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几何时,“直销”成为戴尔的代名词,缔造了傲视PC业界的戴尔神话,但这一神话逐步被残酷的市场现实所打破。近几年来,戴尔一直面临在PC业务市场份额降低的困境,在2006年其PC老大的地位最终被惠普取代。  相似文献   

2.
直销口水战     
有“大师”预言:10年以后,世界上只存在两大PC厂家,一个是戴尔,一个是联想。未来不可预测,但如果真如预言所说,那么“直销”将成为联想与戴尔的最后战场。联想:戴尔的直销模式很重要联想和戴尔,一个是中国民族IT产业的骄傲,一个是国际电脑巨头,为什么如此大动干戈?美国是直销模式最适宜的土壤,美国市场也是戴尔50%以上的销量和利润的来源。联想要和戴尔争世界第一的宝座就必须扩大在美国的市场份额,联想要向戴尔发动战略性进攻,就要在美国市场发起进攻。联想此次选择具有几乎完美的履历的阿梅里奥作为CEO,或许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联想…  相似文献   

3.
戴尔计算机公司1984年由迈克尔.戴尔创立。仅用了15年时间,戴尔公司的收益就达到了270亿美元,成为全球名列第二、增长最快的计算机公司。戴尔公司的成功就在于戴尔本人曾不止一次地宣称过他的“黄金三原则”,即“坚持直销”、“摒弃库存”、“与客户结盟”。坚持直销戴尔公司的直销原则得益于创始人戴尔的创业模式。戴尔进入得克萨斯大学后,仔细研究了当时的PC市场,发现:一方面,顾客希望能以最低的价格买到配置最好的PC;另一方面与此相应的是,由于PC业的特殊性(更新换代速度极快),电脑经销商那里经常性地积压了大量的过时的PC。戴尔决定…  相似文献   

4.
本质的回归     
“零售店更多是推销‘体验’而不是产品;根据客户的特别需要提供‘定制商品’将成为新世纪初市场营销领域的新趋势”,这是著名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的预言。这一趋势在我们2006年的管理事件排行榜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2006年8月,戴尔在中国的首家“产品体验店”落户重庆,两个月后,另一家店又在南京开业。在这之前,戴尔已相继在美国、中国台湾、日本等地设立了200多家体验店。凭借着自创的直销模式,戴尔在10多年间便成长为世界第一的PC品牌。然而,在欧美等成熟市场取得巨大成功的戴尔模式,对于多数人对PC不怎么熟悉的中国人来说,花费自己…  相似文献   

5.
靠直销起家的PC巨头戴尔公司,在经历了2001年~2004年的高速发展后,增长势头并没有继续下去。IDC报告显示,尽管戴尔还是2006年全球PC销量冠军,但与惠普市场份额的差距仅有0.1%。在遇到重大的发展"瓶颈"后,创始人迈克尔·戴尔重回公司CEO宝座,并提出以"戴尔2.0"为核心的种种变革,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打破自己引以为荣的直销模式。  相似文献   

6.
直销大师     
据2003年1月24日IDC公布的全球2002年第四季度PC零售排行榜的数据显示,戴尔公司(Dell)在台式计算机市场占据15.8%的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一,这是戴尔首季超过竞争对手惠普·康柏公司,成为台式电脑的领头羊。戴尔公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被推崇备至的直销模式。该模式由公司CEO迈克尔·戴尔一手创立,一经推出便在业界引起很大反响。在国内,直销方式也越来越受欢迎。  相似文献   

7.
戴尔计算机公司1984年由迈克尔·戴尔创立。戴尔公司目前已成为全球领先的计算机系统直销商 ,跻身业内主要制造商之列。戴尔曾不止一次地宣称过他的“黄金三原则” :即“坚持直销”、“摒弃库存”、“与客户结盟”。坚持直销戴尔的模式习惯被称为直销 ,在美国一般称为“直接商业模式”(DirectBusinessModel)。所谓戴尔直销方式 ,就是由戴尔公司建立一套与客户联系的渠道 ,由客户直接向戴尔发订单 ,订单中可以详细列出所需的配置 ,然后由戴尔“按单生产”。戴尔的“直销模式”实质上就是简化、消灭中间商。由于戴尔只…  相似文献   

8.
PC进入微利时代,这成为理解PC三巨头渠道乱象的关键所在两年来的全球PC业呈现着一派乱象。2004年年初,在面临业绩达不到三年前拆分预期、市场份额处下滑趋势的双重压力下,凭借率先建立的庞大渠道网络做成中国PC老大的联想,决定成立直销部门以对抗戴尔的步步紧逼。之前  相似文献   

