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金融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但是其中的风险不容忽视.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着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在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水平上,需要国家、银行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对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和风险现状及与发达国家风险控制的对比研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建议,希望能在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和完善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方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有效的内部审计是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加强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本文以需求为导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为研究对象,结合对内部审计的再认识,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状况,并提出了综合改进措施,以确保在新形势下银行内部审计职能及其有效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公司,其公司治理结构颇受各方关注,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对此尤为重视。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进行了一系列案例研究后得出结论:商业银行薄弱的管理和治理结构会引发储蓄和信贷危机,从而给政府造成巨大的社会成本;而良好的管理和治理结构则会给银行的股东带来良好的回报(米建国、李扬、黄金老,2001)。因此,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加强对银行的监管,推行了一系列完善银行治理结构的举措。如美联储要求加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监管,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发布了商业银行治理结构问题的具体指南,并出版发行了商业银行董事手册;英国金融服务局对商业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制定了任职要求(德勤会计师事务所,2001)。此外,作为国际金融监管的权威,巴塞尔委员会(BCBS)也将银行的治理结构纳入其对银行的监管中,并于1999年发布了《加强银行组织的公司治理》,从银行价值取向、战略目标、责权划分、管理者相互关系、内部控制系统、特别风险监控、激励机制和信息透明度等8个方面阐述了良好的银行治理机制所必备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4.
温欣  王洁  周盛丰 《价值工程》2013,(2):171-173
服务外包已日渐成为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工具,由于外包过程中所隐藏的各类风险使得服务外包活动的效益大打折扣,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有效防范服务外包风险是摆在商业银行决策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首先从发包方(银行)、接包方(供应商)、双方交互以及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归结了商业银行服务外包的风险来源及其主要风险形式,然后在此基础上着重从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两方面提出了商业银行服务外包的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5.
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进行评价,有利于商业银行评估与有效防范风险。公司治理质量的高低是商业银行改制的关键,构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试图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评价体系,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6.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1、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中委托-代理关系更复杂.商业银行在信息不对称方面要复杂得多,这种复杂性主要是监管者和存款人与贷款人的存在而引致的,商业银行的信息不对称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存款人与银行之间、股东与银行之间、贷款人与银行之间、监管者与银行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商业银行在市场中发挥的作用日渐显著.与此同时,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也日渐加强.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研究非常必要.针对商业银行所面对的市场环境,银行内部制度、技术等进行分析,确认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入手提出解决策略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8.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及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使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的公司治理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工作尚处在初级阶段,要在同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本文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薪酬四个方面出发,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回顾。本文针对我国银行公司治理提出了四大建议。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董事会责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特殊性,管理风险是其日常经营所需;作为特殊企业的商业银行也有其独特的公司治理,其中,处于公司治理核心地位的董事会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通过分析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务件下的内部组织体系、银行董事会的责任以及全面风险管理(TRM)框架下的董事会责任确定,笔者认为,董事会责任的确定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高屋建瓴"的一步棋,引领统筹着风险"险情"的顺利上通下达,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36家上市银行2009~2022年的季度面板数据,利用DCC-SVR-GARCH-CoVaR模型测算系统性风险溢出率,实证分析ESG评级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评级提高能够显著削弱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水平,且ESG评级提高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水平的削弱作用主要由公司治理(G维度)驱动;地方性银行的ESG评级提高对系统性风险水平的削弱作用更强;ESG评级提高会通过降低银行违约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小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两种渠道削弱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升会强化ESG评级提高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抑制作用。鉴于此,应充分完善ESG评级体系,将ESG评级纳入商业银行业务战略、内部治理与风险管理体系中,以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出现的金融案件主要集中在基层银行,这跟银行内部审计体制的缺陷有很直接的关系。加强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强化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是我国银行业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制正朝着董事会领导下的一级内部审计体制努力、朝着与国际接轨的方向转变。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也暴露了不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完善内部审计自身的运行机制方面。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3,(7):162-163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保持银行体系稳健运行的关键所在。近年来,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意识有所增强,相关制度不断完善,但一些经济案件表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仍然存在漏洞。本文针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中出现的治理机构不完善,缺乏有效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构,构建良好风险评估系统,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全面对外开放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内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全面提升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推进商业银行的服务创新、提高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可以逐步提升股份制银行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机制不仅是完善市场竞争规则的需要,也是提高机构监管水平不可缺少的手段,更是我国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需要.商业银行本质上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为了赚取利润,自然敢于而且一定会冒一定的风险.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谁也无法保证不出现问题,被市场淘汰也属于正常,因此,如何引导有问题的银行安全退出市场、建立完备的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机制是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建立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机制必要性和我国现行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对健全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机制提出了完善商业银行退出的法律制度、建立商业银行危机预警机制以及营造市场化退出环境等措施选择.  相似文献   

15.
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在自身经营业务中面临的三大风险,加强这三大风险的管理是保证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内容。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管理相比,操作风险的管理目前还很不完善,风险管理技术也相对落后,而随着金融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操作风险对于处于后WTO时期的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处在股份制改革的不同阶段。对于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和国有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事会来说,这是一个案件治理年。根据国有商业银行和外部监管机构在案件治理工作方面的进展和经验,我们可以说,合规经营与合规性监督检查,是案件治理和风险防范的两个基本点。这两个基本点既是切实加强和从严落实公司治理的抓手,也是案件治理与风险防范的综合性措施。一、要搞好案件治理和公司治理,就必须先讲合规合规对于股份制银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实行公司制和股份制,就必须讲合规。不讲合规,就否定了现代企业和现代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业务不断扩展,银行与其他同业、监管部门、投资者以及客户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业务多样化、收益多元化、会计电算化的同时其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加大,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让银行防不胜防,风险管理日渐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是以商业银行-上海浦发银行为例来进行探索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中所存在的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我国市场经济的推进,商业银行的重要作用逐渐显现出来,然而其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在不断增加.本文论述了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的解决对策,包括改善信用评级体系、 强化银行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风险意识、 建立财务预警监控体系、 完善资本结构、 提高科学决策.这些都是为了降低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提高银行收益.  相似文献   

19.
上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聪 《企业导报》2010,(3):102-103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是金融界关注的焦点。对五家上市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深圳发展银行)进行案例分析,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信息披露状况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现状。认为上市银行的公司治理较之非上市商业银行情况良好,但公司治理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有效发挥,最后简要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我国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2006年度年报资料,对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银行绩效的关系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风险补偿资产收益率是衡量银行绩效的次优指标;股权制衡度、董事会和监事会规模及高管激励与银行绩效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