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数据,以中国作为发包方,对中国制造业离岸外包行为进行了研究,较全面地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离岸外包水平,并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制造外包和生产性服务外包的决定因素,特别强调了所有制结构以及科技水平对离岸外包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离岸外包是“技术寻求型”的,而非“成本节约型”的;外资较多的行业具有较高的外包倾向,而国有比重越高的行业外包越少;交易条件和行业规模与外包水平正相关.中国企业可以通过离岸外包参与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并进一步发挥生产性服务外包的作用,促进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2.
陈启斐  巫强 《财贸经济》2018,(7):144-160
针对当前中国面临区域经济增长差距逐步扩大的问题,本文利用上海作为基准点,将国际商品贸易、国际服务贸易、投入产出表和统计年鉴进行匹配,测度了长江经济带省级细分行业的离岸外包和在岸外包,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双重外包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第一,离岸外包具有效率性特征,每增加1%会导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差距拉大0.074%;在岸外包具有公平性特征,每增加1%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提升0.0726%.第二,服务外包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无论是离岸服务外包还是在岸服务外包都可以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三,离岸外包和在岸外包具有典型的梯度特征,随着样本向内陆地区延伸,双重外包的作用强度在不断减弱.稳健性检验表明,实证结论不会随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变化.本文的研究表明,逆全球化格局下构建国内价值链、发展在岸外包和服务外包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离岸与在岸是服务外包的两大方向,但长期以来国内的政策和舆论都更偏向离岸业务。现实情况却是国际离岸市场容量开始萎缩,国内需求逐步释放。改变重离岸轻在岸的旧眼光,引导国内外包企业从离岸向在岸理性回归,使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将是当今形势下最适合我国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在岸服务和离岸服务投入的细分视角,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中国工业投入服务化水平,并在考虑行业异质性的基础上,考察在岸和离岸两种服务投入对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工业投入服务化总体水平不高,且在岸服务投入显著高于离岸服务投入;离岸服务投入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在岸服务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行业规模和出口强度的差异会影响在岸和离岸两种服务投入对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制造业出口服务化是实现全球价值链产业升级的关键。本文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1995-2009年40个国家和地区制造业行业的样本,研究了制造业出口服务化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制造业出口服务化会显著提高制造业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出口电信化和金融化对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出口零售化和交通运输化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在岸服务外包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相对于离岸服务外包的影响更大,国内服务投入会显著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价值链中非核心服务业务剥离出来,外包给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根据发包方与接包方是否在同一国家来划分,服务外包又可分为在岸服务外包和离岸服务外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发生必然是出现在不同国家的企业之间,而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性也必然会对外包业务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观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文化的差异性对离岸服务外包行业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现阶段为了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突出企业核心能力以及提升企业整体国际竞争力等因素的驱动下,企业生产分工正在逐渐的细化。从过去的横向分工转化成纵向分工为主,从产业分工细化到产品内分工。在整个生产制造业中,这种趋势更加明显,生产性服务外包这个新的资源配置方式也就出现了。面对世界发展的生产性服务外包的大趋势,我国的生产制造业企业也意识到利用外包可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正在从过去“大而全”向现在的“小而专”进行转变。但在转变过程中,种种矛盾又逐渐显现出来。本文正是想通过对我国生产性外包产业环境的梳理分析,找出症结所在并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的全球产业转移正在推动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有效利用服务外包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有利于提高中国在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文章分析了国际服务外包通过前后向关联对制造业产生技术溢出的内在机理,并运用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及2001~2010年制造业行业数据,实证检验国际服务外包对不同要素密集制造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国际服务外包对劳动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前向溢出显著,而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后向溢出显著,且各服务外包行业对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业的技术溢出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9.
