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读我国近几年国际收支账户的持续"双顺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收支账户是国家间经济往来的账面表现,是衡量一国国际经济交往的重要工具之一.近几年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对我国对外经济交往以及国内的经济运行都产生了不利影响.使用国际收支账户的主要衡量工具--国际收支平衡表,对我国2003年至今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各项目及各项目之间关系的数据进行分析,透过账户层面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表象,解读造成我国持续"双顺差"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
依托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系统分析了我国国际收支的结构特征及蕴含的风险,指出了我国国际收支结构调整的方向为经常项目的逆差+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顺差、引资政策的更新换代、加强制度环境的改善和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成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亦强 《现代经济》2009,8(3):146-148
上世纪00年代以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呈现出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同时顺差的“双顺差”结构。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会对国民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当前我国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研究如何化解“双顺差”格局,合理调整国际收支结构,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内外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稳步推进.本文通过可兑换成本收益分析,全面概括了其必要性;依据国际收支平衡表账户,梳理了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现状及相应的可兑换外汇管理政策法规.同时,对下阶段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政策发展方向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最近,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的金融改革,关注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本文将分析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定义、条件、进展和下一步的改革方向。按照国际收支口径,通常将一国货币可兑换的程度分为经常项目可兑换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指一个国家不仅可以在国际收支经常性往来中将本国货币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而且还可以在资本和金融项目上进行自由兑换。  相似文献   

6.
国际收支平衡,对国内经济稳定和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我国持续高增的资本和经常项目的双顺差,不仅使国际收支严重失衡,也加速了国外资本的大量流入.本文就结合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结构分析表做出以下阐述.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管理浮动制度,且已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因而人民币汇率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外汇供求和国际收支状况。本文分别从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外汇储备三方面分析我国国际收支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越来越强。从货币供给决定模型和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会影响我国的货币供给;人民币汇率波动通过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路径、资本和金融项目路径、储备资产路径和我国货币政策的公开市场操作路径、信贷传导路径影响我国的货币供给;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一经济体(通常指一国或者地区)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各项经济交易。其中的经济交易是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经济交易作为流量,反映经济价值的创造、转移、交换、转让或削减,包括经常项目交易、资本与金融项目交易和国际储备资产变动等。文章就当前我国区域性的国际收支非均衡问题进行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危机自从七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提出“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学说至今,这一观点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七十年代以来,拉美许多国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变动并未出现理论上的平衡关系,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中国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东,资本与金融项目变化是经常项目变化的Granger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中日两国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关系的异同。最后指出,为了更好地调节我国的国际收支,应该保持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张桅  谷亮 《全国商情》2010,(8):81-82
中国在国际收支方面存在着一些限制,汇率存在着管制,这是否会影响一国企业技术进步,本文通过分析开放型经济的特点,以及在开放型经济下汇率机制作用的发挥,以此作为背景来探讨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继续呈现"双顺差",我国的国际收支调节措施就是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第一,坚持国际收支的有序调整;第二,以结构性宏观政策作为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的基础;第三,以扩大服务业开放为契机提升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第四,以充分满足多元化需求为重点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第五,以有序扩大资本流出为重点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越来越强。文章从货币供给决定模型和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会影响我国的货币供给。进一步分析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通过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路径,资本和金融项目路径,储备资产路径和我国货币政策的公开市场操作路径,信贷传导路径等影响我国的货币供给。最后,在文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潘静 《大众商务》2010,(6):43-44
国际收支平衡,对国内经济稳定和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我国持续高增的资本和经常项目的双顺差,不仅使国际收支严重失衡,也加速了国外资本的大量流入。本文就结合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结构分析表做出以下阐述。  相似文献   

16.
外汇储备作为一个国家金融实力的标志,它是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维护本国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以及防范金融的物质条件。高额的外汇储备是一国经济运行健康和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良好的标志。本文从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两方面的分析,对我国超额外汇储备作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西部金融》2003,(1):44
对大多数企业和个人来说,国际收支可能并不是一个熟悉的概念,但随着市场开放程度和对外交往的发展,实际上我们许多交易行为已无可避免地与国际收支密不可分.简单地讲,国际收支就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与外国居民之间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我们经常遇到的进出口贸易、出国旅游、侨汇、外汇买卖等行为所产生的收入和支付,都是国际收支统计的内容之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有四大目标,国际收支平衡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8.
基于跨国调研数据,将主观因素融入金融稳定性的分析,实证检验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心对于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公众对金融机构信心的增加会显著提升金融稳定性,对降低银行、货币与主权债务风险也有显著影响.同时,金融发展程度在公众信心影响金融稳定性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金融加速器"作用;当一国的金融发展程度较高时,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心提升对于金融稳定性的促进效应会更为明显.为更好发挥公众信心对金融稳定性的正向促进作用,建议进一步加强政策信息的公开与透明,注重公众信心的稳定与提振,推动公众信心与金融市场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反映了该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的规模、结构等总体状况.对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可以为对外经济分析和制定对外经济政策提供重要依据。本文主要应用比较分析法,对我国在入世后的第一年——2002年的国际收支状况进行了较全面分析,并从中得出了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从1994年至今,我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局面长期存在,这种局面带动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剧增,使得我国成为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也使得我国的外汇管理难度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造成我国和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关系恶化。文章分析国际收支双顺差的长期存在对我国经济产生的负面效用,针对这些负面影响提出改善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