,跨入致富的行列,我们骄傲的赚钱,潇洒的赚钱,对自己的每一次“狂妄”负责。  相似文献   

5.
建国50年来的风雨历程,激荡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情怀,在每一个人身边留下了多少故事。本刊"祖国在我心中"征文启事刊出之后,稿件纷纷从全国各地寄来。我们将从本期开始选登。  相似文献   

6.
湖北随州钱乐山庄经理钱开启从当地信用社支持1000元贷款养猪起家,一跃成为拥有500万家产和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的“钱庄主”。“钱庄主”的脱贫致富史是全国千千万万个实现脱贫致富农民的真实缩影,也是新时期信用社信贷支农奔小康的现实写照。今天,我们判断信贷支农是否真正承担起了历史重任,关键是要看广大农民通过信贷支农得到了多少实惠、收入增加多少、信用程度提高了多少,他们的评价才是衡量信用社信贷支农成败的惟一标准。那么农民如何看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农呢?下面,请大家听一听——  相似文献   

7.
走进贵州     
引 子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亚热带岩溶化高原上,高原山地丘陵占其总面积的 97%。山成为贵州的特色,也成为贵州的骄傲。贵州既不临海,也不靠边,加之莽莽高原、重重大山,使“黔道”难于“蜀道”,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被贬贵州后曾发出“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和西东”的悲怆。古往今来,“交通问题”制约了贵州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文化、思想的交流。去年夏天,中国吹响了“西部大开发”的号角,贵州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八月下旬,记者走进“西部谈”系列报道第三站——贵州这片广袤而神奇的土地,感悟那里的农村信用社如何发挥支农的桥梁纽带和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古闽商多善贾。闽商,中国历史上十大商帮之一。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曾留下了他们闯荡商海的雄姿。改革开放之后,闽商在海内外继续扬威。正值不惑之年的大连闽荣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金荣  相似文献   

9.
总有一些事情让人记忆深刻;总有一些事情影响深远;2007年,中国地政有多少大事件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生活?历史在这一年里能记住我们国土人多少辛勤和努力?  相似文献   

10.
诗人艾青曾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是啊,我们赖以生存的是一块物产丰饶、幅员辽阔的土地,千百年来,这块土地上演绎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创造了多少超乎想象的奇迹,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之挥洒热血和青春。这块土地也曾有过内忧外患,有多少次走到了崩溃瓦解的边缘,但是每一次,她都风凰涅槃般地获得了新生,为什么?因为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是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这是一个慈悲、忠义、良知、侧隐、重义的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和传统里蕴育了一个民族的修养、尊严和抵御外侮抗御灾害的力量,蕴育了一个民族修齐治平、安邦富国的殷切理想。这就是中  相似文献   

11.
光荣复兴     
一瓶酱油,它曾是一座城市的骄傲; 它曾见证一座城市的历史坎坷沉浮; 改革开放后,它神秘消失——  相似文献   

12.
赶考,一种与隋唐的科举制度同步出现的社会现象,千百年来,成就了多少仁人志士的梦想。西柏坡,一个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的小村庄,因曾是中国共产党人夺取革命胜利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而闻名于世。怀着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景仰,笔者来到了西柏坡。在这里,我读到了一种深切的震撼,长怀心头——“赶考”,一种承载着民族振兴使命和推动着历史车轮前进的赶考。在当年中共中央大院的西北角,有一间百余平米的长条房间,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里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深刻影响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场中央挂有毛泽东、朱德…  相似文献   

13.
初夏之际,我们慕名来到被誉为“蚕桑之乡”的巴中县三江乡,进行调查。惊喜地发现,栽桑养蚕在这个乡产生了显著的效应。据调查统计,全乡1989年有桑树380万株,加上今春新栽植的共达630万株,人平已达365株。去年底共养蚕4500余张,产茧26万斤,收入现金130万元,人平80元,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人平250元以上的有17个社,占全乡总社数的31%。民主村6社,54户社员,户户栽桑养蚕,1989年底人平有桑树440株,共计养蚕266张,产茧15600斤,收入80680元,人平达318元,占该社当年人平纯收入814元的39%.  相似文献   

