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任何一次伟大变革都不可能不涉及到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起的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将土地制度改革聚焦于广袤辽阔的农村集体土地。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应是"钢化"集体土地所有权,核心应是重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重点应是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产权使用权改革,突破口应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改革。要保障依上述思路进行的这轮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必须构建起和谐统一的集体土地制度体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弱化土地征用制度的同时,加强政府对集体土地的监管和调控等。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土地供给制度经历了从行政划拨配给制度、土地批租制度、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到城市土地供给宏观调控制度的演变.其演变由中央政府主导,地方政府推动,受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变迁影响,表现为土地产权的调整.深化改革我国城市土地供给制度,需要正确处理好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的关系,进一步理顺好好中央与地方关系、政府与市场关系,建立起合理的土地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3.
产权问题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国家虽赋予了农民长期的土地使用权,但实际上其占有、使用、收益、处置、转让、抵押、继承等权利屡遭侵害。表现为所有权主体虚置,使用权缺乏自主性和稳定性,收益权被分割及缺乏独享性,转让权不自由。通过分析和思考,提出完善有关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建立保护农民土地产权的制度基础;强化土地登记工作,确立农民的土地产权主体地位;促进集体土地产权的合理流转三项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央政策鼓励地方政府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平罗县通过对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进行尝试性改革,重点解决土地产权的物权化和土地使用收益权抵押融资等核心问题,开辟了农民融资的新渠道,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本文立足宁夏平罗县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融资的实践与创新,总结归纳了土地使用权流转及抵押融资的主要做法,以期对进一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信贷方式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城市土地供给的定量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当前中国城市土地供给存在的两个基本问题,讨论了中国城市土地供给定量化管理的必要性,并结合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土地供给定量化管理的经验,深入分析了中国开展城市土地供给定量化管理的技术、数据、学科理论和管理体制等条件,以及中国应具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集聚,建设用地需求快速增加,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压力逐渐加大。中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转型倒逼土地供应结构优化调整。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阶段起步较早,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管理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结合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借鉴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土地利用与管理经验,可从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供给精准度、建立多元化供地机制三方面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及有效管理,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7.
欧名豪教授与陈哲博士、李彦博士联合在2010年第11期的《城市问题》上发表题为《现行政管理体制下的两规衔接》一文,认为我国的社会经济转型包括经济体制的转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得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和城市规划体系,分别由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和城乡建设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管理,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称两规)分别是这两个规划体系的核心和基础,也是我国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和城乡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行使其职能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现代产权理论与我国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人类活动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土地,由于自然赋予、不可缺和经济社会联系的广泛性,被人们赋予了过多的非经济特征,行政配置手段因而替代了市场配置手段,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的形成过程是单向的国有化过程,由于土地产权界定不明晰,在征用、占有、收益、处置等方面存在着无序现象,本在对我国城市土地以及目前城市土地主要来源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近期思路和长期思路。  相似文献   

9.
建设部1990年12月31日发布《城市房屋产权产籍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城市房屋的产权与该房屋占用土地的使用权实行权利人一致的原则,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不得分离。”建设部1995年版《商品房购销合同示范文本》第二条第四款设定:“根据法律规定的房屋所有权与该房屋占用土地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一致的原则,该商品房相应占有的土地使用权,在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时由政府主管部门核定。”  相似文献   

10.
方宁 《企业家天地》2007,(4):140-141
在分析我国城市土地资产经营与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要有效解决城市土地严重流失的问题就应对土地资产进行公司化运营、成立城市土地资产公司,本文针对公司化运营过程中所面临的产权结构改革、城市土地资产公司职能的明确及委托代理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城市土地资产的公司化运营提供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的制度安排所存在的缺陷,既不利于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也制约着农村土地征收制度的深化改革。在现有法律支持下,坚持现行土地所有制、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和确立产权代表、赋予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完整的权能,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财产权制度通过界定农村土地财产权、调整农村土地市场交易行为而成为保障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核心制度.反观现实中法律制度对农村土地财产权转让的制约,农村土地市场交易受到限制,造成农民财产性收入取得程序、方式以及效力方面的困境.反思大陆法系传统财产权理论,从权利束的法经济学观点出发找寻农村土地财产权结构的基点,以定限物权为核心设...  相似文献   

