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张正博 《全国商情》2010,(15):29-30
对标理论作为对企业实践中的成功经验的模仿和运用受到各方关注。国资国企改革的实践同样需要对标理论的运用,在对标理论的运用中,对于对标对象的选择、对标标准的树立、对标时机的选择、对标的科学管理等方面都必须有所关注,提高对标理论在国资国企改革中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十几年来,上海国企改革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为上海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概括了上海国企改革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改革的现状与困境,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上海国企改革经验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作为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中共上海市工业党校30周年校庆重要活动内容之一的“使命与挑战: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观察与思考理论研讨会”,经过院校科研咨询中心和教务处紧锣密鼓的精心筹备,于2009年9月24日在院校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期间,上海的国资调整任务十分重要和艰巨。为完成此项任务,必须提高对国资规律性的认识,规范国资委职能和国资运作体系,科学制定国资调整策略,合理选择国资调整方式,深化国资干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国资调整配套体制,并健全国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5.
罗放良, 汉族, 硕士研究生, 湖南省宁乡县人。先后任宁乡县酒厂厂长兼书记, 宁乡县政府办副主任,宁乡县委办副主任兼政策研究室主任, 长沙市委督查室副主任, 长沙市经委副主任, 现任长沙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罗放良被誉为“国企改革先行官”, 是长沙国企改革的操作者之一。自1997 年起一直兼任长沙市企业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主任。曾作为中方代表之一, 在北京与德国国企改革专家专题讨论国企改革。在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后召开的“全国中央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会议”上, 作了国企改革的辅导报告。作为国企改革的探索者, 在主持长沙市国企改革操作的同时, 罗放良在国企改革理论研究方面也不断进行探索, 著述颇丰, 已发表论文 40 多篇, 被称为国企改革的专家。罗放良先后参与编著《企业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革全书》( 主要执笔人) , 主编《国企改革操作指南》。作为编委和执笔人参与了中央政策研究室和国务院国资委出版发行的《国资监管与经营》的编著工作, 多次参与全国国企改革政策研究和高峰论坛, 参加了国务院国资委承担的国家一类软科学课题《中央企业重组脱困课题研究报告》的研究工作, 是其中一个子课题的执笔人。由于长沙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强势推进, 国务院国资委和湖南省国资委的关心指导, 长沙市的企业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改革的氛围已经形成, 思路越来越清晰, 操作越来越规范, 配套政策越来越完善,已经形成了改革促调整、改革促发展、改革促招商、改革促稳定的良好局面, 达到了政府解脱、企业解困、职工解忧的效果, 实现了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有序退出, 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的集中。长沙市的国企改革是全国的成功经验, 国务院国资委不仅在长沙召开了国企改革的现场经验交流会, 而且在全国省级国资委主任会议上向全国推介。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两个核心是分类监管和混合所有制,涉及市场经济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下政府职能的转变——新型政商关系的构建和国企分类。在分类监管机制下,须明确企业的核心利益相关人,构建其核心价值观,对其采取"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国企绩效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7.
文章回顾和总结了三中全会以来国企改革的成果及主要经验和体会,就今后我省如何力求把国企改革不断引向深入,促进经济持续高速度发展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实践表明,国企改革与发展是一场方法而深刻的改革,也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本分析了国企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制约因素及自身存在的不足,总结改革经验,提出实现国企脱困,促进经济发展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3年底,以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为标志,上海启动了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深入调查研究15家上海市属国有企业集团及部分企业集团二级、三级子公司的状况,总结上海国资国企创新与转型发展的经验,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有经济是盘活存量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不仅有必要,而且有潜力.三十余年来的国企改革尽管取得了巨大成绩,但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仍未完全落实,企业自主权仍未完全到位,这也是国企创新滞后、资产盈利率低等问题的主要原因.当务之急是将经营者的任免权这一企业最基本的元素还给企业,与此相应还有企业正常发展权、奖惩权等,让大批控股与独资的国有企业在广阔的市场海洋中真正施展它们的才能与效率.  相似文献   

11.
现在距离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仅有8年左右,时间在倒逼着国资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为了进一步推进上海市管国企董事会选聘经理人员的改革,只有形成改革共识、制度共识,形成改革的整体设计,跟进支撑改革的配套制度、配套政策,解决好几个突出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符合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国企领导干部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2.
强化国企社会责任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强化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是增强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当前,一些国有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后果极为严重。究其原因之一是,公司治理制度建设滞后。推进国有企业治理制度建设要有正确导向,要积极借鉴欧美经验,同时切忌照搬照抄,重在制度、机制等方面克服“排异”现象,努力实现“本土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资国企改革的深入,以利润作为国有企业经营者考核指标,已经呈现出其局限性,而将经济增加值指标引入国有企业经营者考核体系,将有助于更好地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  相似文献   

14.
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的理论导向都存在思维片面性,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对立统一体。相关概念的争议误区,包括主权、治权与产权的混同化,"国"与"民"的概念教条化,国企—民企的片面对立化,国企功能边界论或国企反市场论,以及国企强势论—民企弱势论。相对于对立性的次要方面,国企与民企的统一性是主要方面。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并行不悖,国企与民企应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5.
从产业结构变迁动力转换以及国有企业影响市场发展的角度阐释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同时以市场化的逻辑为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一个可能性的解释。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国有企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边际效应分别在市场化指数为3.61和12.12时出现向下的拐点;产业结构变迁动力转换临界时间点的选择是国有企业与市场,或者说是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在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上的总体效应综合权衡的结果;在市场取代国有企业成为产业结构变迁主导的前提下,国有企业影响市场的发展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直接原因。而从企业治理结构、资产管理方式以及行业准入等方面考察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提高市场化水平上的可行性,则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的选择提供了一个可能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只有正确认识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从产权制度入手加大改革力度,推进政府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等配套改革,才能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7.
从产业结构变迁动力转换以及国有企业影响市场发展的角度阐释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同时以市场化的逻辑为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一个可能性的解释。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国有企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边际效应分别在市场化指数为3.61和12.12时出现向下的拐点;产业结构变迁动力转换临界时间点的选择是国有企业与市场,或者说是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在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上的总体效应综合权衡的结果;在市场取代国有企业成为产业结构变迁主导的前提下,国有企业影响市场的发展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直接原因。而从企业治理结构、资产管理方式以及行业准入等方面考察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提高市场化水平上的可行性,则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的选择提供了一个可能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对国有企业的研究多集中于激励约束机制、产权改革、法人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等方面,有关国有企业信息披露的讨论虽有所涉及,但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文章对国内外关于国有企业信息披露与监管制度的重要性、现状及原因、国际经验比较、改进对策等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评论,认为:现有的研究成果尚未将公司治理和国有企业的信息披露与监管纳入到一个系统中进行研究,从而难以为提高国有企业信息的透明度,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直接、有效的引导,基于公司治理导向的视角研究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与监管制度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国有企业是进行国有资产投资而产生的,国有企业是国有资产的具体表现形式;有效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将有助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一是要按照“一个减少、两个规范”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要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深化国有小企业改革,要重新审视小企业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走出“重大轻小”的误区;充分认识小企业改制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走出“一卖就灵”的误区;当务之急要建立健全小企业的支持服务体系,走出“放任不管”的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