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珈南资本的横空出世,或将正紧盯国内市场蛋糕的地产PE们目光引向海外。2013年,“走出去”已成为整个中国上市房企大佬们达成的共识。据仲量联行的统计。2013年期间中国在海外商业房地产市场的全球投资额持续大幅增长,增长幅度高达124%,总投资额达到76亿美元。而2012年与2011年的总投资额分别为33亿美元和29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2013年12月6日,由平安银行主办的地产金融创新论坛“明道与取势:地产新十年”在深圳隆重举办。此次论坛聚集中国金融和地产行业的各界精英,纵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地产新十年的机遇,共同探讨新形势下房地产市场的前景和发展趋势,搭建地产行业与金融企业互通的桥梁,推动地产金融业务的协助和融合,把握金融改善人居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2019年的经济市场中,出现了若干光斑,在黯淡环境中显得格外耀眼,而这些光斑都源于两条“亢龙”:一条是中国的地产市场;另一条是美国(中国以外)的利率市场。  相似文献   

4.
《中国房地产金融》2014,(12):112-113
房地产行业进入存量时代,已经成为市场的普遍共识。那么,进入存量地产时代,地产基金领航企业德信资本,在商业地产方面又有什么新的“玩法”?  相似文献   

5.
2004年是中国房地产的政策年,同时也是北京房地产市场上争议最多的一年,围绕“地产泡沫”争论不休,国外投资机构公布研究结果说“北京房产泡沫严重”,地产大腕根据自己的经验断言“房地产还要再好20年”,相关专家也出来说“北京房价符合价值规律”等等,一时间,房地产地产市场莫衷一是。但是,在北京房地产市场“泡沫之争”中,有两个重要力量是缺位的,一个是政府,控制着房地产最上游的资源——土地;另一个就是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方——购房者。  相似文献   

6.
海外基金走向前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林 《中国外资》2003,(11):33-35
<正> 今年6月,央行的房贷新政出台,致使长期以来地产开发资金完全依赖银行的“输血管道”被截断,众多房地产开发商寻找新“血液”迫在眉睫!自此,地产基金被频频提及。7月10日,摩根斯丹利地产基金宣布与上海地产“航母”永业集团结为投资联盟。这是继澳大利亚麦格理银行与荷兰国际集团之后,进入国内的又一家海外地产基金。海外房地产基金强势出击中国,立刻引来众多质疑,它能否担起中国房地产融资创新的重任?它能否真正被国内地产开发商广泛接纳?  相似文献   

7.
《证券导刊》2014,(43):30-30
市场将运行在风险区间 9月份数据出现预期中的反弹,并出现预期之外的地产政策放松,市场会如何反映这些“积极”现象?之前的反弹会否已经对这些预期做了定价?如果市场是有效的话,当前的定价已经包含了足够多已知的和可预期的信息,那么超预期的是什么呢?地产进一步放松、降低降准等宽松政策、基建投资加码、经济持续反弹,“悲观”的预期呢?  相似文献   

8.
《证券导刊》2014,(27):35-48
多年以来,市场唱多、唱空地产之争始终不绝于耳,看空者继续坚持“崩盘”、“失去的十年”观点,而看多者则依然保持“城镇化”,“地产非贸易品”等观点。仔细静心思考,市场对地产行业的认识或多或少都存在形而上学的错误,即用静止、孤立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事物。我们相信没有任何开发商会坐以待毙,也没有政府会对潜在发生的危机置之不理。  相似文献   

9.
金融机构携手地产开发商,势必在中国土地招拍挂市场演绎最新版“中国合伙人”。  相似文献   

10.
张平 《理财》2012,(2):72
限购令等房地产宏观调控不断释放挤出效应,浇灭了投资者对住宅地产的投资热情。此时。工业地产市场却开始风起云涌。一些投资者和开发商把投资目光盯上了工业地产这只“香饽饽”。  相似文献   

11.
自2004年以来,我国部分城市的房价进入了疯狂的飙升时代,以北京、上海、杭州为代表的大中型城市的房屋价格翻了几番,真可谓是“寸土寸金”。地产开发商看准了这些能“生钱”的地皮,房地产业迅猛的发展,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而房价却成为了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的鬼城崩盘将房地产住宅市场的萧条推向了高潮,随着国家对住宅地产市场调控力度不断加大,住宅销售会越来越不乐观,“刚需族”变成“观望族”已不是空言恫吓。于是,写字楼市场升温、购物中心大量涌现,部分投机性需求转向,催热了商业地产。  相似文献   

13.
《国际融资》2006,(4):35-35
2006年将是外资并购A股极具历史性标志性的一年。也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并购市场仍会成为亚太区的焦点。随着中国全面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及中国经济在全球市场的迅速崛起,许多中国企业正在海外雄心勃勃地通过并购拓展市场机会提升国际竞争力,获取关键资源、人才及技术,以建立其全球品牌和领先地位。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4年,全球发生了100多起中国企业对外并购活动,中国企业并购数额以70%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4.
林伟 《理财》2006,(11):19-21
用钱炸开市场,快鱼变身大鱼自2003年从天津杀出以来,顺驰这匹“地产黑马”的资金链一直是业界诰难的主题。在回应诘难的过程中,“戴尔”及其现金流管理模式,逐渐演化成顺驰当家人孙宏斌口中的“主旋律”,顺驰也因此博得了“地产戴尔”的美名。2006年9月11日,地产“教父”王  相似文献   

15.
《中国房地产金融》2013,(9):112-112
7月26日,“2013先导控股·北京地产金融专场推介会”,在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饭店举行,包括政学界精英、地方政府部门、房企负责人、金融家在内的200余人出席推介会,此次推介会以“生态文明下的城市资源运营”为主题,  相似文献   

16.
地产风险学     
如今,中国地产行业的处境,可谓是“水深火热”。作为高风险行业,内部风险控制对地产行业的CFO而言,是否犹如正逢其时的“及时雨”?北京三元置业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刘庆春先生却披露了一个地产行业让人惊讶的细节。  相似文献   

17.
“首创”麾下的地产旗舰——“首创置业”成功登陆香港资本市场,揭开新一轮中国地产公司海外融资大幕。事实上,这不过是“首创”的又一次成功的“资本之旅”罢了。请看  相似文献   

18.
2007年6月14日,“共创未来共享精彩”暨国浩地产闪耀津城新闻发布会在天津隆重举行。这是国浩地产继进入北京、上海、南京三地后,首次落子天津。此次收购天津房地产核心地块,标志着国浩正式进军天津房地产市场,也意味着国浩将加快在华房地产投资步伐。  相似文献   

19.
李琳 《时代金融》2007,(6):9-10
为缓和日益严峻的国内房地产市场形势,国家接连出台一系列旨在降温的调控措施,然而就在国内房地产商纷纷表示“准备过冬”之际,海外资本特别是新加坡资本却正在添银加饷地向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发,形成围猎之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张莫 《中国金融家》2013,(1):139-139
在楼市调控任务艰巨的情况下,2013年房地产调控成效的判断标准应从追求“抑制冉价”这一短期目标,逐渐过渡到追求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这一长期目标,政策措施也要作相应调整。要构建“稳定可预期”的晦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体系,关键是要在完善住冉市场帆制的层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