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宏钢电站设备铸锻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钢公司或公司)是一家从事耐高温、耐高压、高强度中小型铸锻件生产制造的现代化铸造企业,宏钢公司成立于2002年,年产量30000吨钢铁铸锻件,年消耗标准煤约1万吨(等价值)。公司于2011年6月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成为我国3万多家专业铸造企业中首批通过认证的企业,下面阐述的是公司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并与其他管理体系整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上海质量》2007,(4):17-19
中国有26000多家铸造企业,上海宏钢电站设备铸锻有限公司仅是其中之一。然而,近年来,宏钢的声誉在铸锻行业内名声鹊起。宏钢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它将带来什么影响?可以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了位于闵行黄浦江畔的宏钢公司.看到了一个——  相似文献   

3.
上海宏钢电站设备铸锻有限公司由原上海汽轮机厂“铸钢、铸铁、锻压、木模”四个车间转制成立,从2002年成立之初的亏损企业,成功发展成了正规化运作且业绩良好的企业。公司积极贯彻”以人为本.发展创新,诚信和谐”的价值理念,以“为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一流的耐高温、耐高压、高强度中小型铸锻件产品和优质服务”为公司目的,以“在中国走向绿色铸锻强国的过程中宏钢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为愿景,努力实践“技术自主创新、管理追求卓越”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4.
肖元 《上海质量》2006,(7):66-67
走进上海宏钢电站设备铸锻有限公司(下简称上海宏钢)绿荫如画的厂区,有些不能相信这是一个生产铸锻件产品的热加工铸造企业。走进车间,宽敞明亮.水磨石子通道贯穿车间,干净.光洁。一个个铸件成品整齐的放在规定的区域内。员工们穿着虽不是崭新但却干净的工作服工作着。在几年前,大概这里的员工自己也不能相信.一个多少年被认为是”苦、脏、乱、差”的翻砂车间会有今天的面貌.从翻砂车间走出来的员工再也不是手脸乌黑、满身肮脏的模样了。  相似文献   

5.
《上海质量》2006,(8):74-75
上海宏钢电站设备铸锻有限公司前身是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属下的铸钢、铸铁、木模、锻压等四个生产部门,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  相似文献   

6.
1992年.宏暮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为“再造宏暮”提出了著名的“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理论,宏暮集团据此成功实现了转型。老宏暮的业务一分为三.转型后的宏薯专营“微笑曲线”的两端:明基电通以两端为主.兼顾中游,全力强化“BENQ”这个品牌:而纬创资通则完全继承老宏暮以及台湾IT业的传统优势。在“微笑曲线“指导下走过顶峰之后,宏暮同样使用“微笑曲线”与竞争对手展开成本竞争,意大利籍的兰奇采取“以降低利润与本地经销商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的营销手段,将“微笑曲线”运用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7.
上海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加快上海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步伐,就要走出一条能发挥上海自身优势的发展道路。对此,上海市政府领导提出了倡导“大众质量观”,铸造“质量城市”的要求。在2月10日专题研讨会上,来自沪上制造业、服务业的代表,教育等社会组织的代表,以及质量工作主管部门的负责人纷纷表示,要把倡导“大众质量观”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用自己的行动来为铸造“质量城市”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王砚青 《英才》2014,(12):78-79
2013年大红大紫的创业板“妖股”上海钢联(300226.SZ),在进行了几个月的休整后,股价又重回巅峰。 今年11月中旬市值再创新高,超过了100亿元。不清楚上海钢联的人,看到“钢”字,会觉得在钢铁这样的大宗商品领域,100亿市值规模并不算大;而对上海钢联有些了解的人,则会在“B2B电商”、“微利”、“超高市盈率”、“不挣钱”等标签的背后,看到一个充满泡沫的资本故事,视之为洪水猛兽。  相似文献   

9.
2008年1月13日,由中宏保险、微笑图书室和新民网联合策划的“微笑成就渴望”公益活动在上海宏伊广场举行隆重的捐赠仪式,此次全国范围内的公益活动旨在建立100个“中宏微笑图书馆”,为贫困小学的孩子们送去书籍和关怀。活动历时2个月共收到捐赠书籍46031本。  相似文献   

10.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华虹宏力”)成立于2013年.由原承担国家“909工程“的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与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合并而成。目前.公司拥有3条8英寸晶圆的集威电路芯片生产车间以及1个集成电路芯片测试车间,月产能达到14万片晶圆,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国有控股、拥有世界一流技术的专业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公司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在中国台湾地区,以及日本、北美和欧洲等地均提供销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上海小企业》2006,(4):25-25
宝钢国际不锈钢加工配送中心、宝山宝钢船板配送中心、宝钢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一系列以“钢”为中心的精品钢以及现代服务业项目近日落户上海宝山区。这是宝山区将区域发展定位由“钢铁宝山”转变为“精钢宝山”之后,最大的一批引资项目。  相似文献   

