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代金融》2012,(34):9
<正>据11月4日《中国证券报》报道,上市银行三季报已经出齐,此前让市场普遍担忧的"不良"问题却出人意料的好于预期。其中,部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实现"单降"甚至"双降"。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剑峰表示,当前的数据难以说明不良风险已释放。他预计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将出现温和上升,明年或是"不良"问题集中出现的时间点。  相似文献   

2.
张生军 《理财》2012,(12):54-55
在经历了利润增速大幅下降的上半年之后,银行即将迎来不可忽视的年终考核。多家机构预测,上市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在16%左右,增速比中期、一季度都要低。而在资产质量方面,上半年大幅增长的逾期贷款滞后效应也会在下半年逐渐显现,给银行带来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3.
《云南金融》2012,(12):9-9
据11月4日《中国证券报》报道,上市银行三季报已经出齐,此前让市场普遍担忧的“不良”问题却出人意料的好于预期。其中,部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实现“单降”甚至“双降”。  相似文献   

4.
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长的迹象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要高度重视其背后可能隐含的隐性不良贷款风险8月15日,银监会公布了我国银行业2季度的相关监管指标数据。数据显示,2季度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与上季度持平,继续维持在0.9%的历史低位,但不良贷款余额较1季度增加了182亿元至4564亿元,连续3个季度出现上升。尤其是,温州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出现了连续12个月反弹,不良贷  相似文献   

5.
郦锡文 《金融博览》2012,(10):52-53
到8月底,各家上市银行2012年的半年报全部披露完毕.按理说,16家上市银行取得了净利润平均增长18%以上的良好业绩,不良贷款率为0.9%,与3月末持平,这应该是利多才是.奇怪的是,上市银行的股票价格却与净利润增长的走势逆向而行,银行股价不增反降,在"破净"(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的行列中也增加了大型银行的身影.这是为什么呢?面对这境况,银行的管理层既焦急万分也无可奈何.这让笔者回想起10年前的一桩往事.  相似文献   

6.
要降低不良贷款比例,提高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可从不良贷款比例的公式(不良贷款比例=不良贷款额/全部贷款额×100%)上寻求良方,即实施分母、分子战略。(一)分母战略所谓分母战略,就是通过银行优质信贷资产增量的不断扩张,做大优质贷款的“蛋糕”,通过扩大...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从账面数据来看,中国不良贷款占总资产的比重并不高,甚至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不良贷款率都在可控范围内。但进入2013年以来,随着宏观经济形势整体下行、工业企业利润大幅下滑、企业应付账款坏账加重导致银行净利润增速放缓,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呈现抬头之势。上市银行年报显示,五大国有商业银行2012年不良贷款总额接近3300亿元。除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最高的农业银行继续保持"双降"之外,工、中、建、交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均呈上升态势。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直接折射出中国经济转型的困境,不良贷款率在经济结构转型中持续暴露。  相似文献   

8.
俞罡 《浙江金融》2012,(9):47-48
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给企业带来的压力不断显现,部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的现象也在多个区域,尤其在以往经济和金融活动活跃的江浙地区表现突出。浙江省银监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759亿元,比年初增加267.7亿元,不良贷款率1.34%,比年初上升0.42个百分点。同期,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为181.41亿元,比年初增加94.47.亿元,不良贷款率2.69%,比年初上升1.33个百分点。可以说,部分银行机构从不良贷款的"双降"到"双升",从系统内的"优等生"转变为"留级生",面临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的"双拐  相似文献   

9.
靳萱 《中国金融》2001,(4):39-39
1999年以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在积极推进各项业务发展的同时,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努力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不良贷款比例连续两年大幅下降。在1999年不良贷款比例降抵至12.44%的基础上,2000年的不贷款比例比1999年又隆了4.03个百分点,降至8.41%。  相似文献   

