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8.2%的消息正式宣布后,中国经济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外媒体纷纷浓墨重彩大书了一番.这不仅仅是因为一季度中国经济9.8%的高增长速度已引起部分专家关于是否出现新一轮经济过热迹象的议论,同时也因为人们对SARS给中国经济的重创程度的好奇和猜测.尽管现在讨论中国经济是否出现过热尚为时尚早,尽管由于SARS的严重冲击,第二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比去年同季度增长了6.7%,成为1992年以来增幅新低,但如若抛开SARS的影响仔细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经济已经开始走出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增长低谷,步入新的高增长时期.  相似文献   

2.
王建 《北方经济》2003,(6):13-14
2002年,中国经济取得了增长8.2%的好成绩,在当年全球经济增量中的比重接近20%,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只有中国保持了持续的高增长势头,这对世界经济无疑是巨大的贡献。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高达9.9%,创8年来季度增长的最高记录,如果没有意外,全年出现9%以上的高增长率是可能的。但是从去年底以来,SARS病毒逐渐在全国蔓延,这场疫病是否会挡住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步伐?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多大损失?目前不仅中国在关注这个问题,世界也关注这个问题。那么应当怎么判断SARS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的稳定高速增长吸引着华尔街的目光,曾经指望美国经济回暖或其他主要经济大国经济增长来拉动全球经济走出低谷的经济学家惊奇地发现,中国这边风景独好。尽管在2003年中国的经济遭遇了SARS的袭击,但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9.1%的增长率。中国GDP的增长率在全球是独树一帜的(见图1),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相似文献   

4.
杨帆 《科学决策》2003,(7):16-18
SARS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关于SARS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各种预测,有不同的前提,应该首先统一起来,才有讨论的基础. 第一,关于SARS对全国经济的短期影响.假设SARS 6月份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那么SARS对经济的影响就基本限制在旅游及其相关领域.将旅游直接损失(大约500亿元)以6倍乘数计算,即3000亿元,大致包括航空,餐饮,出租车,宾馆等第三产业的损失,占GDP两个百分点左右,这样的损失不能说小.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在9-10%之间,在2003年第一季度已经达到10%,如果没有SARS,全年可能达到9%甚至更高.由于SARS的负面影响,大约可以保持7-8%.外国的预测要低一些,是因为他们低估了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  相似文献   

5.
何仕金 《中国经贸》2008,(23):84-85
面对美国金融风暴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冲击.化解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所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困难,中国政府于2008年11月9日公布了关于拉动内需十项新举措,在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中国经济面临严重下滑风险的背景之下.十大措施的出台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首先,中国A股市场上周以红盘大幅上涨高收.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将以新的增长方式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6.
从去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今年一季度的增长势头更为强劲,GDP增长达到了9.%,创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记录。如果没有意外冲击,预计今年获国经济增长将在85%以上,而我省经济则可达13.0%左右然而,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给蓬勃向上的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场“倒春寒”。  相似文献   

7.
【美国《纽约时报》9月9日】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强国的进程似乎是无法抗拒的。最近,中国的经济规模超过了英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据北京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了10%这一令人惊诧的数字。  相似文献   

8.
□李会群SARS(非典型肺炎)其实是人类遭遇的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在我们万众一心奋力抗击SARS的同时,研究SARS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如何采取应对措施,是经济界普遍关注的话题。专家:SARS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毫无疑问,SARS对中国经济肯定会带来影响。但是影响的程度,特别是对全年GDP的影响,现在就做判断还有点为时过早。非典带给中国经济的影响直接取决于非典蔓延的范围、程度、时延和可控性。一般认为,从范围上看,消费领域的旅游、餐饮、娱乐包括交通、民航等服务行业,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对投资的影响,主要是出入境受到限制,一些…  相似文献   