9.
2007年9月24日,PC业与流通业发生了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戴尔公司宣布结盟国内最大消费电子零售商国美电器作为其中国唯一零售合作伙伴,今后将通过国美庞大的流通网络销售最新的PC等消费电子产品。国美由此成为中国涵盖PC品牌线最全的连锁商,这意味着中国最大PC零供平台已经诞生,以国美为代表的大型消费电子连锁将成为PC销售主形态,中国PC产业现有流通竞争格局将被彻底改写。戴尔一直以"直销模式"闻名全球,但随着消费趋势与企业发展战略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文章指出戴尔公司经过20年不懈的努力,现在已发展成为年营业额接近500亿美元的全球性跨国企业,人们往往都会将这个商业奇迹与“戴尔模式”,即“直销”模式相联系,“直销”似乎已成为戴尔最显著的标识,但是当我们理性地去解构、分析这个商业神话时,就会发现,“直销”并非是戴尔成功的真正的唯一的黄金法则。  相似文献   

11.
王翟 《企业文化》2008,(9):81-82
如果你需要学习直销能力,那去戴尔(Dell)一定是一个好的选择,戴尔的直销实力是世界500强企业争相学习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生活     
荣誉 戴尔获得"2004年最 受尊敬企业家"称号 近日,据美国企业杂志INC.500所 做的调查,戴尔公司董事长迈克尔·戴 尔战胜了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 成为了"2004年最受尊敬的企业家"。 戴尔的得票率为38%,高于盖茨15个 百分点。 美国时间3月20日,INC.500在亚 利桑那州举办了"第23届研讨及颁奖 仪式",有一千多位私企老板出席,戴 尔在此次大会上接受了举办方的颁奖。 近几年,戴尔在PC的销售方面靠 自己独特的直销模式走在业界的前列,  相似文献   

13.
美国戴尔公司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计算机公司之一,它的增长率在同行中遥遥领先,目前为计算机世界前三强。该公司由迈克尔·戴尔于1984年创建。戴尔在计算机界实现了大规模定制的计算机制造,并将其直销给消费者。他还将他的直销模式演生成一种企业文化,在这种企业文化里,存在着供应商与企业联盟式的关系,存在着员工与企业的伙伴关系以及员工的主人翁精神。直销模式直接销售产品给用户,并由此而去除了中间商对价格的某种操纵。戴尔成功地将直销模式带到国外,并在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的几十个国家里创建了自己的工厂;他还成功地将他…  相似文献   

14.
曾慜 《中外管理》2007,(7):47-47
尽管戴尔直销模式屡遭质疑,但仍是PC厂商狂热的模仿对象。可在众多效仿者中却成功者鲜,这是为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戴尔模式"习惯上被称为"直销模式",在美国一般称为"直接商业模式"(Direct Business Model),所谓戴尔直销方式,就是由戴尔公建立一套与客户联系的渠道,由客户直接向戴尔发订单,然后由戴尔"按单生产".  相似文献   

16.
李勇 《新前程》2007,(7):84-85
最近,全球PC巨头戴尔公司已经决定放弃单一直销模式,戴尔电脑将进入美国、加拿大以及波多黎各三国的3000多家沃尔玛超市进行销售,并逐步向全球铺开。  相似文献   

17.
DELL戴尔模式及其在中国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尔模式”习惯上被称为“直销模式”,在美国一般称为“直接商业模式”(Direct Business Model),所谓戴尔直销方式,就是由戴尔公司建立一套与客户联系的渠道,由客户直接向戴尔发订单,订单中可以详细列出所需的配置,然后由戴尔“按单生产”。戴尔所称的“直销模式”实际上是简化、消灭中间商。◆ 戴尔模式的特点和效益1、与顾客直接交流,满足个性化需求戴尔公司为直销建立了全球网站和800免费电话,借助于网络与顾客实现面对面的互动,持续不断地了解顾客的反应,及时获知他们对于产品、服务和市场上其他产品的建议,并知道顾客希望能买到什…  相似文献   

18.
冯海超 《英才》2013,(10):50-51
私有化的成功,把戴尔这家以PC直销模式成名的IT巨头推向转型的新阶段。8月27日,距离戴尔最终私有化投票还有两周。身着宽大黑色西装、打着深蓝色领带的迈克尔·戴尔坐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的演讲台上一脸轻松。面对现场记者的追问,迈克尔·戴尔笑着说:"我对投票结果还是充满信心的。"在他身边,坐着的是戴尔总裁兼首席商务官史蒂芬·菲利斯,以及来自企业解决方案、软件、服务、终端用户计算四大业务部门的全体高管。相比  相似文献   

19.
总部设在美国德州奥斯汀的戴尔公司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采用网络直销的计算机公司.自1984年成立以来,在短短的25年里,它带给世界太多的惊喜和感叹.按照客户的需求来制造计算机,并向客户直接发货.这就是戴尔的核心经营理念.戴尔通过了解客户需求的最新变化来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使自己的产品总能满足客户的最新需求.这种积极的、迅速的产品调整,让戴尔获得了与竞争对手不同的差异化优势.  相似文献   

20.
孙春艳 《经营者》2007,(13):76-78
很长时间以来,戴尔似乎都在刻意维护直销纯正性,现如今,它终于打破了直销神话,但是一向傲慢、冷漠的戴尔,能否放低姿态,真正得到消费者的芳心?它的非直销模式尝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