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民币升值预期和欧美宽松货币政策,决定境外资金将如洪水一般涌入国内;银行上市后的盈利冲动,会驱使银行想尽办法打信贷擦边球;地方政府换届后的投资冲动也不是随便能约束的……这些条件交织在一起,最终还是表现为明显的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2.
朱玉增 《理财》2007,(1):72-72
企业开始运营时必须有资金的投入,没有资金市场将难以启动,这是人人皆知的常理。但我们也看到,很多企业在抱怨企业运营资金的缺乏——与之相对应的是,不少企业在第一笔启动资金消耗完后就一蹶不振,元气大伤直至关门大吉。因此,企业运营首项资金的如何运作,成为了业内公认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深交所》2007,(1):25-25
新形势下,中小企业出现了很多新特征和新变化,涌现出一大批既会“烧钱”又会赚钱、具有创新商业模式的优质企业资源。深交所总经理张育军曾就此现象表示,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对这类企业和境外创投机构已经具备较强吸引力,挖掘、保荐这些具有创新商业模式的优质企业上市,将会大大提升保荐机构的品牌和业务水平。在日前召开的第八届保荐机构联席工作会议上,记也注意到,嗅觉灵敏的券商投行已经瞄上了连锁经营、网络IT、新兴服务业等新经济和新商业模式上市资源。[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教育类企业具有轻资产性、服务滞后性、产品同质性三项特质,这些特质一方面导致了企业缺乏上市募集资金的动机,另一方面又促使企业上市以解决同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难题,降低消费者选择成本,提升企业财务绩效。研究发现:上市行为本身具有的品牌效应产生的正面作用,可以抵减盈余管理带来的负面作用,使得教育类企业新三板上市后业绩不再变脸。而将这一品牌效应剥离后发现,企业依然会出现业绩变脸,从而发展了基于盈余管理的IPO效应理论。进一步将教育类企业分成强弱特质两类,发现强特质教育类企业的上市行为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财务绩效的提升,从而为延伸到其他具有教育类企业特质的行业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在重庆,即便是最普通的老百姓都会对这些口号耳熟能详:重庆银行要做小企业的信贷工厂;银行服务实在才能帮助农户增收;重庆银行要做一只严冬出山的猛虎,到竞争更为激烈的广阔市场去经历风雨,发展壮大;只想到自己赚钱的银行不是好银行,要帮重庆企业赚钱,要帮重庆老百姓发财,才是好银行。  相似文献   

6.
《金融电子化》2009,(11):2-2
10月30日,历经10年之久的创业板市场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开板,至当日收盘,28家第一批上市的企业中,涨幅最大的股票超过200%.涨幅低的也在80%。一些人士担心恶炒的结果会伤害创业板的长远发展,一些人士更是担心上市企业在圈得巨额资金后,便会失去“创业”的动力,而将上市成功作为企业经营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7.
前言 目前,寻求上市的企业数量很多.上市不单单是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也是企业为了融资及优化配置资源而公开发行股票的行为.而且对于企业而言,这些资本金的投入和增补机制对于增强企业竞争实力,逐步确立企业的行业龙头地位、对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上市是投资及调整资金结构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获取所需资金,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一种行为;同时也是企业为了融资及优化配置资源而公开发行股票的行为,是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8.
