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平书其人     
旧上海的街上或某种机构里有不少纪念铜像,均是为纪念伟人或为上海某种事业作出贡献而建的,其中外国人纪念铜像有坐落在外滩的曾任英国驻上海领事、驻华公使的巴夏礼铜像,任海关总税务司之职达48年之久的赫德铜像,坐落在原法租界公董局大楼(今公安局黄浦分局大楼)内的法国海军上将卜罗德铜像,坐落在今汾阳路上的俄国诗人普希金铜像;中国人则有李公河(即李鸿章词堂,今复旦中学)的李鸿章铜像,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的盛宣怀铜像,澄衷中学的叶澄衷铜像,浦东中学的杨斯盛铜像,唯一由上海市民集资雕塑,而且又建在闹市中心的只有…  相似文献   

2.
浦东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在上海开埠后浦东得到较快的发展,其中有许多著名人物,对浦东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人们为了纪念这些浦东人的历史功绩,早在民国时期就为他们铸立了铜像,供人们敬仰。其中有杨斯盛、李平书和秦荣光。而我们今天能见到的只有浦东中学内的杨斯盛铜像。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史上,浦东人杨斯盛以平民起家,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一跃成为上海水木业巨子,他积极致力于家乡———浦东的建设,捐款修路,毁业兴学,是一位值得后辈尊敬和缅怀的老人。今天,浦东还留下许多杨斯盛创业的印迹。上海水木业领袖杨斯盛(1851—1908)字锦春,川沙青墩(今浦东新区蔡路乡)人。他自幼失怙恃,清同治二年(1863年)年仅13岁的杨斯盛只得背井离乡来到上海谋生,当时正值太平军东进刚结束。受战争的影响,至少有20万苏南浙北的难民进入上海租界避难,这些难民大多是破产的小手工业者,也有不少腰缠万…  相似文献   

4.
刘英 《新西部(上)》2012,(12):135-135
学校班级管理工作应在“勤”上多下功夫,通过人勤,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勤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勤跟班,采用精细化的班级管理形式,形成良好的班规;通过勤交谈,引导学生的思想,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5.
在浦东华厦文化公园内,有座浦东名人馆,馆内列展近百位浦东名人,每日有众多各方人上前往参观瞻仰,其中有一位在他生前曾力排万难、毁家兴学的杨斯盛先生,人们到此无不驻足赞叹,可敬!杨斯盛又叫锦春,乳名阿木,浦东当地人们爱称“杨阿毛”。生于公元1851年.原川沙县蔡路乡人,幼年父亲早亡,家贫无力读书,回3岁时流落上海学泥水匠。由于他勤奋正直。深得建筑同行信任。30岁后,始独立经营包工建筑,当时外滩江海关由他承包建筑,由此而一举成名,渐有积蓄。“光绪中叶,江海北关建新房,税务司意最新西式房型,招华人承筑,群匠愕…  相似文献   

6.
韩酉山 《杭州研究》2007,(2):165-169
本文着重阐释吕本中《官箴》中所说的清、慎、勤三条基本准则:(一)吕氏认为,为官者要能遵守清、慎、勤三条基本准则,首先必须确立“处官事如家事”、“常思有以及人”两个基本理念。这里的“人”,主要是指治下的百姓,反映吕氏为政观念中的民本思想。(二)具体阐释“清”“慎”“勤”基本含义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三)从《官箴》所强调的内容,可以反映出吕氏家族非常重视对子弟的仕前教育,强调把当官处事作为“修身”的重要过程,也反映出吕氏家族一向重视“多识前言往行”的家学传统。  相似文献   

7.
刘微 《黑河学刊》2010,(5):116-116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应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入手,教学生养成“读”、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引导学生学会“讲”、“想”,广开思路、勤动手、会复习获得主动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全新明 《宁波通讯》2012,(10):57-57
创新是一种好的精神状态,而好的精神状态从来都是与“勤”相连,与“懒”相悖的。“治生之道,莫尚乎勤”。宋人邵雍的“一日之计在于时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我们都不陌生。可以说,一个“勤”字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
刘敬壮 《魅力中国》2011,(10):68-68
高中物理“难”,不仅学生常常这样说,老师们也有此同感。高中物理真的“难学”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是怎样才能让物理“好学”并且学好高中物理呢?  相似文献   

