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多种发展和经济增长是一种互为促进的关系,但经济越向高级发展,金融的作用越重要。本文试图从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及发挥作用的机制,论述在我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中,金融作为资源配置、资产和资本组合的主要渠道,日益显现它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同时从天津金融业的发展状况谈天津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艳 《特区经济》2011,(1):220-221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贵州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贵州金融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济的金融化过程不断加深,金融总量持续稳定增长,结构不断改善,自身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但与其他省份相比,贵州金融基础薄弱,发展相对滞后。本文提出了贵州金融深化的弱经济增长效应,并剖析了这一效应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经济转轨期广州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经济转轨期的广州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究竟呈现何种关系,这对于制定广州的金融经济发展战略来说尤其重要.本文通过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和VEC模型对广州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了检验,发现广州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现出双向的、正向的因果关系.但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发现,相对来说,经济增长更有力地带动了金融的发展.针对此,提出要健全金融业体系,尤其要加快发展证券、保险业,促进广州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构建良好的金融支持经济的平台,积极推进金融市场建设,将广州建设成为华南地区乃至整个泛珠三角地区的金融中心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河南的金融业通过多种途径促进经济增长,但存在的问题制约了经济建设的高效发展。本文运用实证分析与理论逻辑论证方法对当前河南省金融与经济同比发展间的结构关系、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河南省金融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充分的促进作用,储蓄投资转化率与经济增长间无稳定关联,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推动作用。2)河南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是,金融资产与生产总值的比逊色全国水准,金融业功能不健全;金融机构存贷款比率等低于全国水平,基本生产资料元素要素流失,阻碍地方经济稳步前进;金融市场不规范标准,地方金融机构不健全。3)金融业改革方法为,改善金融发展的硬件环境;扩从金融规模,增强地方金融的综合实力;促进金融机构改革和创新,提高金融质量与效率;培育和完善直接融资体系,与间接融资互为补充;改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对于西部落后贵州来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与制约作用尤为明显,金融人才对金融发展起到举足轻重.文章首先分析解贵州金融业人才基本现状,然后采用金融业就业比例预测贵州金融业从业人数,并且按照贵州金融发展趋势对金融业内部人员结构进行预测.结果显示,这种预测方法可移植到国内其他地区,能为金融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发展规划提出最基本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发展是金融业发展的根基,现代金融则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的动力。在当前国内资金相对缺乏的大环境下,地方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金融业的有力支持。目前,莱芜经济已经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更加重视金融工作,强化支持金融业发展的各项措施,努力实现地方经济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研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是客观认识金融在宁波市经济中的地位以及进一步促进金融发展的前提。本文通过对宁波市1989—2004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探讨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8.
徐佳永  贺刻奋 《宁波经济》2006,(8):13-16,18
研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是客观认识金融在宁波经济中的地位以及进一步促进金融发展的前提。本文通过对宁波市1995—2004年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金融发展推动了宁波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没有反促进金融发展;回归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并在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金融聚集是金融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而金融CBD则是金融聚集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把中央商务区的建设看作是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象征和体现,它不仅是众多高端产业聚集的空间载体,也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广州建设全国区域性金融中心,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加速金融聚集,促进金融CBD的建设发展,对城市金融业的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金融地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广州金融机构的空间分布演变情况,结合金融业的发展现实,探讨广州金融聚集与金融CBD建设发展思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5月21日上午.济南市人民政府召开“济南市金融工作会议”.并向“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贡献奖”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模范奖“的获奖代表颁奖。中共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鲁豫出席会议并强调.要加快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充分认识金融业在省会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总量的增长与金融结构的变化都作出了贡献,但是金融结构的变化更是一种内在的推动力。通过建立衡量金融结构特征的综合指标体系:金融相关比率、金融结构比率、金融机构存贷比、区域融资结构对河南区域金融结构的特征作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以期能更为客观、真实的反映河南金融业发展水平,从而能为未来河南金融结构优化提供可以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经济水平落后,扼制金融资本的形成;金融积累的低水平又限制了经济的增长。金融发展水平的落后、低效是经济增长的最大障碍,打破这个链条的突破口应选择在金融的发展上。河北省各县域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这与各地金融发展的差异有关,因此如何通过金融规模、结构和效率的提高,实现资本在县域的最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增长是本课题阶段性研究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3.
金融市场、FDI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金融市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本文运用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金融市场影响FDI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其作用渠道在我国东、中、西部各有不同。在完善的金融市场支撑下,FDI外溢效应得以释放,FDI通过提高TFP推动经济增长;在金融市场发展落后的地区,物质资本的积累依然是经济增长受益于FDI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和谐状况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人均实际GDP和金融相关率分别作为衡量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指标,对江苏地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二者存在协整关系,且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从而为发展金融推动经济增长的观点提供了实证支持,在此基础上,提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和谐发展的有关金融变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基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使用协整检验方法,对1985--2006年甘肃省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差异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差异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加大了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最后,对实证结论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增长离不开区域金融发展的必要支持。东北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相对落后,不仅制约了金融推动经济发展功能的发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制约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因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建议。论文指出,要促进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就必须加强区域金融合作,要形成金融产业群,协调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合理配置区域金融资源,加强金融创新等。  相似文献   

17.
李建英  田岚 《特区经济》2012,(8):290-292
发展经济是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地方金融的发展。实现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是做好地方金融工作。地方政府与金融业应建立起一种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如何让地方金融变得更有效率,更有力的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需要重新审视和研究地方政府金融工作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金融抑制是影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结合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和金融供给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陶丽婷 《特区经济》2013,(11):68-70
金融发展是影响经济增长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利用20032013年的季度数据,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使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股票市场发展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经济增长促进了股票市场繁荣;金融中介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时由于金融中介的逆向操作往往使得金融中介的总体规模降低;股票市场发展与金融中介发展相互促进。据此,我们认为我过的金融市场还不够完善,应进一步完善体制,规范操作,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Financial sector development may contribute to economic growth by facilitating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by improving productivity.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empirically the contribution that financial development may make to these two alternative drivers of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using annual data for the period 1952 to 2005. Using cointegration and Granger-causality testing we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respectively,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a time-series vector autoregression (VAR) framework. The substantive findings are that there is either bi-directional Granger causality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 or that Granger causality runs from capital accumulation to financial development, depending on how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are measured. The link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vity is found to be statistically wea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