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荆赛红  郑志国  尚绪芝 《商》2013,(11):167-168
成立正当防卫,是否要求防卫人具有防卫意图一直以来都比较有争议。一般认为,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包括防卫认识和防卫目的,本文将在简要概述防卫意图不要说和防卫目的不要说的基础上,对防卫目的不要说之合理性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在刑法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以法治社会需要的刑法价值取向为标准,对行为无价值、结果无价值学说进行比较研究.寻找适合我国刑法价值取向的违法性实质理论。大陆法系刑法学在违法性本质问题上存在结果无价值与行为无价值之争,行为无价值论强调行为的反伦理性,结果无价值论关注行为结果对法益的损害,法治国家在刑法价值取向上强调刑法的保障功能。应该坚持结果无价值论。  相似文献   

3.
刑法中的特殊防卫又被称为无过当的防卫,其重点是针对特定的不法侵害行为而采取防卫行为与一般正当防卫相比一定是针对固定的严重伤害到或者紧迫伤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行为且无防卫限度条件,故也无防卫过当问题。故特殊防卫的正确认定与适用十分重要,关系着权益保护和人权保障的平衡。据此,主要从特殊防卫的学理依据、与一般正当防卫的对比以及在特殊防卫的认定中着重应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达到对特殊防卫更准确地认定与把握。  相似文献   

4.
范圣华 《消费导刊》2009,(16):158-158
我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了正当防卫的概念。同时,在第二款、第三款中分别规定了防卫过当和特殊防卫权的问题。本文从正当防卫的概念入手,以防卫过当和特殊防卫为重点对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5.
吕梦琪 《商》2014,(43):123-124
实体和电商的激烈冲突,究其原因在于两种不同的渠道模式提供相同产品来争夺同一市场。迈克尔认为,价值驱动着大部分的消费者行为,是决定顾客购买行为的关键因素。满意的顾客价值能建立起持续的竞争优势,达到市场占有的目的。因此本文认为实体与电商争夺的焦点在于:谁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顾客价值。 网络的蓬勃发展使顾客消费环境发生变化,顾客价值由于情景依赖性而随之改变,对电商和实体的顾客价值传递提出了新要求。通过实体和电商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实体和电商在面对顾客价值新要求都不具有绝对的优劣势。目前实体和电商做出了一些改进,来弥补各自缺陷。在追求提供更好顾客价值道路上,电商和实体最后会发展成何种模式,对未来两者的生存状态进行猜想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李婷婷 《北方经贸》2014,(5):117-117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行为。而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则构成防卫过当。基于此,对防卫限度问题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无”有三种含义:一是原“有”后“无”,即由存在到不存在的变化;从这种“无”里找新闻,需要记者有较强观察能力和大局意识。二是似“无”实“有”,也就是看上去没有,但实际有;从这种“无”中发现新闻,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较强的洞察力。三是绝对的“无”,本来就没有,后来还是没有;把握这种“无”,可以避免假新闻。  相似文献   