10.
王祎 《魅力中国》2011,(1):290-290
俗话说得好:“会做班主任的苦三个月,不会做班主任的苦三年”本文介绍了做好初一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做法:勤观察,勤动脑,以身作则,从实际出发,制定出一套较为完整而容易操作的班规,精心培养,大胆使用班干部,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密切科任教师和家庭的关系,共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安全生产“得之以严,失之以宽”,多年来,方山县电力公司始终如一地坚持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为天”的指导方针,从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安全入手,发扬“文明求实、严谨创新、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安全工作逐步形成了严管理、勤监督、细考核、硬兑现的管理体系,确保了公司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向前发展。截止2006年6月15日,公司实现了安全生产5911天的记录。  相似文献   

12.
农村教师的素质亟待提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质量”已经成为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词。从“让孩子上学”到“让孩子上好学”,农村教育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要让农村孩子上好学,其中“关键一招”,就是改善广大农村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杜艳 《魅力中国》2011,(7):67-67
当今中学,许多学生存在着因认为英语“难学”而产生的“厌学”情绪,各小学英语教学相差严重,有的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学英语,而有的小学只学过几天英语。如此基础极不均衡的初一教学,势必造成不少学生“弃学”的不良后果。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已经引起广大英语教师的重视。本文试从怎样使学生学习英语从“厌学”、“弃学”转化为“想学”或“好学”方面做些探索,进而促使学生从“不会学”到“会学”,从“学得死”变为“学得活”,最终从“厌学”转化为“好学”。  相似文献   

14.
年末岁初,万象更新。各部门都在进行年终考评。对于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总结考评,近年来组织人事部门在实践的探索中,梳理明确了按“德、能、勤、绩、廉”五方面对照检查的具体要求。然而,对如何诠释和把握“德、能、勤、绩、廉”,却是各人有各人理解的侧重。在此,本人根据自己的体会,谈点一得之见。  相似文献   

15.
廖镠 《魅力中国》2010,(17):312-313
罗庚认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今学生运英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因而,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策划和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的心理规律,自己阅读教材,在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已掌握的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认真的思考,独立完成作业从而自觉主动地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过程。这种学习方法能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6.
竺济法 《宁波通讯》2010,(12):42-42
古今多种记载廉政佳话的书籍,均记有明代宁波知府王琏被誉为“撤茶太守”、“埋羹太守”的美谈。 王琏,字器之,山东日照人,明代廉吏。他自幼聪明好学,博通经史,尤其对《春秋》很有研究,酷爱金石与朴学,好书法。洪武初年受荐举,但昌邑儒学教授,因事受连坐,被贬远方。洪武末年,因其贤能,再被举荐,被任命为宁波知府。  相似文献   

17.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6):F0003
苏州市职业大学新校区坐落在风光秀丽的上方山麓,石湖之畔。长期以来,学校始终秉承“勤、勇、忠、信”的校训,致力于培养掌握各类实用技能的高等应用型人才。结构优良的师资队伍、勤学向上的学生群体、整沽优美的校园环境勾勒出学校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活力。目前,学校正朝着升级本科、打造地方一流高职院校的目标努力奋进。  相似文献   

18.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2):F0003-F0003
苏州市职业大学新校区坐落在风光秀丽的上方山麓,石湖之畔。长期以来,学校始终秉承“勤、勇、忠、信”的校训,致力于培养掌握各类实用技能的高等应用型人才。结构优良的师资队伍、勤学向上的学生群体、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勾勒出学校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活力。目前,学校正朝着升级本科、打造地方一流高职院校的目标努力奋进。  相似文献   

19.
《宁波经济》2006,(10):57-57
宁波华备编织品有限公司地处中国沿海开放城市宁波西郊,中国“蔺草之乡”勤州,距市中心、机场、火车站5公里,距素有东方大港之称的北仑港24公里,陆、海、空交通十分便捷。  相似文献   

20.
卢艳文 《魅力中国》2010,(20):255-255
高中物理“难”,不仅学生常常这样说,老师们也有此同感。高中物理真的“难学”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是怎样才能让物理“好学”并且学好高中物理呢?一、调整学习心态。端正学习态度。学生觉得物理“难学”,并不是先天不足,相反有的“天资聪慧”。他们之所以觉得“难学”,是因为在上高中前他们就曾听“过来人”说过:“高中物理是所有学科中最难的”;上高中后他们的切身感受的确如此,于是在他们不成熟的心里无形中形成了一道障碍:物理难学!这样,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出现了“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尴尬局面。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们一定要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变工作,消除学生的心里障碍.帮助学生调整好学习心态,让他们树立“物理好学、学好物理”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