13.
在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存在主体虚位、权能残缺等弊端,不利于农民权益的保障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集体土地的不可分共同共有制,明确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有利于稳定农村土地关系、保护农民利益和用物权制度规范土地权利,应当是改革的最佳选择。目前要做到:明确集体土地的权利主体,健全行使共有财产管理权的组织机构,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和权利行使方式,限定集体土地的公法义务,改革土地法律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冲击下,由于土地要素的产权界定不清、产权交易受限,农村土地要素的产权重构必要性日益强化。文章提出当前土地要素产权重构的根本点、立足点及长远点,以更好地明晰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定向。  相似文献   

15.
何谓农地物权制度、何谓农地产权制度,分别应当作何界定及其分别所具有的特点、内容、局限性是什么,彼此间有何关系,是研究农地产权制度时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分别探讨两种农地制度的演进,认为内地法系的土地物权制度过分强调了所有权的优位,影响了农地的社会化利用,普通法系土地产权制度不过度追求物的归属与全面支配,但重视农地的实际占有与利用,当前,农地物权制度与农地产权制度呈现出交融互鉴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失地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产物。由于受制度缺陷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失地农民的权益严重失衡.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危害。只有在改革土地产权制度、建立市场补偿机制、规范征地程序的基础上,通过立法、司法和执法的联动,构建起多层次的法律保护体系,才能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农村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包括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化两项内容,但建设用地制度改革显然是结束城乡二元发展模式、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是整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农村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目标是同地同权,即:使农村建设用地去身份、市场化,最终使农村建设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具有相同的性质和流通能力,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并轨。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赋予农民集体土地开发权,引导农村走自主城市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一直在“集体所有-私有”之间展开争论,其实契约性集体与身份性“集体”的区别远远大于个人与集体之别,如果是契约性的,那么村集体对上可以制约官权、对下可以保障农民个人权益;如果是身份性的,那么“村集体”就是对下制约民权、对上依附官权的国家权力末梢,很可能形成先用强权“化(民)私为公”、再用强权“化公为(官)私”的中转站,最终不管是农民个人利益还是真正的村集体利益,都成为权力刀俎上的鱼肉。目前的体制下,不管是中央“放任”地方的“土地协议批租制”,还是中央“管制”地方的“土地公开拍卖制”,首先都要以“权利制约权力(不管是中央政府权力还是地方政府权力)”为前提,否则只会陷入“国进民退-国退民退官进”的传统怪圈。农业税废除以后,政府对农民的索取仍然超过市民、而对农民的保护仍然弱于市民,以后改革的方向也不仅仅是让农民向“市民”看齐,更重要的是农民应该与“市民”一起争取基本的公民权利:在“无代表不纳税”的基础上实现城乡税制的统一,在“无公开不支付”的基础上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制度的一体化。要求地权属于农民的消极权利,要求社保属于农民的积极权利,不管是“用土地替代社保”还是“以土地‘交换’社保”,本质上都是对上述两种公民权利的侵犯。即使中国目前的财政收入不足以支撑城乡统一的社保体系,“优先考虑城市人,最后考虑农民”的做法也是不能被任何现代文明所容许的。目前乡村内生性的自组织资源极度缺乏,原子化的农户在与组织化的其他群体发生利益冲突时,往往成为最大的利益受损方。要走出这种困境,首先就应该尊重农民的自组织权利,不论是血缘化、伦理性的宗族权利,  相似文献   

19.
释放制度能量: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再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改革发展30年间取得重大突破,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关键是赋予农民土地用益物权.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产权主体缺位和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探索农地流转新模式迫在眉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农地制度改革,既要注重研究农地所有制,又要充分关注农地产权,按照效率原则对农地产权进行合理界定,通过完善农地产权交易市场、打破地区壁垒等途径,促进农地资产合理流动,实现农地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