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护消费者权益规范经营者行为─—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非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于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必将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生产产生深远的影响。该法对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经营者的行为,加强对商品和服务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有以下10条义务: 一、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  相似文献   

3.
经营者以邮购、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服务违反约定的,应承担什么样的民事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以邮购、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货款、预付款;并应当承担消费者必须支付...  相似文献   

4.
第一条为了及时处理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的消费者权益争议,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工商行政管理所(以下简称工商所)处理消费者申诉的程序,进一步贯彻实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受理消费者申诉暂行办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工商所处理消费者申诉,除本办法另有规定外,适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受理消费者申诉暂行办法》的规定。第三条消费者因生活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依照《消费…  相似文献   

5.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里提到: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我认为,这应该主要是物质性商品的经营者相对于消费者对其所提供的产品及其附属服务应承担的安全责任。至于饭店  相似文献   

6.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第十八条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严重缺陷,即使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仍然可能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你局《关于对移动电话机经营者不履行“三包”责任进行处罚适用法律问题的请示》(京工商文犤2002犦65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移动电话机经营者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更换、退货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拒不承担“三包”责任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五条和《移动电话机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信息产业部令第4号)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条第(七)项的规…  相似文献   

8.
199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开始施行。该法对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经营者的行为,加强对商品和服务的社会监督,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施行前,主要依据《公司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广告法》、《食品安全法》等有形市场的法律法规查处网络违法行为。2010年7月1日《办法》正式实施后,明确规定了网络服务经营者和网络商品经营者,特别是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经营者的法定义务,工商部门在查处网络违法行为的法律依据更加明确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相似文献   

11.
马丽娟 《商业研究》2003,15(22):147-150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之“欺诈行为”的构成要件中,经营者主观上只能是故意的,客观上,经营者告知虚假情况会构成欺诈,隐瞒真实情况并不当然构成欺诈。第49条的适用范围中,认为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不能适用本条规定,对于商品房、汽车等大宗商品,宜在规范相应市场的前提下,通过专门法规解决问题,而非简单适用本条。  相似文献   

12.
从关于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的决定(草案)可以看到,本次《消法》修正案共作出31处修改,既有充实消费者权益内容,又有强化经营者义务内容;既有对原有制度的完善,又有对新型消费方式的规范;既注重行政保护的强化,又注重社会组织作用的发挥;既强调商品或服务经营者的责任,又强调其他相关市场主体的责任;既推动消费者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又倡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13.
信息资料     
消费者有哪些法定权利 1993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它对消费者的权利、经营者的义务、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等问题作了详细规定并于199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消费者的主要权利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权: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知悉权:消费者有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我国建国以来制定的第一部以消费者为主体,以消费者权益为核心,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专门性法律。它对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加强对商品和服务的国家和社会监督,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2006年5月31日,“齐二药假药”事件受害人律师团从广州发出特快专递,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以下简称《消法》49条),扩大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和标准。建议指出,现行的《消法》49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即是惩罚性赔偿理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7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劣质奶粉侵犯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而生命健康权是人类的首要权利。如果已经受到劣质奶粉的侵害,消费者要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外,根据《消法》第34条规定,  相似文献   

17.
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依据《合同法》、《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广告法》、《食品安全法》和《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8.
“四轮”驱动 促进消协七项职能到位段连友,张丽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称《消法》)明确了消费者协会的法定地位,并且特别赋予消费者协会七项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职能。消协应当如何履行法定职能,强化对商品和服务的社会监督,更好地为广大消费者服务。《消法》实...  相似文献   

19.
俞木传 《财贸研究》2000,11(6):62-64
<正>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能够全面反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调整的生活消费关系的客观要求,并贯穿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中的,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经营者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以来,本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经营者行为、依法行政、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受理消费者投诉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截止1995年底,全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3.2万次,查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