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风靡中国。近年来,政府对诸如黄赌毒、走私、刑讯逼供、拖欠农民工工资、官煤勾结等等实行专项治理,深得民心。现在看来,对“政绩工程”进行专项治理也迫在眉睫。“政绩工程”危害太烈其一,“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给国家和人  相似文献   

2.
李静 《科技和产业》2016,(12):75-79
随着环境污染的恶化,地方政府对于环境治理的激励逐渐受到各界的关注。利用中国30个省市2004—2013年间的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为样本,以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政府政绩追求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省市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这种空间溢出效应逐年增加;以政府财政收入、经济增长率、就业率为政府政绩考核的指标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研究不仅为政府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证据,也为中国地方政府制定更为完善的政绩考核标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政绩考核是"指挥棒",直接引导着领导者的政绩观.为了解决干部考核中的一些问题,提高政绩考核的实效性,必须实现以下几个结合:从"静态考核"到"静态考核"与"动态考核"结合;从"官考官"到"官考官"与 "民考官"结合;从"施政成效"到"施政成效"与"施政成本"结合;从"考"与"用"分离到"考"与"用"结合.同时,还要从重视"潜规则"到重视"显性标准".  相似文献   

4.
由于改革的钥匙掌握在政府官员手中,而政绩标准对政府官员的改革取向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当前完善政绩标准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切入点,除了政绩标准本身科学化以外,关键是让民众作为考核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郑佩枫 《魅力中国》2014,(8):296-296
经过多年的反思酝酿,十八大后政府领导、班子的政绩考核踏上了改革道路。在一年多时间的探索中。党中央及各地方、各部门先后出台并试行了符合国情、反映实际的政绩考核新规。本文以十八大后政府政绩考核涉及的政策和新闻报道为例,在研究政府舆情传播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应对措施,以期为政绩考核制度、体系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根据我国实际,建立一套完备的、 科学的政绩考评机制,既是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实践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完善政绩考评机制的基本路径包括:坚持群众导向原则,引入多元化考核主体,制定科学的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合理运用考核结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同级地方政府间的政绩性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级地方政府间竞争是我国政治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已有的政府间竞争理论并没有注意到,中国同级地方政府间竞争具有两重性质,即政绩性和公共性。本文着重分析了政绩性竞争,认为隐藏弹性的选择集和攀比性博奕是导致同级地方政府问政绩性竞争过度的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8.
“凭政绩用干部”是党的干部人事工作一项重要原则。政绩的评估和应用,是引导干部干什么、怎样干的风向标,是一只“看得见的手”。然而,在一些基层干部的眼里,这只手似乎变得越来越异样。  相似文献   

9.
潘岳 《科学决策》2004,(6):13-16
新发展观所确立的新政绩观,要求我们对那些仅以单纯GDP增长为业绩而不惜破坏资源环境的政府官员,对那些只知道耗费财政和社会财富搞“形象政绩”、“窗口政绩”、“路边政绩”的政府官员,不能提拔重用!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如何落实?政绩考核是个指挥棒。与以往不少地方存在的唯GDP倾向不同,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已渐渐成为衡量政绩的新参数。在这一变化的引领下,各地科学发展的路越走越宽,成效越来越明显。从比"GDP"到比"幸福感",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大信号,凸显出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深化。为促进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的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首次明确将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绩效考  相似文献   

11.
政绩考核对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起着导向作用,而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的政绩考核必须有科学的考核方法来加以保证。本文从五个方面即量化考核指标,增强政绩考核的准确性;扩大群众参与,增强政绩考核的民主性;施行政绩公示,增强考核结果的公认性;实行分类考核,增强政绩考核的针对性;借助中介机构,增强政绩考核的科学性;提高考核主体素质,增强政绩考核的权威性;就如何改进和完善政绩考核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来增强地方投资能力,实现地方财政与中央投资项目的同步配套,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这确有必要。但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需防范地方政府的“偿还风险”和“政绩工程风险”。  相似文献   

13.
我是局里的一把手,我这个人很要强,十分注重创造政绩我想,只有创造了辉煌的政绩,才能对群起上级领导对我的关怀,对得起单位上上下下的员工对我的帮助,对得起家人对我的配合,对得起单位给我发的这份工资,政绩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靠智慧和劳动创造出来的一从担任局长那天起,我就把主要心思用于创造政绩上,坚忍不拔,矢志不移,百折不挠我的观点是政绩第一,政绩就是一切谁要是反对我创造政绩,我就与他势不两立我每天挖空心思地研究如何创造政绩,如醉如痴,半癫半狂。  相似文献   

14.
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最关键的是要完善政绩考评机制,而我国的政绩考评机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本文探讨了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考评指标体系的设置;从三个方面研究了政绩考评主体的完善,主要包括:评价主体的选择、评价主体素质的提升和评价主体的约束;论述了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考评机制的基本要求;最后对较成熟的政绩考评范例加以分析,并给予评价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茶博士语:李白诗云,"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这话今天已经严重不适用了,为治理雾霾,北京拟耗费7600亿元,相当于该市两年的财政收入!怎样才能让国民重新拥有失去的清新空气、洁净水源、湛蓝天空,但愿各位茶客的议论能给我们以启迪。袁浩:"自由呼吸"是重大民生问题。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详细询问贵州淘汰落后产能、治理石漠化等情况。陈敏尔代表说:"贵州PM2.5平均值在50以下,空气就是人气,人气有了财  相似文献   

16.
斩断“政绩工程”的资金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宁 《发展》2003,(8):53-54
前两天,中国建设银行公开宣布,从现在起,“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六大类房地产开发项目别再指望从该行得到贷款支持。 对建行而言,此项禁贷令依据的是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方向和相关政策导向,目的是防范本银行系统的金融风险。凭经验判断,不论是出于自愿或是非自愿,整个建行系统估计已经积累有一定数量(比例)的支持“政绩工程”所生成的“呆坏账”。防范由此所生的金融风险怕已不仅仅是“防”的问题,而是同时面临处置”呆坏账”与防范出现新的“呆坏账”的双重任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把自主创新能力列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政绩考核"的重要意义与主要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应采取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CDP为中心的政绩考核,其主要弊端是一些地方把“发展是硬道理”错误理解为“GDP增长是硬道理”,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惜违背经济规律,盲目上项目、办企业、搞投资,结果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很多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更有甚者,GDP变成了可以用来“一俊遮百  相似文献   

19.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在领导干部的政绩中很少能见到“关注穷人”的内容,也就是说,关注穷人似乎与干部的政绩无关。就以再就业为例吧,说再就业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也好,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也罢,往往与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有着紧密地联系。不信咱就回过头去看看,政绩的内容都是些什么?是城市的高楼大厦,是广场、机场,是道路桥梁,是开发区,是招商引资,总而言之,多是些锦上添花之物,很少听说哪个地方把关心贫困人口、解决困难群众的低保、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当作政绩看待的。故而,拆迁啊,盖楼啊,修路  相似文献   

20.
朱奕 《开放潮》2004,(2):50-50
一段时间以来,衡量“政绩”的重要标准就是可量化的经济增长率。许多官员干部为重“显绩”,而对百姓疾苦、群众困难漠不关心。出现了重近期效果,轻长远利益;重局部利益,轻全局利益;搞虚假政绩,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不择手段;不实事求是,乱上项目等现象。这使得一段时期以来,所谓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泛滥成灾:几年前,时任阜阳地委书记的王怀忠为把阜阳建成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