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郑榕 《中国市场》2014,(51):149-150
在2014年楼价迎来拐点时,多地市地方政府却对中央下发的"限购令"、首付比例上松绑,使中央楼市调控政策大打折扣。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论述2003年以来中央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三个阶段,来描述楼市调控政策的变化,并从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及房地产泡沫指数等方面指出房价偏离调控目标,以此来阐述中央楼市调控政策的失效。同时,从中央政府与地方的政府的利益分析、消费心理分析与人民币升值预期分析来讨论房地产调控政策失效的原因,并据此提出适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全国人大有50%的提案涉及中国楼市的狂野现状,一时间,老百姓买房难触动了中央政府的神经。于是,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出台。两年过去,中央政府在经济增长和控制房地产的两大困境中徘徊着、平衡着。各地的房价在"三限"的强硬政策面前,到底收效如何?限购、限价和限贷下的房价被调控了?还是空调了?8月18日,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在70个政府追踪的城市里,有50个城市房价出现环比上涨;而6月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的房价已大大超出城镇家庭的承受能力,究竟是哪些因素制造了楼市泡沫?笔者从需求、供给及相关群体三个方面、六个因素进行论证,认为导致中国楼市泡沫的主要因素有:城市化及家庭小型化对住房的刚性需求:各种"热钱"对楼市的拉动;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手段;土地有效供给不足;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官员提升房屋成本;媒体、经济学家、银行等利益共同体对房价的放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的房价已大大超出城镇家庭的承受能力,究竟是哪些因素制造了楼市泡沫?笔者从需求、供给及相关群体三个方面、六个因素进行论证,认为导致中国楼市泡沫的主要因素有:城市化及家庭小型化对住房的刚性需求;各种热钱对楼市的拉动;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手段;土地有效供给不足;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官员提升房屋成本;媒体、经济学家、银行等利益共同体对房价的放大。  相似文献   

5.
对于2008年下半年楼市的判断。可以总结为:楼市观望气氛有可能持续加强,奥运后不可能出现大的转折;楼市回暖难度在增大,土地制度的财富转移效应与购买力下降是根本问题:下半年国内外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是确定的,政府调控方向也更加难以预测。  相似文献   

6.
经历了2007年快速疯涨的中国楼市,在2008年陷入了迷雾,成交量持续低迷,购房者持币观望。目前的惨淡楼市,愁坏了开发商,也愁坏了消费者。开发商愁的是,楼市何日走出困境;消费者愁的是,什么时候才是出手的时候。今年10月,中央政府多部门联合出拳以及地方政府频频救市,这是2005年以来以紧缩为特点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楼市调控关乎经济体制的改革成败.当前楼市调控的意义早已超越了房地产市场本身,更立足于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本文就楼市调控对经济体制革新的影响进行深刻探讨,从而揭示楼市调控对经济体制革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张传才 《中国广告》2011,(3):123-123
调控对楼市有没有影响?有!楼市都被"修理"得处变不惊了。这虽是一个调侃,其背后的一个事实很正:没有调控,就没有中国楼市。这样讲一点也不过分。在过去以及将来可预见的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楼市的调控已然、必然呈现一种常态。  相似文献   

9.
2006年,是我国对楼市的调控之年,政府将继续运用行政、法律、财税和金融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可以预见,2006年广州的土地供应是紧中有松,尽管楼市继承了2005年的习性继续升温,不过土地市场的福音,也将触动商品房供应量的增多,供不应求的楼市涨幅将有所降温。  相似文献   

10.
三年前可以买个客厅,又挣了三年钱,却只够买个卫生间了。中国的楼市已经没有了退路。市场的利益搏杀已经到了必须见分晓的时候。我不反对政府对市场的调控,但更希望政府用市场化的手段调控,而不是坚持用非理性、非制度化、非法律化的行政干预手段,这种违背市场规律的做法可以满足短期的政策目标要求,但却无法解决可持续的发展问题。这是国十条出台后,记者从各大经济论坛和任志强的博客里搜集到的生动语录。房事关天,讨论起这个问题来,无论是隐身的网民还是被媒体称为任大炮的任志强,都变成了义愤填膺的愤青。  相似文献   

