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据统计.美国硅谷的技术公司每流失一名员工大约损失12.5万美元。比尔盖茨也曾表示,如果微软流失20名核心人员,该公司就将面临破产。KNELL的调查显示.仅有16%的主管相信公司知道业绩突出者所在,仅有10%的主管相信他们能够留住公司的业绩突出者。这些事实都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企业管理正面临着一种危机。即“后ERP危机”,也就是企业的知识管理危机。  相似文献   

2.
危机管理应由一个“危机主管”来领导,并得到“现金主管”以及五个危机反应小组的有力支特;信息、现金优化、经营、情境规划和沟通小组在取五项战术性措施之前,管理层需要明确一种危机管理方式应对紧急情况。顾名思义,危机就是“非正常经营状态”。危机会对公司经营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在危机期间,公司内部全体人员要齐心协力,因此我们建议采用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方式。此项工作的核心应由一个“危机主管”来进行领导,并得到来自“现金主管”以及下列五个危机反应小组的有力支持:信息、现金优化、经营、情境规划和沟通小组。  相似文献   

3.
◆ 一些跨国大公司: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北京的SARS疫情发生后,众多跨国公司在华生产经营没有受到多大影响。跨国公司针对瘟疫、战争和自然灾害都建有一套完善、成熟的企业应急机制和管理机制,这些机制有效地保障了企业人员和生产的安全。比如,索尼公司日常就设有紧急情况应急预案,公司内部虽不单独设立应急部门,但人员和分工都是明确的。非典疫情一爆发,按照应急机制,公司迅速成立了“SARS危机管理委员会”,及时了解最新疫情动态,确保针对各种情况作出最迅速的决定,并拨出了用于防止疾病传播的专款。公司从4月初开始,数次对办公场所进行深…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作为其主体的企业却反而变得更加脆弱,各种各样的企业危机事件不断涌现,并且都对当事企业造成了巨大影响。不论是“陈馅事件”还是“砸奔事件”,都反映了企业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危机预防作为企业危机管理的第一环节,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本文主要探讨了危机预防中建立危机模拟训练制度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认为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的危机模拟训练是社会和企业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何立胜  陈军 《企业活力》2002,(11):24-26
<正>所谓危机是指具有严重威胁、不确定性和有危机感的情景。企业危机有需要迅速的决策、人员紧缺、物质的严重匮乏、时间紧迫四个显著特征。危机的实质是事态的发展到了无法控制的程度,这种失控的状态将给组织或个人带来严重的损害。危机属于一种极端的冲突状态,人们在危机中往往感到不知所措,无以应对。总的来看,企业经营过程常见的危机主要有十大类型。 1.人力资源危机 知识经济时代,人是生产力要素中的首要资源;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本,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任何企业危机的根源几乎都可以归结为人的因素。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将帅之才。成熟的企业不因高层人事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任何危机都不会等你准备好了再来,所以关键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方法。面对危机,他的原则是,最大程度抑制其消极方面,最大程度开发其积极方面。任何一个战略规划都先是老板和公司的意图,然后才会变成职业经理人的奋斗目标。[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人们对这种不确定性的认识能力的局限,企业面临危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9%的主管认为,企业出现危机就像人的死亡一样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何应对危机和应用危机,已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管理能力和竞争优势的来源。下面我们从具体案例入手来详细讨论企业危机管理的有关问题。相似的经历不同的结果犤案例1犦1982年9月29日和30日,在芝加哥地区发生了有人因服用美国强生制药公司含氰化物的药片而中毒死亡的事故。开始,有3人因为服用这种药片而中毒死亡。但是随着消息的扩…  相似文献   

