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者的话     
自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中国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长期的高增长过程正遭遇外需萎缩和国内产能过剩双重制约。今年以来经济增长更持续下滑,2季度GDP破八,3季度经济能否企稳回升仍存争议。短期内解决经济下滑压力的办法主要还是靠投资拉动,特别是重点投资项目拉动。传统投资拉动的"铁公机"等项目,目前除了铁路需要升级的建设项目力度要加大之外,其他的基建项目效益普遍很低。为此,在沉寂了将近1年之后,城市轨道项目的审批再度开闸。9月初,国家发改委网站披露了一批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媒科技》2009,(1):121-121
本轮经济调整是在3种力量作用下的一次深度经济下滑,而且其下滑主体是在外需和房地产逆转的引领下固定投资的下滑和普遍的产能过剩。因此,短期治理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弥补投资缺口、启用过剩产能。  相似文献   

3.
1、2月份投资项目的特点是大型化。预计这样一种变化趋势将会在2季度持续下去,但地方政府为出"保增长"政绩而竞争投资的行为将可能加剧产能过剩和经济失衡,通过投资来消耗过剩产能的方式只会创造未来更加过剩的产能。  相似文献   

4.
《新疆金融》2013,(5):144-158
<正>一、引言在中国,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三驾马车。近年来,投资和出口对GDP的贡献较大,而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则逐年下滑。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三驾马车中,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出口呈下降趋势,过度投资所带来的产能过剩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只有拉动内需特别是提高消费需求才  相似文献   

5.
黄蕙 《金融博览》2006,(1):19-19
历经一年的冷热之争,2005年中国经济最终以“高增长,低通胀”的不俗成绩画上了句号,但与此同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警灯也随之亮起。为何在宏观调控取得成效后产能过剩问题会如此凸显?过剩产能又将如何消化等等,成为经济人士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张立群认为,产能过剩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经济萧条时,产能过剩可能带来持续的经济偏冷;而从目前中国发展的阶段和大国特点看,产能过剩不一定导致经济偏冷。“只要政策得力,调控好失衡的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GDP仍会保持在8%的合理速度。”国家发…  相似文献   

6.
在国内经济出现"结构性"减速和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2008年底出台的四万亿投资方案受到了一些质疑和指责。本文对四万亿投资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借助拉姆塞-卡斯-库普曼和投入产出模型探讨了投资方案的有效性,并基于七种不同的情景假设,模拟分析了不同投资结构下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应。结论表明:(1)总体上讲,四万亿投资较好熨平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的意外冲击,其积极的正向影响值得肯定。(2)投资仍然是短期内遏制经济惯性下滑、维持经济稳态增长、保证"调结构"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3)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第三产业投资是未来优化投资结构的重要方向,它将助力于"调结构",带动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首席财务官》2010,(9):13-13
新能源产业被视为“后金融危机时代”拉动经济增长的“催化剂”。不过,即便是这种笼罩了新兴战略产业、高科技环保产业、可再生可持续等各种“光环”的产业,也需要在克服投资泡沫、产能过剩等“虚热”症状之后,才会真正健康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8.
低价供地等投资补贴行为会使企业获取巨额的投资补贴收益,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造成企业的过度产能投资和行业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9.
熊伟 《国际金融》2009,(9):48-53
2009年上半年,国家实施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从而拉动钢材消费增长,钢铁行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也在二季度逐渐好转。但钢铁行业仍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和周期性产能过剩的问题,钢材品种需求差异化明显,国际钢材市场需求的恢复仍存在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博览》2005,(8):56-56
“由于近年来外企在中国大幅投资于石化、钢铁及汽车产业,产能增长的幅度高于市场需求的增加,一旦中国经济增长减缓,可能要面临产能过剩问题。”6月27日美国《商业周刊》刊登的一篇文章这样认为。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受国际和国内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开始转入下降通道。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将宏观调控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目前这些政策的积极效果开始有所显现,但能否由此扭转下滑势头,仍然有待进一步观察。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进一步蔓延,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也在进一步显现之中,我国经济进入了2003年以来开始的中周期向下调整阶段。据此估计,在没有形成新的市场投资热点之前,政府投资的拉动作用以及社会投资的跟进程度将是有限的,短期内宏观经济很有可能“启而不动“。为此,建议下一步应将“中等城市“(重点指中西部地区目前市区非农业人口在40万左右的中等城市和部分发展较慢的大城市)作为扩大内需的着力点。通过加快中等城市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充市场容量和扩大市场需求,带动民间投资增长和激活居民消费,进而消化过剩产能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2.
孙志 《财政监督》2006,(1):78-78
楚霸王兵败如山倒,于四面楚歌中,徒叹“虞兮虞兮奈若何”。而今,贸易摩擦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突现,投资过热导致产能过剩,资源环境不可持续,使长期倚仗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两架马车——外贸、投资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13.
前三个季度,经济增长逐季回升,GDP增长7.7%,为确保全年保增长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依靠投资拉动增长的特征十分明显,经济中产能过剩和结构失衡的问题并未解决,甚至有加剧之势。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博览》2006,(10):30-30
世界银行近日发布的一期《中国经济季报》认为,中国经济前景依然良好。由于产能继续扩大保持与需求增长大致相当的水平、通货膨胀水平较低以及经常项目存在顺差,主要的政策问题不是全面过热,而是决策层担心投资增长过快可能导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并影响到银行,因为支撑这些投资的银行贷款将来有可能成为坏账。  相似文献   