14.
列车在贵州境内行驶,一边是高山,一边是深谷,在险途中只能慢慢地逶迤穿行.一路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贵阳.然而,这并不是此行的目的地,这次我们是要采访曾被称为中国最贫困省之一的贵州省(按人均收入算)的最贫困地区--毕节地区.  相似文献   

15.
十月放歌     
我的手织不出绚丽的文采我的诗绘不出奇幻意象当历史的巨轮驶向新的纪元我们欣喜地迎来了祖国的51岁华诞拨开历史的迷雾上溯时光的巨川祖国啊,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向往多少惊天的奇迹令人赞叹从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到铜鼎竹简上的经典从汉乐府里的悠悠情感到唐三彩闪现的洋洋大观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举世公认的蚕桑发源地,在中国传统社会,"农桑为立国之本"。历史上,中国的丝绸产品和蚕桑生产技术一直是中国与西域以及海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中国的蚕桑生产技术由东向西先后传至新疆、西亚,经欧洲至美洲,所到之地都曾兴起了由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蚕桑生产活动,对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植桑热"即是典型一例。中国蚕桑生产技术的发展与传播是世界农业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促进了世界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世界上许多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强了各国人民的经济与文化交流,也传播弘扬了中华文明,为世界文明建设与繁荣做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7.
创新与辉煌     
2001年 6月,极其普通,极其平常。但对于《农金纵横》来说,却是一个标志,一个纪念——创刊十五周年。十五个冬夏,春秋十五载。不知耗费了多少人的心血,不知熬白了多少人的鬓发,更不知做了多少人的嫁衣。看着眼前高高的一摞《农金纵横》,仿佛是一棵大树的年轮,每一期每一篇都是这棵大树的一枝一叶。成长了,更成熟了。回首《农金纵横》在十五年跋涉中留下的厚重而清晰的足迹,中国农业银行长春培训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同时兼任《农金纵横》编委会主任的王长太同志与编辑们一同畅谈了《农金纵横》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编:王…  相似文献   

18.
贵州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和劳力资源丰富,发展蚕桑生产的条件优越,蚕业开发的历史悠久。近年来,在各级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广大蚕业人员及蚕农的共同努力下,我省蚕桑生产发展迅速。据统计,全省现有各类桑园37万余亩,其中成片桑园近30万亩,投产或部分投产的桑园约14万亩;1994年,全省共发蚕种8.5万张(盒),生产蚕茧1775吨;桑园面积、蚕种用量和产茧量  相似文献   

19.
我国向称以农立国,农桑并举,蚕桑事业在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自不待言。我国历史上蚕桑业之发达,不仅表现在蚕桑生产、分布之普遍,技术经验之高超,茧丝及其织物交易之隆盛,而蚕桑文献资料之众多,更是其明证。我国蚕桑文献资料主要反映在下列三个方面:一是所谓经、史、子、集等古籍中的有关记载;二是某些专门篇章的论述;三是蚕桑生产、经营的专科著作,这部分是主要方面,是我们先民蚕桑生产经验的总结和结晶,也是古人推广和传授上述技术经验的重要手段和凭籍。  相似文献   

20.
六十年小感     
曾经走过多少风雨历程,经历多少沧桑变幻,我们亲爱的母校——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终于迎来了60周年的生日。回顾过去,母校发展的每一个行程都充满着坎坷与艰辛,从1942年建校时的几间低矮茅草房到高大的教学大楼;从杂草丛生的校园到优美的花园式单位;从狭窄的泥土路到宽阔的水泥校道;从简陋的设备到多媒体技术;从默默无闻到享誉南国大地……其中洒下了多少热爱农业、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