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岩浩 《商》2014,(52):90-90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来,中国经历了重大的经济转变和人口转变,人口增长对经济的发展到底起到什么作用,有人说是积极作用,有人说是消极作用,生育率偏高偏低都不利于经济的增长.中国提出了放开的生育政策,但是对于目前来说,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全方位的提高人口素质,增加现有劳动力的竞争力和开发新的老年劳动力,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我国人口红利、贸易自由化及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它们互为因果关系,其中人口红利的劳动力数量结构效应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U型关系,人口红利的劳资匹配效应及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一直表现为正向促进。同时,研究还发现:劳动力数量结构效应是贸易自由化的格兰杰原因,即人口红利能够促进对外贸易水平进而推动经济增长;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随着贸易自由化水平的提高而有所减缓。  相似文献   

3.
余广源  周洁  罗娜  吴莹 《中国市场》2013,(20):33-35,37
本文利用《湖北省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分析了湖北省人口转变的情况和年龄结构变动。根据相关指标,湖北省在20世纪90年代就迎来人口红利时期。由于湖北省年龄结构的变动,劳动负担将会逐渐下降,居民储蓄存款总额上升,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也会上升。这些变化会对湖北省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发现在过去的20多年里由于总抚养比下降为湖北省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1/4。湖北省政府应该充分发挥人口红利,制定相关经济政策,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4.
2009年新的一轮"用工荒"的出现,使"人口红利"这个词再一次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热门词汇。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和它有关的问题,中国的人口红利是否衰竭;影响我国人口红利发挥效用的因素有哪些;又将如何充分利用人口红利,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从理论和实际的层面上对这些问题都做了一一的解答。  相似文献   

5.
周欢  林凤 《江苏商论》2013,(11):85-88
1995年-2011年,上海市人口转变使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上海市正处于人口红利时期,且属于人口暴利阶段。根据最新的统计资料,同时利用上海市教育事业投入、社会保障及就业投入等因素对人口红利贡献量的作用来分析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及就业保障的投入能极大程度的开发潜在人口红利,并通过直线回归分析法预测2012年-2020年人口红利的贡献,并在此基础上对上,针对海市人口红利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通过对"人口红利"定义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和分析,并对第一人口红利和第二人口红利的概念做了扩展.指出人口结构转变可能通过影响技术进步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论证了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从金融市场的角度进一步对第二人口红利问题加以讨论,最后就人口红利的效应最大化提出理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人口红利与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聂鹏 《中国市场》2011,(13):10-11,16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保持了30多年的强劲经济增长。人口红利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高,劳动力供给充足,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人口红利机遇期。但人口红利并非可持续。长期看,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劳动参与率也将下降;短期看,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障碍依然存在,不利于劳动力配置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因此,需提高劳动力素质、扩大就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加强社会保障,以延长人口红利,实现经济持续高增长。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自1990年以来——直处于人口红利期,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的生产函数,发现劳动力及资本均对浙江省GDP具有是著影响,浙江省劳动投入的产蚓津性为0.072,说明每增加100个劳动力,可以带来7.2个单位产出的增加。进而,分析了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9.
张斌 《商》2014,(30):45-45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成果惊艳全球。在促进增长的众多因素中,人口红利是国内外学者公认的重要因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口红利拐点将近,中国经济能否继续稳增长?本文通过论述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出发,结合目前学者们认为的人口红利拐点已经显现的看法,本文提出提升劳动力自身人力资本,逐步放开劳动力流动限制可以延缓红利消失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郝立平 《商》2013,(8):119-119
中国经济的增长是与"人口红利"效应是密不可分的。现阶段我国人口红利主要体现在丰富的人力资本存量和高比例的劳动人口比重,我国丰富的劳动力产生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奇迹,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人口红利"效应是不可持续的。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将进一步阐述"人口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以期给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993—2006年中国29个省区的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结构等相关指标进行测算,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考察二者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小及变动情况。结果表明:(1)在中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条件分布的不同位置,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存在负面影响,低分位点处的负面影响最大,高分位点处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2)在不同地区和分位点,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小以及变动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31个省区1982-2011年的面板数据,首先核算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综合指数,然后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方法考察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各省区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较为明显,但在不同分位数水平及不同区域间,这种作用存在着显著差异.对东部地区来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强,对中西部而言,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投入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人力资本的作用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3.
人口红利是造就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民工荒”现象的不断加剧以及劳动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标志着经济学意义上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作为中国经济增长重要资源禀赋的人口红利将不可避免地进入衰减期。这不仅给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严峻挑战,更会在短期内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实质性影响。本文借鉴Romer(2001)经济增长“尾效”模型,将人口红利视作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研究得出人口红利衰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尾效”影响在年均1.5到2个百分点之间,并据此进一步讨论了刘易斯拐点后的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4.
使用19个亚洲国家、1960-2010年的面板数据,比较了印度和中国人口转变的过程及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预测了中印两国人口发展趋势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样本期内,中国人口转变因素解释了人均GDP增长的35.3%,而印度为29.1%,态势上,印度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平稳上升;而中国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高点之后开始下降;未来发展趋势上,中国人口转变带来的人口红利会在本世纪30年代变为负数;而印度在2050年前一直维持较大的正值.  相似文献   

15.
16.
研究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作用机制,不仅要考虑数量因素,还应该考虑结构因素。可引入企业家人力资本与技能型人力资本概念,构建人力资本结构模型。利用2000年~2009年新疆15个地州市面板数据,对新疆人力资本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人力资本结构角度分析,人力资本对新疆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比较大,仅从人力资本总量角度分析,将低估了人力资本对新疆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人力资本结构中,企业家人力资本对新疆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对地区人力资本总体水平的提升作用都大于技能型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7.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高速稳增长发展趋势,特别是计划生育政策结合国家经济政策推动了中国人口结构的大幅度迅速转型。文章希望首先揭示人口结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机制,并基于广西地级市面板数据展开一系列实证分析,科学证明经济增长背后的人口结构因素面板数据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我们从人口数量和人口年龄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人口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首先从人口数量角度通过建立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研究了劳动力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然后,我们从人口年龄变化角度建立了增长回归模型研究人均GDP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及总扶养比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研究结论是不论是从人口数量角度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角度,人口因素对于经济增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国际生产分工理论出发,分析价值链长度对经济增长的规模报酬效应和交易成本效应关系,发现后向联系的价值链受二效应的双重影响,其价值链长度与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率存在非线性的U型关系。同时,由于要素稀缺性决定其传递长度,因而前向连接的价值链长度对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率具有正向作用。通过将国内价值链长度作为国内大循环的代理变量,发现不管是基于前向连接还是后向连接的国内价值链长度,均对增加值增长率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全球价值链和传统最终品贸易价值链长度对增加值增长作用不显著。因而,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应加快要素市场改革,吸引高质量创新要素,充分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分工协作,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活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2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显示人口出生率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但负相关系数并不大。说明我们当前的计划生育政策有现实存在的必要,但政策的重心应从控制人口规模逐步向优化人口结构和提高人口素质等方面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