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规避信贷规模控制的产品创新,形式上实现了银行、信托公司、投资者和融资客户的四方共赢,但它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使投资者承担了较大的信用风险,给银行带来潜在的声誉风险。建议把其纳入央行的存贷款统计范围,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商业银行要加强对产品的信息披露,做好客户风险评估,监管部门要加强宏观监管。  相似文献   

2.
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规避信贷规模控制的产品创新,形式上实现了银行、信托公司、投资者和融资客户的四方共赢,但它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使投资者承担了较大的信用风险,给银行带来潜在的声誉风险.建议把其纳入央行的存贷款统计范围,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商业银行要加强对产品的信息披露,做好客户风险评估,监管部门要加强宏观监管.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商业银行发行的基于信贷资产的银行信托类理财产品当前存在风险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利率市场和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相关业务,尤其在存款业务上面遇到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这就迫使各大商业银行业务的重点放在信托业务上面,以确保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商业银行信托理财产品还存在很多风险,而这些风险往往又不被投资者关注。本文简单介绍商业银行信托理财产品,并结合实际状况,分析商业银行信托理财产品存在的风险,以及解析商业银行信托理财产品目前的发展状况,从而给出相对应的发展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杨如意 《商场现代化》2010,(19):153-153
2009年7月以来,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出现放量式增长,针对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爆发式增长现象,银监会对信贷资产类产品可能蕴含风险进行规范,未来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6.
杨如意 《商业科技》2010,(19):153-153
2009年7月以来,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出现放量式增长,针对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爆发式增长现象,银监会对信贷资产类产品可能蕴含风险进行规范,未来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7.
银行     
《销售与管理》2008,(7):13-15
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饰演“资产避风港”角色;7成浮动型银行理财产品达预期收益;固定收益类产品成银行理财产品绝对主流;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成为信托类理财产品的主流;银行理财产品与宏观调控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状态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8.
吴楠 《中国电子商务》2013,(11):214-215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展迅速,是继基金市场蓬勃发畏岳又一受广大个人和企业投资者关注的领域。因为理财业务属于银行中间业务,不受信贷规模限制,使理财产品成为各个商业银行吸引资金发放贷款的新渠道。本文对两家银行理财产品所具备的风险价值进行分析,并为投资者提出投资建议。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压力逐步增大,加之投资运营的监管缺位,严重影响了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性。受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政策的限制,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信托运营的规模不大,但是信托运营在推进社会保障基金市场化运营方面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基于此,本文对社会保障基金运营中信托法律规制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法律建议,期望对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营法制化、规范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利用信托公司进行理财对于投资者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投资理财去处。信托业务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金融计划顾问、信托管理服务和资产管理服务等。这些服务业务的客户包括个人、家庭、公司和其它公益机构。信托业务也面临风险 ,为控制风险可采取一定的途径 ,如主动投资、成长性投资和价值型投资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1.
信托融资具有别的金融工具没有的优势,可以快速筹资,并且既可以以贷款形式投资项目,又可以以股权的形式为项目公司增资扩股,从而带动银行投资。虽然信托融资规模有限,只能筹集部分资金,但却是弥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缺口最简单易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信托融资具有别的金融工具没有的优势,可以快速筹资,并且既可以以贷款形式投资项目,又可以以股权的形式为项目公司增资扩股,从而带动银行投资。虽然信托融资规模有限,只能筹集部分资金,但却是弥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缺口最简单易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资本监管通过信贷渠道、银行资本渠道和利率渠道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本文用横截面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对1995—2003年间资本约束对中国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扩张主要受制于存款增长速度、利率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监管当局的最低资本要求未对贷款增长产生约束效应。作者认为,资本软约束可以从投资驱动下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特殊的融资结构、国有主导的银行体制以及资本监管制度本身的缺陷几个方面进行解释。该结论为近两年我国信贷增长速度下降提供了一种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4.
针对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商业理财产品的爆发式增长,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展开风险研究。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阐述了理财产品的设计风险、市场运作风险、信用和监管风险,从产品设计、金融环境、利率变化、监管力度等方面,详细研究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所面临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徐伟  贾希凌 《商业时代》2006,(13):59-60
当前集合理财产品,无论在货币市场还是在资本市场上,都存在法律性质定性模糊的弊端,潜藏较多金融风险。本文对集合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进行了分析,认为应当统一规范为信托关系,满足投资安全和投资效率的需要,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6.
杨勇 《致富时代》2011,(8):22-23
2011年以来,在宏观调控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影响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售规模快速增长,尤其是短期限及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发售,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存款市场的波动,影响货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并可能给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带来一定挑战。  相似文献   

17.
谈文胜  谢赤  陈晖 《消费经济》2007,23(2):88-91
本文在分析中国建设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试点模式的基础上,指出该模式存在的三个不足,即政府信用无法引入、对资产池中抵押贷款质量的监管缺位以及由财产信托模式所造成的证券化成本较高。针对以上这些不足并立足于中国现有的证券化法律框架,提出了可以构建半政府半市场型证券化模式,采取财产信托和资金信托并举的方式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民众对于投资理财的认识已经越来越全面,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直接决定了民众的选择,是体现银行竞争力的根本因素。因此,商业银行想要扩展业务范围,增强银行利润,必然在对理财产品进行创新,打破原有的传统局面。经济的增长导致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款盈利模式利润下降,为了保障银行的利益,进行理财产品的创新也是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商业银行需要进行理财产品创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理财产品收益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住房按揭贷款的模式包括对信托模式和真实出售性质的分析,以及银行实施住房按揭证券化的目的等方面,系统论述了银行不能为投资机构提供担保,反驳了一些学者持有的投资机构对发起机构持有追索权这一观点,以期为我国住房按揭证券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要让信托健康发展,有铲的办法是忙修正自身的监管规定。既然是信托行为,要坚持信托财产独立性的原则,应该将全部委托理财资金交由商业银行或监管部门指定的第三方托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