离岸外包是否改善环境质量是近期外包领域专家关注的前沿问题。文章利用离岸外包内涵碳排放的投入产出量化方法和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法,不仅度量了中国近期主要行业制造业外包诱发的碳排放减少水平,而且基于中国13个行业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综合分析了离岸外包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业外包引致的碳排放水平存在行业差异,化学、非金属和金属行业的离岸外包会明显减少碳排放水平;中国制造业整体的离岸外包并未转移碳排放,相反增加了环境负荷,与之相对,资本品的输入可通过代替国内生产降低碳排放水平;加工品离岸外包对降低碳排放更有效,零配件离岸外包不会有效降低碳排放。本文的研究是关于以中国为本位的制造业外包与环境发展之间密切关联性的开创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外包日益成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发包与承包双重视角,深入考察了离岸服务外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运用2002—2014年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发包与承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化影响。结果表明,发包显著地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承包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发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随行业技术密集度的增加而增大;承包对劳动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但对资本密集型行业没有显著的影响。这些经验发现为中国外包战略的发展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生产性服务进口复杂度和制度质量影响制造业分工地位的机制,然后基于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进口复杂度和制度质量能够显著地提升一国制造业分工地位,而且两者的交互项为正,即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制造业分工地位产生重要的正向影响;高技术含量的生产性服务进口在提高分工地位的过程中对制度质量的依赖更强;这两个变量影响制造业分工地位存在一定的门槛效应,越向中高端攀升,发挥的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1998-2010年中国从16个国家的进口数据,考察生产性服务等中间品进口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根据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一步分析生产性服务各细分行业对装备制造业的效率提升效应。研究结果发现,通过生产性服务进口,中国可获得全球高级要素资源,技术水平也得到提高。在生产性服务细分行业中,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显著促进了装备制造业效率,但物流服务业大幅度降低了装备制造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TiVA数据库有效测算了1995~2018年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指数,并借鉴Cai&Stoyanov(2016)的方法,将中国制造业按照要素密集度特征分为年龄增值型、年龄贬值型和体能型三大类。在此基础上,利用行业面板数据的计量检验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密集使用年龄增值型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具有显著提升作用,而对另外两种要素密集度型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具有显著负面影响。在有效控制其他影响因素以及各种稳健性检验结果下,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因此,需要通过产业转移和转型两种对策举措并举,并在实施差别化的产业发展战略中,适应乃至利用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自然规律,促进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 GVC )中的竞争力现状,本文提出GVC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机理:通过加大生产性服务对中国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使产业结构不断向“软化”趋势调整,改变之前对加工装配等低端环节的路径依赖,向GVC两端的高附加值环节攀升,从而提高中国制造业在GVC中的分工地位。分工地位提高后,通过对战略环节和资源的控制而获得更多的分工利益,最终达到提升中国制造业在GVC中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40个国家或地区的跨国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分析法实证检验了离岸生产性服务外包促进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离岸生产性服务外包基于知识溢出、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三个中介变量对一国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中高技术离岸生产性服务外包对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大于低技术离岸生产性服务外包。对发达国家而言,知识溢出和技术创新的个别中介效应显著,人力资本积累的独立中介效应不显著;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和知识溢出的个别中介效应显著,技术创新的个别中介效应为负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李程翔 《商》2014,(34):184-184
随着金融行业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将部分服务业务外包出去,当前金融服务外包行业飞速发展,中国市场处于起步阶段,但市场前景广阔。本文通过剖析FDC的业务发展及其财务状况,提出我国银行卡产业服务外包的对策,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外包服务市场,提高离岸金融服务外包的承接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2001-2012年间跨国投入产出数据分别测度"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整体以及异质性出口部门的出口技术复杂度,通过引入产业分工地位和进口技术溢出等变量考察生产性服务进口中间投入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进口中间投入对制造业和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分别存在显著的正向和负向影响;产业分工地位能够调节生产性服务进口中间投入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促进作用,并且该调节作用主要存在于制造业出口部门;生产性服务进口中间投入主要对处于产业链分工下游国家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存在正向技术溢出效应,并且该效应对服务业和制造业出口部门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垂直专业化分工模式的发展和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对世界各国的劳动力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继欧美发达经济体之后,中国劳动力市场也出现了工资极化现象.有鉴于此,本文扩展了李嘉图工作任务模型,分析承接离岸外包、常规任务偏向型技术进步以及承接离岸外包引致的技术外溢效应对工资结构的影响.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1)承接离岸外包主要通过提升高技能劳动力生产率这一途径引致工资极化;(2)常规任务偏向型技术进步同样导致工资极化,并且其对高技能劳动力工资增长的促进作用比低技能劳动力更大;(3)高技能、中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力的中介效应显著,表明承接离岸外包通过技术溢出效应进一步加剧了工资极化.因此,政府部门应关注职业供需动向,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仅有助于中国尽快实现国际产业价值链的攀升,而且有助于中国劳动力市场工资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9.
外包作为一种企业国际化战略已经越来越被企业和社会接受,从早期制造业跨国公司向发展中国家的代工,贴牌,外包,以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到15年前,一些金融服务和高科技领域的先锋企业启动了离岸外包战略,这些企业大都获得了成功,由此带来了"滚雪球"效应,为其他行业树立了典范,也即服务外包.在服务外包中近年兴起的IT离岸外包脱颖而出,成为全球各大产商的共同焦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的服务贸易限制指数以及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研究了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分工地位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前向参与而抑制了其后向参与,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在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分工地位的提升效应大于发达国家;不同服务部门的开放具有异质性影响,其中零售、电信、金融和专业服务部门的自由化能够显著提升一国制造业的分工地位,而运输服务部门自由化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作用并不明显。本文为中国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开放,助力制造业利用国内外优质服务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价值链跃升提供了实证支持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