8.
沈井伟 《现代商业》2012,(20):261-262
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和道路是不可持续的,通过对其"自然无价值"及环境污染和破坏"负价值"的反思,发展"终极价值"的追问,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现在面临的各种危机,实质是传统发展模式的价值危机。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下去,我们需要在反思追问中完善自我,建立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以求助推现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褚欣 《商》2014,(25):202-202
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两种理论是大陆法系刑法理论针对不法性的实质的探讨,萌发于德国而兴盛于日本,影响了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本文试图对两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进程进行梳理,揭示犯罪体系中不法的实质,探究对我国理论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行为无价值论,也可称为人的违法论(或人的不法论)。单纯从违法的角度而言,行为无价值的核心观点是,在考察是否存在实质的违法性时,重视行为人的意思这种“人的”要素。行为无价值论和结果无价值论,原本是在违法性领域的争论。但是通说认为,构成要件是违法类型,违法要素必然是构成要件要素,所以,行为无价值论和结果无价值论的分歧,必然会影响对构成要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李继业  刘超 《消费导刊》2012,(7):106-106
无因管理之债的作为民事法律事实,强调当事人在为他人事务进行管理时,无绝对的处分权。既无对该项标的物的处分权,从本质上讲就不存在对该特定标的物进行处分的意思表示。无因管理人的管理行为是对社会道德的维系。因此,对无因管理之债中的管理人之主客观要件进行探析,是确定无因管理之债是否形成的关键。从民法的价值体系中不难看出,管理人实施行为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公序良俗的维护,因此,通过法律的形式将无因管理固定下来,有利于社会稳定。在现今社会普遍道德滑坡的背景下,对无因管理的研究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2.
根据现有的研究,消费者的环境意识和绿色购买行为并没有保持不一致。本文通过加入感知绿色价值这一中介变量,试图深入剖析环境意识对绿色购买行为的作用机制,帮助理解现实中存在环境保护知-行差距的原因。研究结论显示,环境意识一方面直接作用于绿色购买行为,另一方面会通过感知绿色价值的中介作用来影响绿色购买行为。此外,感知绿色价值,不同于传统产品顾客感知价值,它由健康价值、情感价值、形象价值和环保效能价值构成,其中,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最大的是利己的健康价值和情感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外国流通硬币虽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它并不具备很高的投资价值,因此,集币爱好在收藏外国硬币时,应以价廉物美为原则。  相似文献   

14.
ABC说服法     
鞠强 《销售与管理》2009,(12):122-122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意识分为显性意识和潜意识,其中潜意识是隐藏在显性意识之下,不被自己知道,但又影响着人的心理、情绪与行为的意识。而潜意识营销理论认为,在消费者做出消费决策的过程中,潜意识决定了其基本消费行为,显性意识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减潜意识的决定。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在潜意识层面满足客户的深层追求并说服消费者。  相似文献   

15.
物流配送网络在供应链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配送网络上的节点之间相互联系,关系错综复杂,同时受到其他地理条件、市场环境的影响,配送网络系统是典型的复杂网络系统。目前,对物流配送网络的研究多是研究其具体运作问题,缺乏对整体宏观行为和宏观演化规律的研究。运用复杂网络理论,探究复杂配送网络的整体宏观行为、生长演化规律,对于物流配送网络构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对配送网络中的节点进行分类,基于无标度网络形成机理,建立了物流配送网络演化生长模型。运用平均场解析方法计算分析该模型的度分布函数,指出了配送网络具备复杂网络的无标度、小世界等特性。  相似文献   

16.
事业单位管理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单位活动的精神、意识、价值和心理的总和,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具备和遵守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及人际关系等各种生活准则与行为规范的总称。本文就营造事业单位管理文化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具体的营造措施,以此规范干部职工行为提高创新能力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芳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8):165-16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以来,税收筹划逐渐成为企业降低税负,取得税后收益最大化的主要工具。但是,由于观念意识的障碍和对相应的企业行为判断不准确,导致人们在认识上、理解上对税收筹划的内涵产生偏差和混乱,阻止了税收筹划发展。因此,正确理解税收筹划的含义,积极面对税收筹划的风险,对我国企业更好地开展税收筹划这一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燕 《商场现代化》2004,(12):31-31
核心竞争力理论尚处于发展和完善之中.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和内涵等基本概念,国内外学术界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但大家普遍认同.核心竞争力是能够显著实现顾客看重的价值需求.领先于竞争对手.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能力,即核心竞争力在满足顾客需求前提下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较大领先性。它应具备以下五个特征:(1)核心竞争力需要具备充分的用户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纯杰  孙静 《商业科技》2008,(23):22-23
商誉一般不予以作价八账,只有在企业合并,兼并和整体买卖过程中才可以评估价值八账。因此,在企业购买兼并,股份制改造过程中,需要对目标企业商誉的价值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笔者运用企业价值评估以及期权评估等方法对并购商誉的价值评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耿晨 《商》2014,(36):236-236
无讼这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自古以来对国人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并且至今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影响着我国法治现代化的进程。本文在研读了相关资料重新认识"法治"的基础上,并以儒家无讼思想为例,分析传统无讼观的内涵与存在必然。针对传统无讼观对我国法治进程的价值,从实际出发,进行了简单论述。探究传统无讼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以有效推动我国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