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裘宗舜  周洁 《新智慧》2009,(2):35-36
本文从外部审计师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得出了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颁布为契机,考察在法规约束前提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现状.2009年和2010年的年报数据表明,上交所有多于半数的企业并未遵循《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的披露程度较低.一方面,这和我国相关法规的强制力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我国内部控制审计规范体系的不完善有关.由此,我国应制定详细的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并完善审计报告的标题、类型、内容和格式,以促进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实践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颁布为契机,考察在法规约束前提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现状。2009年和2010年的年报数据表明,上交所有多于半数的企业并未遵循《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的披露程度较低。一方面,这和我国相关法规的强制力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我国内部控制审计规范体系的不完善有关。由此,我国应制定详细的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并完善审计报告的标题、类型、内容和格式,以促进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实践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黄京菁 《新智慧》2004,(4A):35-36
《准则》是对内部审计人员审查与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活动的规范。《准则》所称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内部为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提高组织运营的效率及效果而采取的各种政策和程序。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内部控制审计的定义、目标、审计报告等方面进行比较,由此发现我国在内部控制审计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通过对美国内部控制审计的总结,可以帮助我国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内部控制审计经验,从而实现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  相似文献   

6.
美国颁布了《审计准则第99号——考虑财务报告中的舞弊》,新准则弥补了旧准则的若干不足和局限。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现状,笔者认为该准则中的相当部分内容对于我国审计实践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京菁 《新智慧》2004,(5A):33-34
制定本准则的目的和依据。《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6号——舞弊的预防、检查与报告》(简称“本准则”)的制定目的是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协助组织预防、检查和报告舞弊行为,明确相关责任,降低组织的风险。本准则是依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  相似文献   

8.
黄京菁 《新智慧》2004,(8A):35-36
一、制定该准则的目的 制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审计督导》(以下简称《准则》)的目的是对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和审计项目负责人在审计过程中对审计工作人员的监督与指导行为进行规范,使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和审计项目负责人能够进行正确督导,确保审计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9.
张晓丽 《新智慧》2004,(8B):73-74
国际审计准则第6号《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认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对其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其内在涵义一方面是委托单位的会计报表可能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产生的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0.
《新智慧》2005,(4):79-7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利用外部专家服务的行为,获取充分、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2月,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发布了国际审计准则第265号《内部控制缺陷的沟通》征求意见稿,其目的在于通过进一步强调内部控制好坏对管理层和治理层履行责任的重大意义,来增强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沟通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严晖 《新智慧》2004,(9A):45-46
一、制定《准则》的意义和依据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以下简称《准则》)所称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与会计师事务所、国家审计机构在审计工作中的沟通与合作。  相似文献   

13.
严晖 《新智慧》2005,(3):54-55
一、制定本准则的意义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3号——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简称“本准则”)是依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二十五条的相关规定制定的,主要对内部审计机构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活动进行规范。本准则所称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是指由内部审计机构对外部审计工作过程及结果的质量进行评价的活动。外部审计包括注册会汁师审计与政府审计。本准则就内部审计机构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的目的、评价过程、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报告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范,有利于指导内部审计机构实施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4.
《新智慧》2005,(2):80-8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实施遵循性审计的行为.明确相关责任,保证遵循性审计工作质量.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相似文献   

15.
杨宏图 《新智慧》2004,(7A):35-35
一、制定本准则的目的与依据 制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后续审计》(简称“本准则”)的目的在于规范内部审计人员实施后续审计工作,并且对确定后续审计方案以及对后续审计的实施程序等相关问题进行说明,以确保后续审计能够顺利实施,对被审计单位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纠正存在的问题具有监督、检查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智慧》2005,(5):79-8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内部审计人员执行分析性复核的行为,提高审计效率,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相似文献   

17.
杨宏图 《新智慧》2005,(6):56-57
一、制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5号——分析性复核》的意义 本准则是针对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内部审计活动时,如何运用分析性复核这一方法进行审计所做的规范。分析性复核是现代审计中常用的一种基本技术方法。分析性复核是将审计对象的信息、资料与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对比或计算,并对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解释、查证的方法。通过分析性复核,可以迅速找到应当进行重点审查的领域。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本准则对分析性复核的执行和分析性复核结果的使用等相关事项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18.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审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必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应贯彻相应的原则。企业内部控制应制定相关的控制措施,这表明审计工作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审计工作不但是我国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措施。所以,应搞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方法,并搞好审计评价。  相似文献   

19.
杨宏图 《新智慧》2004,(6A):40-41
制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简称“本准则”)的目的在于对内部审计报告(以下简称“审计报告”)的质量要求、要素、内容、编制、复核、报送等相关问题进行规范,对内部审计人员出具审计报告提出明确要求,以提高审计报告质量,有效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全球化的进程,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无论是美国爆发的一系列财务舞弊丑闻,还是我国中海油等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乏带来的重大损失案件,都说明企业内部控制仍存在巨大缺陷。本文基于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理论,对我国在内控审计方面的缺失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