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垄断产业改革的重要趋势就是放松规制。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纷纷对本国垄断产业开始了放松规制的改革。从国际经验来看,垄断行业放松规制可使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服务质量不断上升,服务价格不断下降。但中国在垄断行业放松规制改革后,出现了以国际潮流相悖的现象,值得我们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改革时机选择与时序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放松规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改革需要在恰当的时机实现阶段性突破,放松规制改革的实施需要满足放松规制改革的净收益大于补偿受损利益集团的社会成本这一硬性约束条件。同样,放松规制改革的时序设计也十分重要,不同的时序选择会导致不同的改革效果。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改革可以采取先易后难的改革战略,分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3.
自然垄断产业,由于存在着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以及成本的弱增性,是市场难以有效调节的领域,因而需要政府发挥一定的监控作用,而激励规制就是一种实施产业监控的有效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4.
杨威 《时代经贸》2008,6(1):112-113
长期以来,由于规模经济等原因,我国自然垄断部门一直处于政府的严格规制下,但这一格局已严重影响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现代经济理论通过成本可加性来定义自然垄断,证明政府规制并非全部必要;同时,现实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利益集团影响等原因,政府规制往往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对我国规制改革的方向进行分析,提出逐渐实现激励性的规制,改变体制培育市场竞争条件,区分产业中不同性质业务已实现有效竞争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陈伟民 《技术经济》2001,20(7):29-31
邮电、供电、供水、民航等产业具有投资额大、投资回报期长、资产专用性强、规模经济显等特征,被理论界被之为自然垄断产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垄断产业的高收入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垄断产业高收入的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下政府对垄断企业的垄断保护。解决我国垄断产业高收入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放松规制,引入竞争。通过建立委托—代理模型,发现放松规制能够降低垄断产业的高收入,有利于缓解收入分配不均现象。利用OECD主要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放松规制可以降低我国基尼系数16.7%,大大缓解收入分配不均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激励性规制在发达国家自然垄断产业的广泛应用,激励性规制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规制机构、规制程序、规制司法审查机制、规制公众参与机制等方面对有关文献进行述评,分析激励性规制有效应用的体制基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垄断产业的高收入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放松规制是垄断产业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建立了委托代理模型分析放松规制对垄断产业收入的影响,并利用OECD主要国家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其结果表明,放松规制会降低垄断产业的收入,有效降低我国基尼系数,有利于缓解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王涌  高阳 《生产力研究》2007,(5):106-108
传统理论认为,一个产业只要具有自然垄断的特性,就需要政府通过规制手段进行治理。然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对于自然垄断的规制设计,依赖于一个产业自然垄断的强度和进入市场的壁垒等因素,文章运用成本曲线分析了自然垄断行业的不同类型,对不同类型的自然垄断进行了政府规制的需求分析,得出了一些有借鉴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自然垄断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建国后我们一度采取高度管制。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对自然垄断行业放松了管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自然垄断行业放松管制改革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自然垄断行业进一步改革的目标模式及措施。  相似文献   

12.
自然垄断管制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戚聿东 《当代财经》2001,(12):49-53,63
通过对自然垄断的含义及技术经济特征的阐述和对发达国家自然垄断实践的研究,得出结论:发达国家对自然垄断的管制,放松管制与重新管制是不断重复的;管制或国有制是发达国家对付自然垄断产业的两种制度选择;自然垄断产业的反垄断不要轻易动用分拆措施;应注意管制方法的科学性和创新性,防止“管制失效”。  相似文献   

13.
随着自然垄断理论的不断深化 ,近 2 0年来自然垄断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由垄断到竞争的显著变化。现代观点认为 ,成本函数的弱增性是自然垄断产业的必要条件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是其两个主要特征 ,垄断企业对消费者和社会福利造成净损失 ,而科技进步和市场规模变化将会影响自然垄断产业边界的变动。本文以电信行业为例 ,对现阶段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特征及美国、欧洲、发展中国家电信业改革模式作了分析 ,并对我国电信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然垄断的"三位一体"理论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传统自然垄断理论是建立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成本劣加性基础之上的,本文认为社会总价值或总效用和社会净收益的优加性是比成本劣加性更好地定义自然垄断的概念,并在对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网络经济重新定义的基础上,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网络经济“三位一体”角度重新解释了自然垄断概念,提出了自然垄断的“三位一体”理论,为自然垄断产业规制及其改革奠定理论和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15.
We present a commo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evolutionary and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conceived as the study of systems that do not tend toward, nor necessarily fluctuate around, a steady state. Using an evolutionary equation, we derive an analytical theor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resource abundance and the rate of return available under differing institutional structures. We suggest that the recent political and financial turmoil around the world reflects incompatibilities between existing institutional structures and the increasing scarcity of resources. We apply this idea to the most fundamental determinant of any society's prosperity, profitability and even long-term survival, namely its fertility and rate of population growth.  相似文献   

16.
自然垄断产业具有特殊性质,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自然垄断理论和现代自然垄断理论对自然垄断产业有着不同的看法,两者判断自然垄断的标准分别是规模经济和成本弱增性。自然垄断理论的演进过程表明自然垄断产业的运作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为了适应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并实行政企分开,积极引入民间资本以推动自然垄断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自然垄断行业不对称规制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对称规制是规制机构对自然垄断行业处于不同市场条件下的经营者予以区别对待的规制.实施不对称规制的经济学依据是有效竞争理论,法理依据是公共利益理论和实质公平理论,前提条件是不对称竞争的存在.主导经营者的认定标准主要有市场份额及竞争者数量、控制关键的网络系统资源、市场进入壁垒、利润水平和对竞争者的影响力.不对称规制与反垄断规制均为自然垄断行业的规制手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需要采取措施予以协调.  相似文献   

18.
市场过程内生的垄断:市场权势和自然垄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廷惠 《财经研究》2007,33(1):26-35,54
作为内生的垄断现象,市场权势实际上是争胜竞争过程的结果,并非垄断的市场结构所决定。如果将竞争理解为一个动态过程,市场权势具有竞争性和暂时性。自然垄断现象也是市场过程演化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无论源于规模经济还是范围经济,都表明自然垄断具有动态效率特征。除非政府人为阻碍争胜竞争过程的展开,通常市场过程内生力量能够有效制约非政府垄断现象。  相似文献   

19.
信息产业的自然垄断与信息产品的生命周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产品的供给特性决定了信息产业的自然垄断特征,信息产品短暂的生命周期在于其消费特性。信息产品供给与消费两方面特性的相互制衡是信息产业垄断厂商特殊的垄断行为模式的根源。知识产权保护和反垄断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必须均衡发展。如何更好地促进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应该成为政策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