9.
由《21世纪商业评论》和《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09年第六届中国最佳企业公民评选”颁奖典礼于2009年12月9日在北京举行。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再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已落下帷幕,这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奥运不仅是全中国的焦点,也是全世界的焦点。与此同时,围绕奥运经济、奥运效应引发的种种讨论也在持续,中国下一步经济走向如何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奥运会之前,不少观点都乐观地估计奥运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多少GDP增长,多少产业机会,渴盼奥运成为中国经济拐点;但当奥运真的来了之后,又开始担忧“奥运低谷效应”可能拖累经济发展。因此,如何客观、理性地分析和评价奥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的确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浙江经济》2003,(10):28-31
随着非典型肺炎(SARS)的蔓延,这一疫情已演变为肆虐全国的“经济冲击”,严重影响到各地的经济运行。尽管浙江疫情相对较轻,但由于经济外向度较高,原料、销售“两头在外”,人流、物流比较活跃,第三产业较为发达,受SARS影响的程度也较深。准确地评估SARS对我省经济的影响,是有效应对SARS冲击、确保浙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改革,使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突破旧体制的框架,在体制之外引进新的竞争性因素,形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非公有制经济正是在这种时代大的背景和大的理念下,拥有了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成为20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进入新的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和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进一步扩大,“非公”经济的发展再次成为中国大地上关注的焦点和发展的热点。福建“非公”经济开坛论“经” 五月的榕城春意盎然,但更能够感受夏天的热情。…  相似文献   

13.
大家现在高度关注中国经济。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场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路径,你现在会看得很清晰。影响首先从出口开始,2008年的11月份,中国的三大外贸指标——出口额、进口额、进出口总额,同时出现负值,这在过去是没有过的。那个时候中国进出口总额是负9%,而2007年11月是正13.9%。  相似文献   

14.
布鲁金斯学会是西方较早关注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机构,其历史悠久,迄今已发展成为美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库之一。据目前统计,从1916年成立开始,到1956年受麦卡锡主义余波影响暂停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布鲁金斯学会共出版了9部与中国经济问题相关的著作,另外还有译作1篇、论文2篇。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和分析相关史实,还原布鲁金斯学会早期探索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历程与学术脉络,厘清中西学界之间的交流往来。这将为研究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上海世博会:阻止经济下滑的“支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耘 《西部论丛》2009,(2):22-23
随着2010年的日益临近,即将在中国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成为了世人关注的焦点。这是继2008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中国又将承办的一大世界性盛事。不过,在全球金融危机逐渐加深、国内经济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2010年将在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举办的世博会,能否成为拉动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继而成为阻止全国经济下行风险的强有力“支点”,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期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中国经济来说,20世纪是不平凡的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平均速度高达9%,而进入20世纪以来的经济增长速度更是高达10%以上。中国的经济总量在新的世纪里相继稳步地超过了英国、法国、德国,2010年更超过了日本,自豪地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日本《经济学人》4月7日】21世纪的经济是从不景气开始的。但意外的是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一点。回首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给人们带来的冲击远比经济不景气要大。  相似文献   

18.
庄宗明 《开放潮》2002,(4):54-56
2001年,除了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少数国家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出现经济增长严重下滑或经济衰退,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体同时出现衰退,全球四分之三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低于2000年,这使2001年成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最为严峻的一年。至今为止,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私人机构的经济学家所做的预测和一些统计数字表明,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大概只有1%-1.3%,远远低于2000年增长4%和1999年增长2.9%的水平。对2002年的世界经济趋势,多数机构和经济学家的预测都持谨慎态度,比较普遍的预测是:2002年第2季度或下半年,世界经济可能摆脱不景气,逐渐走向复苏。同时,多数预测认为2002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仅可能与2001年持平或有小幅增长。  相似文献   

19.
李志俭 《发展》2002,(8):33-34
◆国外以复杂的心态看中国中国统计存在水分,这个原来由学者提出的“一家之言”却被一些西方公众传媒广泛传播,不能不让人问几个为什么?在世界发展史上,每当一个大国崛起之时,国际上总会产生种种议论、猜测、疑虑甚至担心,这是属于情理之中的事。中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国力迅速增强,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不足为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关于中国问题的较大争论有过四次。第一次是1994年,美国世界经济研究所布朗提出“谁来养活中国人”,引发了一场大争论;第二次是1992年以来,国际上泛起一股…  相似文献   

20.
杨帆 《开放导报》2003,(6):19-22
SARS强制打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经济增长模式必须转换 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数年内保持7%-8%的增长率,被称为"一枝独秀".2003年一季度增长率进一步提高到9.9%,这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