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02年预算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今年4月份提出了2002年财政预算方案,预算方案将在今年9月份由国会讨论。本文对此予以介绍,供读者参考。NSF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对美国科研与教育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今天如火如荼的互联网也有NSF一份功劳。目前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着20万个美国人进行科学研究与教育普及活动,这其中包含教师、学生、研究人员、博士后等等。NSF的资助范围决不仅限于纯粹的科研范围,它在人才教育培养、将发明创造推至社会、建立国家级研究中心等方面也不遗余力,甚至还资助幼师教育项目。…  相似文献   

2.
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重要国策,为指导国家创新政策制定和评价实施效果,各国均加强了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美国国会的授权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就通过其下属的美国国家科学与工程统计中心(NCSES)及其前身围绕美国研发支出、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就业培训以及美国科学技术状况等定期提出科学、技术和创新(STI)指标制定或更新的对策措施,并在2013年底发布了最新的美国STI指标研究报告。系统分析了美国的STI指标体系,对美国STI指标的内涵、改进后新STI指标体系的特点以及NCSES的STI指标完善途径与步骤等进行归纳分析,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对我国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成立于1950年,是一个专门负责推进美国科学和工程事业的独立的联邦政府机构。它在支持全美大学和其它学术机构的基础研究、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会每年向NSF下拨经费,2003财年拨款39.27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管理的研究中心分为三类:1.工程研究中心(ERC)这种研究中心目前有18个。2.州、工业界和大学合作研究中心这种研究中心目前有6个。主要任务是根据所在州的经济发展计划等具体情况,进行技术开发和成果转让。对这类研究中心,NSF 只是进行管理协调,在资金上没有支持。  相似文献   

5.
1994年下半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邀请国家研究理事会(NRC)的物质科学、数学和应用委员会召集一次研讨会,听取工业界在科研改革中进行科研业绩评价的经验。在这次会议上,IBM公司、AT&T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和施乐公司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经验。NSF之所以要开这个会,主要是因为1993年  相似文献   

6.
重大原始创新与科学基金资助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50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成立以来,美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得到美国两大科学基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和美国能源部(DOE)基金资助的统计分析为切入点,分析了重大原始创新和科学基金资助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有利于原始创新产生的科学基金制度及项目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7.
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实施的《开放政府指令计划》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文本分析,以明确NSF实施信息公开的基础保障、现实举措,并对NSF项目评审过程中的信息公开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总结和归纳NSF信息公开工作的经验和特点,最后,提炼出促进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其它科学基金会信息公开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实施的《开放政府指令计划》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文本分析,以明确NSF实施信息公开的基础保障、现实举措,并对NSF项目评审过程中的信息公开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总结和归纳NSF信息公开工作的经验和特点,最后,提炼出促进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其它科学基金会信息公开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美国近期发布的脑计划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参与脑计划的方式主要是利用既有的研究基础把相关研究方向打包。从其预算中可看出,NSF在脑计划下将聚焦于对神经网络、信息科学、认知和行为科学领域的研究。脑计划本身不是超大型研究项目,也不是全新的研究方向,但却是美国对大脑研究日渐重视的信号。通过对NSF参与脑计划研究情况进行简要介绍,以期引起我国对相关研究领域的关注和追踪。  相似文献   

10.
1987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建立科学技术中心(STC),旨在促进科研领域前沿基础科学研究、培养大批创新性人才以及实现多方知识转移,以更好地巩固其在国际上的科学技术研究领导地位。研究发现,美国科学技术中心在运作模式上具有组织管理“集中—分散”、研究与教育紧密结合、知识转移有效、动态监测评估等多重优点。我国在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时,应充分借鉴其优点,不断提高我国高校协同创新能力与质量,为早日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