摘要:后疫情时代,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金融科技有助于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但金融科技也会加剧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基于2016-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研究发现:金融科技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呈显著倒“U”型关系;金融科技的发展会提高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化水平,从而降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金融科技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与大规模企业中更为显著。为了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国家应引导金融科技健康发展,深化影子银行业务监管,强化非金融企业主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高岚 《新金融》2001,(1):16-18
商业银行通过上市可以在扩充资本实力、扩大社会影响、树立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近来,已有多家商业银行提出了将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的计划.商业银行因其经营产品的特殊性,其上市募集资金的使用意义也与一般企业有着很大的不同,银行上市募集的资金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这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将带来诸多方面的影响,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银行服务对于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企业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都开有自身的银行账户,用于日常的现金收支、银行转账以及资金的借贷活动。对企业来说,银行的作用似乎仅此而已。其实,银行服务同企业的无形资产一样,也存在着如何利用的问题。如果善加利用,同样可为企业创造价值。本文就企业如何利用银行服务作一些探讨,并介绍若干实务中的做法,以供有关企业财务管理的参考。 一、银行服务是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企业的经营活动,由其初始资金开始,通过投资运作,产生现金流量和利润积累,不断发展壮大。在这过程中,资金一开始被存入银行作为出资,然后因购买设备和存货而支付货款,再由销售收回资金。企业的开户银行处在一个资金周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银行还吸纳了企业大量的剩余资金(包括企业可以向银行借入的资金),是企业以现金形式存在的资金。由于商业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我国企业融资的背景,并通过对我国企业融资模式进行分析,从自有资金、预售账款、银行贷款、企业上市等多种融资方式,针对当前企业发展存在的过度依赖银行、融资模式单一、股权融资比例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加大银行监管力度、鼓励多元融资形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规范并健全金融法律法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代理理论和制度理论的视角,运用2008—2013年中国上市银行的数据对风险控制、企业绩效和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性质的上市银行高管薪酬具有显著差异;企业绩效对高管薪酬有正向影响,中国上市银行已经建立起基于业绩的高管薪酬制度;风险控制对高管薪酬有正向影响,中国上市银行的高管薪酬与风险成本调整后的绩效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的挑战与机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地企业海外上市开始挑战国内证券市场 近年来.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相当活跃.日前已由实业企业扩展到金融企业.2005年10月27日中国建设银行(0939.HK)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挂牌交易.募集的资金达到80亿美元,成为四年来全球IPO规模最大的银行股。这已对国内证券市场构成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4.
美国金融危机后,中国实施经济刺激政策,资金投放巨大,大规模且集中性地金融扩张,必然会给金融业本身的稳健运行带来挑战.本文对信贷集中导致一些行业或大企业信贷资金偏高,在这些行业遇到经营发展风险之时,银行资金风险加大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规避银行资金风险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创立于1933年的香港恒生银行是香港第二大上市银行,2003年底总市值达到了1950亿港元,在香港有160间分行及自助理财中心,在内地也有多家代表处和5家分行,而其已有35年历史的恒生指数业已成为反映香港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主要风向标。作为亚洲最会赚钱的银行之一,它是如何筹划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加大了资金投入,大量的银行信贷资金投入到医药卫生企业后,成为企业财务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医药卫生企业存在着财务管理模式僵化、管理基础薄弱、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医药卫生企业经济活动的健康运行,给银行信贷资金安全运作带来了风险。银行和企业要密切配合,加强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与控制,防范信贷资金风险。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科技创新型企业创业板上市的融资效率进行分析后发现,上市后不同企业的融资效率存在很大差异,并且产生融资效率低下问题的原因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科技创新型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转变内部资金流通方式,构建完善的筹融资结构;监管部门不仅要引导科技创新型企业加快上市步伐,还要加强对已上市企业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8.
金融企业是指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各类从事金融业务的法人机构。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国家政策的限制,我国金融企业到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发行股票几乎是一块空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对金融企业上市的政策有了松动。近两年来,已有若干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获准上市,尚未上市的金融企业也在积极筹划,准备挺进资本市场,人们似乎已听到金融企业上市传来的阵阵脚步声。  相似文献   

19.
郑卫  王霞 《山东商业会计》2001,(2):44-46,12
内部银行是我国国有大中型在八十年代初创造的一种内部财务管理模式,在许多企业广泛应用,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内部资金管理制度,内部银行集企业经营管理和银行金融管理于一身,在企业内部发挥着资金信贷中心、资金结算中心、资金监控中心和资金信息中心的职能,它的设立在增强企业活力、强化资金管理、提高企业整体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资金使用纳的转变、完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当前随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加快和各项同改革的日益深化,企业集团组建发展呈迅猛之热,内部银行所面监的经济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势发展必然使企业内部银行在运动过程中产生许多新问题,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切实地加以解决,从而使企业内部银行能够发挥更大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潘天芹 《浙江金融》2016,(11):42-44
创业型企业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都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市场的竞争优势显现,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资金问题严重制约着创业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银行贷款是创业型企业重要的外源性资金来源。因此,本文论述了创业型企业银行贷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从政府和银行两个层面分别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这些措施将会对政府和银行解决创业型企业银行贷款困难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