8.
假如由一家风险管理公司来处理“非典” 危机,会有什么不同呢?  相似文献   

9.
由商业道德缺失引发的治理危机,影响了公司治理的和谐发展,从而使公司治理危机成为影响公司稳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一、公关危机与危机公关的关系。危机管理与公关专家奥古斯丁说:“每一次危机的本身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公关的精髓。”企业的媒介攻略可以概括为“四个一”:一个系统——由专门的部门与媒介进行沟通,建立友好关系;一个声音——公司对外统一口径,由指定的新闻发言人对外发言;一个态度——对所有的媒体和记者都坦诚相待;一个形象——对外形象保证一致性。在日常的工作中,应该主动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其次在危机来临的时候。要临危不乱,有条不紊,掌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积极协调好企业与媒体、政府、供应商、经销商、消费者等之间的关系,同时要学会正确对待曝光的报道或失实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危机的爆发,影响的形式和范围都有新的变化。危机的发生不再是局限于过去的一个领域,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而是涉及不同领域,影响多个地区,甚至是全球性的。政府对于危机的预警系统和处理能力将决定了政府的面临危机的能力,在本文里运用危机管理的概念来分析政府在解决危机的情况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正如人全受到病菌感染要得病一样,企业在经营中了要受到内外环境中的各种不利因素的侵袭,也会发生各式各样的危机。一般说来,危机是指危及企业形象和生存的突发性、灾难性事故与事件。它通常会给企业和公众带来较大损失,严重破坏企业形象,甚至使企业陷入困境。欧洲的二恶英污染事件、比利时的可口可乐饮料中毒事件,直至发生在我们眼前的东芝笔记本电脑事件、日航事件、三菱“帕杰罗”事件,都是典型的危机事件。在处理这些事件过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失去消费者的信任,从而丢掉既有的市场,甚至将公司拖入灾难的深渊。所以,企业…  相似文献   

13.
企业中层危机:类型、成因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区分了企业中层管理者危机的四种类型.阐述了每种危机的表现形式及产生的内在根源,提出企业高层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从提高对中层地位作用的认识入手,加强 HR 规划工作和对中层人员的管理激励工作,以规避、化解和应对危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企业的公共关系危机处理关系着一个企业的兴衰,如何应对和巧妙化解是关键,化危机为契机,以推动企业走上更高的台阶。文章分析了C公司应对公共关系危机现状及不足:员工自身素质低、规章制度的繁琐、没有形成专业的公关团队等,并提出公司公共关系危机处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席卷了世界每一个角落,必然引起了全球实体经济的衰退。这场危机给中国各行各业的中小企业,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还是合资、独资公司都带来了一定的打击。  相似文献   

16.
寿险业是一个承担着巨大风险的行业,这就要求它对危机要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寿险业的诞生、成长和发展历程,证明了它在不断地应对危机和规避风险。近年来,基层公司面临的公共危机日益增多,对寿险从业人员特别是基层管理者提出严峻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基层寿险公司产生公共关系危机的原因,阐述了正确认识公共危机的重要意义,提出处理公共危机一般性策略。  相似文献   

17.
2011年9月21日,温州最大的眼镜商之一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出走美国躲避债务;9月27日,位于中国鞋都温州双屿村的正得利鞋业公司老板沈某跳楼身亡,坊间传闻与高利贷有关。两起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温州金融危机引发了高度关注,而中国也为此次债务危机付出了沉重代价。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一个经济发展目标向另外一个经济发展目标转换的过程中必然会付出一些代价,这是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代价,也是可持续发展成本问题。而中国为此次温州债务危机付出的代价,即为可持续发展成本。  相似文献   

18.
<正>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商业社会中,危机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各种突如其来、防不胜防的危机严重威胁着企业利益和声誉,正如刚平息不久的 SARS风波就再一次向企业敲响了加强危机管理的警钟。如何妥善处理危机,考验着企业的危机管理能力。要实现成功的危机管理需历经从预防、处理到善后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各种危机类型都广泛适用,具体又可总结为七项步骤。危机预防——最不起眼的往往是最有效的危机管理首先应从危机预防开始。由于危机的发生往往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这一步骤经常被忽视。但正所谓预防胜于治疗,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危机发生的几率。危机预防的常用方法是建立危机评估表,将商业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sF公司的“午餐肉致癌”事件为背景,对sF公司的危机管理进行了相关研究,对SF公司的危机管理进行了相关分析,主要包括SF公司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及采取的相关措施。在此基础上指出了SF公司危机管理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主要有sF公司应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危机预防管理体系研究;把危机管理上升至战略高度;设置危机管理专案小组;加强危机管理的培训;建立信息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20.
企业危机管理预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危机类型大致有两种:内部危机一般是指组织内部的部门和员工之间因为决策,人际关系和利益分配、环境条件等不良因素而引发的危机.外部危机是指本组织因外部发生某种摩擦、纠纷或者矛盾而引发的危机.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商誉危机、产品危机、财务危机和人员危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