15.
毫无疑问,2009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从外围环境来讲,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一直未消除——出口大幅下滑的局面基本上没有根本性转变;从内部环境来讲,影响经济回稳的因素也一直在困扰——流动性过剩、产能过剩、房价上涨过快、中小企业困难不改、民间投资不活跃……  相似文献   

16.
吴筠 《新疆金融》2006,(B10):22-24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新的起点,消费需求的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扩大消费需求与扩大投资需求相比,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为直接和相对稳定。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投资每增加1%,可以拉动GDP增长0.2%,而居民消费每增加1%,可以拉动GDP增长0.8%。而且消费需求的扩大也将为增加有效投资需求创造更大的空间。消费需求不足,必然使大量投资形成产能过剩,从而使业已形成的生产能力开工不足,失业增加,劳动者收入增长困难,进一步降低整个居民购买力,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造成生产过剩并可能引发经济危机。因此,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来说,扩大内需的最佳策略是扩大消费,再由消费诱导投资,这样的经济增长才是最有效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经济正处于痛苦的结构调整期,一方面,过去30多年里一直由外需和投资两驾马车强劲拉动的高速成长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另一方面,尽管中央不断强调压缩过剩产能我们却仍然生活在雾霾之中,在雾霾中忍受着由于国内消费需求提振乏力带来的老牛拉破车式的发展折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对外需在经济成长中贡献率的看法基本上已达成共识,即它不可能再成为主力。而中国在危机中出台的4万元刺激计划到2010年开始对平台公司项目进行清点调查时,中国的决策层似乎已经觉察到了对投资的经济拉动  相似文献   

18.
正一、引言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主要是依靠投资、消费和出口,即强调需求侧的刺激带动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逐年下滑,传统"需求侧管理"所积聚的问题日渐凸显。一是需求侧刺激拉动经济边际效应的成果呈现明显的逐年递减。近年国内产能过剩问题加剧,杠杆  相似文献   

19.
王峰 《中国信用卡》2010,(17):19-21
我国本轮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来说是由投资拉动的,这种由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从长期来看会有两种负面结果:第一,为支持投资而被动投放的信贷资金大量增加,可能带来通胀隐患;第二,政府的投资支出加剧了财政赤字的压力,可能引发新的危机。因此,笔者认为,本轮经济增长本身缺乏持续而强有力的支持,只是一次过渡性的增长,而不能作为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起点,未来经济增速再次下滑的趋势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20.
依靠着高投资带动经济高成长是中国经济最为明显的路径依赖。巨额的投资不仅来自于国家财政的供给,而且政府可以通过压低土地、劳动力、资金、资源、环境等各类要素价格以刺激和鼓励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以致过去10年中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年均一直保持在20%以上,其增速令全球各国望尘莫及。大规模真金白银的确驱动了国内经济的一路迅跑,同时也沉淀下来了可观的生产能力。问题的关键在于,由于过低的产能利用率,我国长期积压而成的生产能力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和有效的释放,产能过剩由此构成了我国制造业的一大硬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