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于红 《金卡工程》2009,13(7):104-104
无权代理制度是合同法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我国的合同法对之规定非常简单笼统,从而未尽对代理制度中各方当事人利益之保护及行为之规制的完善作用。本文将从合同法中之种种缺陷来思考如何完善无权代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票据行为的无权代理,是指行为人无代理权而以本人的名义在票据上签名的行为。本文从票据无权代理的构成要件和责任承担等方面进行分析。关于票据无权代理的构成要件,笔者认为,代理权不存在,是认定票据无权代理的关键,有无代理权的举证责任,应由代理人承担。关于票据无权代理的责任承担,笔者认为,我国票据法应当承认无权代理的追认制度,并赋予持票人催告本人对票据无权代理进行追认的权利;票据无权代理如未获本人追认,应由无权代理人自负票据责任,而且,它并不以相对人的善意为前提;无权代理人承担的责任,是有权代理时本人应负的责任;无权代理人承担责任后,应取得与本人同一之权利。  相似文献   

3.
闫旭明  原浩 《金卡工程》2009,13(6):122-122
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与他人订立合同,是一种效力待定合同。被代理人的追认是其表示同意效力待定的合同的单方意思表示,追认应当向相对人或代理人为之,追认可以明示作出,也可从被代理人行为中推定得出,被代理人的沉默不构成追认,追认应当在一定期限内做出。  相似文献   

4.
朱忠华 《金卡工程》2010,14(7):12-12
缔约过失责任不属于合同责任,它与违约责任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民事责任。在我国没有统一民法典的情况下,为了保护缔约当事人从开始接触、磋商到合同签订及履行完毕的全过程中的信赖利益、履行利益,在立法技术上将这两种责任制度统一规制在合同法中。在我国,由于民事经济案件常常要涉及缔约过失责任和违约责任的问题,因此,准确区分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对于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民事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水清 《理财》2003,(8):39-39
由于目前人们对某些法律概念的理解尚不尽准确,对法律规定的疏忽以及民事代理制度正处于发展完善阶段,个别人乘机假借被代理人之名以隐瞒、欺诈的方式进行所谓的经营活动,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经济组织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案例时有发生。笔者遇到这样一个案例:甲曾是乙公司营销部的工作人员,经常代表公司从事签订合同、代收货款之类业务。为方便工作,公司把盖有合同专用章的多份空白合同书交与于甲让其可以随时签订合同。2001年底甲因故与公司终止劳动关系,2002年甲利用剩余盖有乙公司合同专用章的空白合同书与丙公司签订一份空调买卖合同,并预…  相似文献   

6.
陆婧 《金卡工程》2008,12(12):31-31
缔约过失责任损害赔偿既包括信赖利益的损失,也包括固有利益的损失.损害赔偿范围因受害方的损害类型不同而不同:固有利益的损害应当全额赔偿;其他损害仅限于信赖利益,且信赖利益不得超过履行利益,并限定在当事人可预见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7.
张婷 《金卡工程》2010,14(2):53-54
信赖利益,是指在缔约的过程中,缔约一方因合理信赖合同成立或生效而受到损害的固有财产利益和机会利益。现学界一般将信赖利益的赔偿范围分为财产上损害以及非财产上损害两种。但笔者认为只包括前者,赔偿范围不宜过于扩大;对于后者,通过侵权责任来实现对受害人的救济更为充分、合理。  相似文献   

8.
从刚开始的信赖利益的损失到之后的既包括信赖利益损失也包括固有利益的损失,缔约过失责任的损害赔偿范围经过了一个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了清晰了解这一变化过程以及缔约过失责任的具体赔偿范围,本文对学者们的有关观点和德国、我国台湾的立法例进行归纳、综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石景春 《金卡工程》2008,12(6):86-8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应运而生,以解决契约有效成立之前和被撤销或宣告无效之后的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问题,从而更全面保护交易安全。本文从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性质、构成要件、适用类型和赔偿范围等各方面对其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潘琮 《时代金融》2011,(24):166+189
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满足股东及利益相关者利益有效选择之一。近些年,企业社会责任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得到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基于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探讨,分层次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进行分析,并根据我国现状提出若干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