11.
李志起 《华商》2011,(1):11-11
房产税真的能够成为调控楼市的给力武器呢?还是各地政府在调控措施无力之后,无意发现的另外一种增加财政收入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是百姓传说中的光棍年,在这里用于地产行业,绝非是生拉硬套。2011年的房地产可能不同于往年,过去曾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房地产或许将迎来史上最孤独的时刻,政府的调控步步紧逼,购房者的无奈离弃,或许开发商只有自己玩了,这一年里,光棍的滋味,开发商将饱尝一番。虽说房价越调越高并不能完全表达2010年楼市的真谛,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效果并没有让人满意。在楼市二次调控层层加码,限贷、限购、加息步步紧逼等号称史上最严厉调控面前,房价却稳如磐石甚至不降反升。更担忧的是,高房价开始以席卷之势蔓延到全国三四线城市。未来楼市将何去何从?谁能告诉我们答案?树有根水有源,若问明年房地产形势如何,必须知道今年房地产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观。说来也奇了,中国今年热映的电影似乎完全迎合了房地产的现状,简直就是专门为我们房地产量身打造的力作。2010年一部部大片散落在楼市每一个角落,在我们品味电影经典的同时,无不在感慨着楼市的五味杂陈。感谢这些导演们,是他们让我们能够更生动、形象的了解楼市,2011年楼市向左走向右走?或许从中可以寻得一些蛛丝马迹。电影以蒙太奇手法将一组组镜头呈现给观众,让人们感受人世间千回百转。本期《安家》...  相似文献   

13.
春节是楼市的传统淡季,今年的全国楼市亦不例外。2021年2月,各地方政府继续灵活因城施策、多措共举稳楼市,因此,全国楼市遇冷,房价呈现回落的趋势。政策:多措共举稳楼市北上广深杭等多地出台楼市调控政策,内容涉及土地出让、住房信贷收紧、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等方面。此外,针对人才落户、人才购房等方面,部分城市调控措施较为积极。  相似文献   

14.
<正>上海的"总理房价"是4830.7元/平米。北京的"总理房价"应为4387.07元/平方米。武汉的"总理房价"仅3162.67元/平米。人们不再关注房价的时候,房价真的就算到底了。降房价不是调控的唯一目的,但是房价绝对是楼市调控中最敏感的问题,也是调控成败最直接的指标之一。当前,人们最关心的调控问题无一不是房价还能降多少?房价理性回归要到何时?  相似文献   

15.
正扬州楼市出现刺激因素是好现象,起码说明多样性的市场环境对应"一刀切"政策的时候,未限购地区的地方政府有改善市场环境的思考和诉求。扬州近期出了一个所谓"新政",于是质疑声不断。首先要对扬州市场有个基本判断,一是扬州为非限购的城市,二是扬州的市场相对一线城市的楼市是欠发育市场。  相似文献   

16.
俞越 《浙商》2012,(18):99-100
在中央数次强调调控决不放松的情况下,各地政府也在施展着各自的“求生术”,形成调控过程中不小的“离心力”。 这一次,楼市高昂的牛头是被强按入水的,猝不及防。在中央数次强调调控决不放松的情况下,各地政府也在施展着各自的“求生术”,形成调控过程中不小的“离心力”。据统计,自2011年下半年来,北京、上海、杭州、沈阳等近40个城市开始陆续Ⅲ台不同角度的楼市微调政策,政策微调内容涉及限购变化、土地出让、普通住宅标准、税费优惠以及购房补贴等。其中,除5个城市因触及限购“红线”而被叫停外,其余城市均获得了默许。  相似文献   

17.
刘宇 《华商》2011,(12):49-50
2011年调控政策铺天盖地而来,楼市震荡不安。两年的调控政策终于在2011年有了明显的效果,楼市出现了逆转局面,住宅成交量大幅萎缩,房价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开发商扛不住政策、  相似文献   

18.
《华商》2012,(6):44-45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史上最严厉的这一轮房地产调控,全国已有30多个城市出台楼市微调政策,不过多数触及调控“红线”的都被叫停或取消。央行6月初降息以来,全国楼市再次回暖,部分城市再次出现楼市限购政策的微调。不过据记者分析,此轮微调术有松有紧,譬如河南省和西安市都是朝政策放松的方向微调,而上海、广州则是再度收紧限购限贷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9.
苏磊 《商》2014,(31):74-75
运用详实数据证实中国楼市十年调控收效甚微,屡调屡高。深度阐述楼市调控与经济数据、房价收入比精确统计的关联。论述宏观调控常态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调控,提出科学有效诸对策。  相似文献   

20.
受央行加息、“国六条”、“国十五条”相继出台的影响,广州楼市经历短暂的惶恐之后陷入一片寂静,开发商闭口不谈楼市,政府官员关门开会,消费者观望心态日趋严重,大家都在等待广州市相关调控细则的出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