10.
黄隽 《金融博览》2012,(10):17-18
今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出现了近十多年来少有的严峻局面,企业利润普遍下滑,经济增长乏力.银行不良贷款率显著上升,各银行的利润增速放缓.未来经济下行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值得关注. 理论和实践均证明,宏观经济形势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判断和评估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本文选举部分中资商业银行为样本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目前所披露的不良贷款率所反映的资产质量要好于真实的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郦锡文 《金融博览》2012,(19):52-53
8月底,各家上市银行2012年的半年报全部披露完毕。按理说,16家上市银行取得了净利润平均增长18%以上的良好业绩,不良贷款率为0,9%,与3月末持平,这应该是利多才是。奇怪的是,上市银行的股票价格却与净利润增长的走势逆向而行,银行股价不增反降,在“破净”(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的行列中也增加了大型银行的身影。这是为什么呢?面对这一境况,银行的管理层既焦急万分也无可奈何。这让笔者回想起10年前的桩往事。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博览》2014,(15):36-36
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日前表示.随着国内经济下行,房地产价格回落.出现经济增长乏力.投资回报下降等情况,这一现象迅速波及银行体系,银行贷款随之过度紧缩甚至冻结.形成了中国式的“押品(房地产)-损失”螺旋,加剧了金融和经济波动,是造成不良贷款上升的主要风险因素。国内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档期.深层次矛盾凸显。  相似文献   

14.
中国银行业要想重新过上好日子,应早日甩掉"奶瓶",切入市场,而利率市场化是最可以率先迈步的改革。来自央行的权威数字表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负面影响正传递到银行业,银行正告别暴利时代,利润增幅下滑、不良贷款猛增、资本充足率压力加大正成为银行现阶段面临的现实窘境。银行走出暴利行业圈密集公布完毕的银行业一季报中,银行一季度净利润增速相较去年同期均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是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在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国内扩内需、促增长政策的大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当年信贷增量达到了9.6万亿元的历史最高纪录,为保八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信贷规模天量增长后,随之而来可能产生的不良资产风险等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王光宇 《银行家》2012,(5):11-14
2011年是宏观经济政策从紧的一年,为了应对高企的CPI和抑制房地产价格,政府采取了从紧的货币政策等手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增速。但正是在这一年,国有大型银行在经营上却取得了耀眼的业绩。作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中流砥柱,国有五大行(工、农、中、建、交)2011年取得净利润6808亿元,除中行外,其他四大银行的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过25%。分析国有大型上市银行的年报,可以一窥中国银行业的整体业绩表现,也能够侧面反映出国民经济运行的态势和趋势。本文特对2011年国  相似文献   

17.
魏国雄 《中国金融》2012,(14):45-47
面对当前银行不良贷款出现上升的迹象,既不要过于紧张,把问题看得太严重,也不能熟视无睹,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防范和控制信贷资产质量一直是银行业经营优劣的重要标志。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连续保持双下降,使得中国银行业的经营实力、盈利能力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都大大提升。受  相似文献   

18.
《银行家》2012,(12):10-15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人们开始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问题格外关注,尤其是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双双上涨,引发了社会担忧。那么如何看待不良贷款连续"双升"问题?不良贷款率连续上升是否说明银行资产质量劣变?此次不良贷款率连续上升的背景和原因又是什么?五级贷款分布、行业分布结构又呈现出什么样的复杂情况?银行风险管理部门又该做如何决策?本期"特别关注"栏目特邀银行界的专家学者共同就以上问题进行解读、分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一轮商业银行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炼石 《新金融》2008,(8):36-40
经过金融体制改革,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和经营能力明显提高。但近几年面临新一轮风险,不良贷款呈现反弹压力。其根源是,省市级以下地方政府债务信贷风险加剧;局部行业投资过度形成的不良贷款逐步显现;房产市场将向银行传递风险。经济改革以来中国银行业曾出现两次较为明显的风险,经过努力有所化解。但本次风险具有特殊性,规模大、隐蔽性强、坏账处理难度大,应予以高度重视。除银监会需要专门部署紧急监管措施,各商业银行需要全面自行清查和监管外,针对政府背景的大量债务,需要启动财政政策工具,如允许发行地方债等减轻银行压力。  相似文献   

20.
自2002年加入WTO以来,我国各类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步伐明显加快,随着2006年我国金融业全方位开放的日益临近,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进一步加速,全国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112家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在信贷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企业制度建立、竞争机制、服务创新与人才培训等方面有了良好开端,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股份制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国务院对稍后改制上市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也予以高度重视,中国正向国内外金融市场传递出加快银行体制改革的积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