12.
2005年6月,中宏保险300多名代理人齐集塞外青城呼和浩特,在热情的沙漠和广阔的草原上召开了2005年中宏内蒙古高峰会议。内蒙古高峰会议是中宏历史上又一值得纪念的里程碑,激烈的竞赛中首次出现了宁波代理人的身影,上海、北京、广州、宁波四地代理人在“深耕、生根”的全年主题下,公平公正地同台竞技,正会长雷宇(上海)、副会长吴舫(上海)、倪晓萍(上海)、吴少春(北京)、胡秀玲(广州)、王海燕(宁波),经过为期4个月的艰苦卓越的角逐而胜出,并率领四地精英团队,共聚高峰,充分展现精英风采。作为中宏保险几年来秉持的一项传统,中宏高峰会议已经相继在北京承德、昆明、青岛、马来西亚沙巴等地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上海产业布局的调整,中心城区与郊区形成互动发展,逐步实现“市区体现繁荣和繁华、郊区体现实力和水平”。同时上海市领导结合上海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整体要求,提出的“倡导大众质量、铸造质量城市”的整体质量工作思路,明确了质协在新一轮发展中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立足质量新高地,开拓区县经济质量工作新局面,成为上海质协系统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正>生物医药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也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支柱产业。10月16日至20日,2023年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在上海举办,此次展会展现了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生机盎然、共济未来”的发展成果与美好愿景。2023年适逢上海将生物医药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30周年。经过30年不懈努力,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逐渐崭露头角,从小到大、由弱至强,硕果累累,走过了辉煌的历程。  相似文献   

15.
《上海质量》2004,(3):23-23
“上海应该以质量取胜”、“质量是上海的生命”、“质量工作像接力棒一样传下去”等经典之言,确立了质量在上海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两会”精神,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中,市府领导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做好培育、倡导“大众质量观”;努力打造“质量城市”二项基础质量工作的要求,为推进本市各行各业在以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步伐中贯彻这一要求,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上海市质量协会联合主办,《上海质量》杂志社承办“倡导‘大众质量观’,铸造‘质量城市”征文和绘画赛活动。  相似文献   

16.
引子 坐在我面前的黄定余总经理,中等个儿,朴实无华,除了高挺的鼻梁给人很深印象外,显得平平淡淡。然而他一开口,却让人为之振奋——他说:“做产品,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品牌!”上海宏星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宏星地板”,在黄总的打理下,就是这样一个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和“上海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的著名地板产品。  相似文献   

17.
《上海企业家》2007,(3):56-56
经过近七年的发展,上海宏星建材有限公司已成为一家拥有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精湛制造工艺的地板生产厂家,“宏星”地板品种规格多,质量稳定,已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除了国内已被家居装饰工程广泛采用外,还远销日本、欧洲等国家地区。公司还在筹划向地板的延伸产品发展,即以地板产品为核心,  相似文献   

18.
《上海质量》2005,(12):69-69
上海宏钢电站设备铸锻有限公司是由我国第一家汽轮机制造厂——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中的铸钢、铸铁、木模、锻压等部门改制后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公司前身始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曾为我国第一台汽轮机、核电汽轮机配套生产了优质铸钢件、铸铁件和锻件.目前正在为百万等级超超临界计生产铸锻件产品。  相似文献   

19.
《上海企业》2023,(4):70-71
<正>实业兴邦,金融赋能,实业强则国富民强。作为一家以中国香港和内地作为主要业务布局地的港资企业,远东宏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东宏信”)总部位于香港,在上海和天津设立运营中心,同时在中国30余个核心城市设立办事处,形成了拥有2万多名员工的全球化商业网络。以“汇聚全球资源、助力产业发展”为使命,远东宏信专注于服务实体经济,多年来引领行业发展。截至目前,公司资产规模超3000亿元,累计向实体经济投放资金超10000亿元,蝉联《财富》中国500强、《福布斯》全球2000强。  相似文献   

20.
2002年8月1日,中宏保险精英部悄然成立。之所以选择在建军节这一天成立,精英部创始人——中宏保险副总裁、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朱惠英(朱惠英平时在公司大家都亲切地叫她英文名Emily)如是说:“这和打造精英部的初衷有关,想把精英部建设成一支按军队建制的保险企业家队伍,更希望精英部是一支百战百胜的营销铁军,成为培养中宏管理人才的黄埔军校!”弹指5年,精英部在公司管理层和公司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全体成员砥砺拼搏,携手奋进,五年如一,一路凯歌,奏响了打造高绩效、高素质和高目标的保险营销团队的强劲音符,成为中宏保险名副其实的“保险企业家”成长摇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